原始的勞作,沒有比剝麻更落後的了。出生於城市,你不一定知道這是個什麽活;出生於鄉下,不經過那個時代,你不一定看到過可憐的農民是怎麽剝麻的。即使我是那個時代的人,也隻是觀察過,幫父親拔過幾根麻,自覺氣力不夠;幫母親和姐姐剝過幾根生麻,手疼的不行。那剝熟麻時的氣味,讓我從來就沒有用手碰過這爛糟糟,黑呼呼而洗過後又潔白柔軟的纖維。
麻黃堿產於麻科植物,過去被美國聯邦政府歸於毒品,如今美國加拿大很多地方解禁屬於娛樂用品,有人認為世風日下,有人認為人性得以自由,反正我認為都是吃飽了撐的。所以我們老家的黃麻是否富含麻黃堿,我不屑於去查一下,隻覺得那黃麻的種植收獲都是充滿了人性的艱辛困苦,哪有樂趣?
麻類植物有苧麻、黃麻、青麻、大麻、亞麻、羅布麻和槿麻。我們老家主要是種黃麻,用來收獲那高高的麻杆外表的一層“麻皮”。這麻皮裏麵有高強度纖維,可以做成麻繩,麻袋,麻包,麻布。黃麻加工是黃麻經剝製和脫膠處理取得纖維的過程。從麻杆上剝下來的麻皮稱為生麻,經脫膠處理後得到的纖維稱為熟麻(又稱精洗麻)。因此,剝麻就有剝生麻和熟麻。
黃麻生長很快,種植很容易。那成片的綠色比北方的青紗帳更有詩意。可是它植根很深,拔起來非常費力,通常是家裏壯勞力負責拔麻,然後在一張長凳的邊緣“切麻根”,去掉麻根一端後露出麻皮。女人們把一根結實的竹子或圓木棍下端固定在土裏,坐在凳子上“抽麻皮”,剝下來的麻皮曬幹,就可以出售給公社收購站。麻根和麻杆曬幹後可以在冬天做灶膛燃料,整齊又好用。
生麻價格不高,為了賣出好價錢,需要加工成熟麻。用高雅的詞匯就是脫膠(也稱精洗)。將黃麻經過水浸並與水中細菌所分泌的酶發生作用,使生麻中的非纖維素物質分解並與纖維分離,留下的纖維經漂洗曬幹後即為熟麻。與剝生麻不同的是切好麻根後,將帶麻杆的黃麻交錯壘在水裏,壓上土,在河裏浸上一個月左右,然後“剝水麻”。由於腐爛的葉子和麻膠混在一起,臭不可聞,但為了收獲熟麻,女人們都圍上塑料圍裙,戴上袖套,手套,一根根地剝麻,一天下來,收不了多少麻皮,但渾身上下一股腐臭味,經久不衰,而這樣的工作需要持續好幾天。
剝好的熟麻還要在水裏浸上一周左右,然後洗麻,那時候已經是深秋了,男人們赤腳站在河裏一洗就是半天一天,勞動量非常大。洗好的麻一字排開曬幹,讓人想起“白毛女”。
浸麻要技術,壘得不好就浸得不充分,翻出來還是生的,那耽誤時間還影響質量。如果浸在通潮河裏,最初幾天在麻沉入水底前還要防止被水衝走,被過往船隻帶走。記得有一年我們家和其他幾家的麻浸入水中不久被過往的船衝歪了,晚上潮水一來,眼看著要全部被衝到下遊去了。為搶救水麻,我父親和大舅他們跳入很冷的水裏,重新扶正麻排,壓上土才放心。回家後喝點“分金亭特釀(廉價,酒精含量高)驅寒。
浸麻又是對環境造成非常大的汙染。那時節老家方圓一帶河裏全是浸麻的腐臭味,所有水源變得渾濁,魚蝦蟹開始行動遲緩,容易被人捕捉,最後直至漆黑一片,魚蝦全部絕跡。奇怪的是,由於是自然有機物質造成的汙染,不需要很長時間,河水廓清很快,不久居然又可以“撈魚摸蟹”了。
寫於2020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