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之隙的博客

學習,思考,分享;曆史,時事,人生
言雖簡但求一語中的,力未逮仍望民智終開
正文

“與時俱進”是塊美麗的遮羞布

(2019-01-03 00:28:42) 下一個

與時俱進,據說最早是蔡元培指出“故西洋學說則與時俱進”,針對的是當時中國思想界固步自封的狀況。正確與時俱進的方法其實就是科學研究的方法:首先發現新時代帶來的新挑戰,然後指出舊的思想中的哪些部分不能解決這些挑戰,最後提出新的思想,並闡述為什麽新的思想可以更好的解決。

不幸的是,“與時俱進”到了中國人民手中,變成了另一個味道,成了高級的“固步自封”。中國的思想界很少去討論舊思想中的問題,以及提出新的思想。相反,思想界做得更多的是不斷用具體的例子證明舊的思想是永遠適應新時代,這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固步自封。最有意思的是,大家不會去討論一個概念的定義,以及這個定義的合理性,比如說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中庸,道,無為,內聖外王等具體定義是什麽?這些定義過去合理不合理?現在還合理不合理?人們隻會根據現在的要求賦予自己想要的理解,並隻是通過一些例子來做所謂的證明。於是“與時俱進”在中國人手中變成了一塊美麗的遮羞布,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隻要蓋了“與時俱進”的標簽就自然地變成了貌似光鮮亮麗的小鮮肉,不用再做深入檢查了。

這正是中國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巨大不同。給出具體的定義就容易有被攻擊的把柄,就容易被推翻。不給出具體的定義而玄幻著說就怎麽說都有理,可以永遠正確。乍一看似乎不給出具體的定義更高明,但這也封死了思想進步的道路,硬生生地把思想變成了宗教(見《宗教是什麽》)。為什麽說封死了思想進步的道路?因為定義不清楚,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釋,並號稱自己的是最對的,最後誰也說服不了誰,就不了了之。文學藝術上可以一萬個人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哲學與科學上這樣可以嗎?定義不清楚的思想如何能沒有歧義的傳播?為什麽近代所有的學科都是起源於西方,就是因為西方對於定義與分類的明確,這就使得有意義的討論變得可能,才會有思想與科學的進步。中國文化透著一個“虛”字,藝術上寫意可以很美,思想上寫意可以很玄。改變思想上的寫意,就如過去幾十年中國借鑒西方的科技發展道路一樣,我認為是中國未來最需要做的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