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人民正在為慶祝獨立日而煙火繽紛的時候,同一天,美國的兩個最重要的亞洲盟友,日本和韓國也擦出了火花。
7月4日,日本政府針對韓國半導體材料的出口管製措施正式啟動,韓國政府正在尋求方法進行應對。 此次日本對韓國進行“經濟製裁”,其原因與韓國大法院2018年對“強征勞工索賠案”作出的判決有關。 當地時間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將對出口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並將韓國排除在貿易“白色清單”之外。此次限製向韓國出口的材料是高純度氟化氫、光致抗蝕劑和氟聚酰亞胺,是智能手機、芯片等產業中的重要原材料。 之後韓國方麵表示,韓方將采取包括訴諸世界貿易組織在內的反製措施予以應對。並且,韓國政府擬推進對半導體材料、零部件、設備研發每年投入1萬億韓元(1韓元約合0.0008美元)的方案,並正在對此進行可行性調查。
圍繞日韓兩國的“大戰”,從目前來看,日本似乎是有備而來。 韓國《東亞日報》當地時間7月5日報道,日本的報複性規定內容不明確,變動性較大。對韓國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和後果也不容易估計。 專家們認為,從半導體的情況來看,即使日本中斷原材料供應,也能堅持4個月,但如果再拖延下去,不僅是韓國企業,日本甚至世界範圍內的供應網都將遭受巨大損失。
韓國遠東大學政治係教授李載昊當地時間7月5日在韓國《亞洲日報》上發表的《何謂大國?》文章中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偽善令人失望,安倍晉三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上剛呼籲捍衛“自由、平等以及非歧視的”全球貿易。峰會結束後,立刻宣布對韓國采取違背市場經濟規則、違背自由貿易精神的舉措,有失日本首相的風度。 李載昊還表示,韓國在“薩德”問題上吃了不少苦頭。韓國多次解釋說“‘薩德’是為了應當以來自朝鮮的核導威脅,威脅消除後將被撤除”,中國卻不為所動。 “習近平主席和安倍首相有一個共同點 ——- 不與美國正麵對抗。中國從未向“薩德”的實際持有者和運營者美國表示過抗議,安倍首相在G20峰會召開之前也沒有就駐日美軍軍費分攤問題向特朗普(Donald Trump)表達不滿。隻是欺負弱小國家,怎能得到“大國”應有的尊重?”
著名學者Sneider曾著書談論日本及韓國如何看待他們的共同曆史,他表示,特朗普沒有公開聲明以緩解衝突,可能讓日韓認為可以放手繼續爭鬥。 Sneider說,過去美國一直認為,兩名東北亞盟友的緊張升級,可能威脅美國利益,但特朗普政府已經放棄了自己的責任。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麵對共同的區域挑戰,日本、韓國和美國保持緊密合作關係至關重要。
美國過去的政府協助促成了1965年日本與韓國簽定條約,東京支付約3億美元,相當於目前24億美元價值,以處理此事。依協議主張,應“徹底與最終”解決此項紛爭,韓國專製政府當時將這筆資金用為發展產業的種子資金。日本安倍政府主張,“征用工”如今涉及的不是曆史問題,而是國家間的國際協議是否得到維持的問題。
穆迪日前發表報告,認為日本限製半導體材料的出口,將打擊全球供應鏈,並使三星及SK海力士等韓國大廠受傷。相關韓國科技公司不認同此一看法,但公司股價在此事後均下挫。 2011年至2013年擔任韓國駐日大使的Kak-SooShin表示,目前的摩擦可能是預示著“一個非常危險和惡性的升級”。 他認為韓國需理解日本為何對此沮喪,並警告日本,應關注此舉所帶來“無可彌補的危機”。雙方應該認真考慮,誰會從這次首爾與東京的分歧中受益。
對於韓國打擊最大的當然是電子行業的材料部分,韓國三星的社長緊急前往日本,和供應商討論對策,同時有市場傳聞,韓國幾個大廠會增加對於台灣元器件的采購。
從日韓的貿易戰我們可以看出幾點當今國際關係中的新動向。
第一,國與國之間的聯盟關係越來越脆弱,即便是傳統的盟國也可能因為一些分歧而反目
第二,大的遊戲圈子已經不太可靠,以前靠美國來做中間人的時代,可能因為美國本身的積極進攻型策略而變得越來越不可靠
第三,多邊關係已經逐漸被兩國關係取代,很多時候多國同時達成共識會更加困難
第四,很多國家的領導人為了內部競選而做出的政策選擇讓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很難保持連續性
世間變化萬象,我等自當珍重,對於個人如此,對於國家也是一樣。
有個有趣的現象,韓國的很多產品在美國占據了主流市場,這個現象的背後是什麽原因呢,我會單獨寫一篇來簡單的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