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儒家思想的兩大理念之一(另一個是“仁”)。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孝”。儒家“孝”的核心是什麽?《論語》裏提到:子遊問孝。“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譯成白話文就是:子遊請教什麽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奉養父母,就連狗與馬,也都要飼養。父母和狗馬都能養活,如果不能尊敬父母的話,那麽奉養父母和飼養狗馬還有什麽區別呢?”
也就是說,儒家提倡的“孝”的核心是尊敬。可問題是:尊敬這個情緒不是說有就有的,隻有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某一方麵有發自內心的佩服的時候,尊敬之心才會油然而生。如果對方生不出尊敬之心,還非要強迫對方尊敬,換來的可能隻是內心更加的輕視。
我們再了解一下孔子在那個年代提出“孝”的核心是尊敬的原因:人類的生物特性就決定了人必須把更多的精力資源給下一代而不是上一代才會繁衍下去,那時候還沒有現代的養老製度,所以老人最大的恐懼就是孩子不撫養自己,為了讓孩子能撫養,就創造性的提出了“孝”,希望孩子從內心尊敬自己,而願意撫養自己。後來,估計儒家學者們也注意到尊敬這個情緒不是說有就有的,便更富創造性的把“孝”和“忠”劃了等號,有了“舉孝廉”做官,仿佛有了孝順就具備了一切工作能力,孝順父母不再是強製的思想改造,而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可以當官發財,這樣老人就可以更放心孩子們一定會孝順自己了。
現代社會早已不同於古代,隨著社會經濟/福利/養老製度的提高,人們對於老無所養的恐懼在減少,社會的人才選拔和家庭的私事也基本分開。就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而言,其實孩子長大後對老去的父母感情可以有很多種,比如理解,包容,愛護,甚至是慈悲,而強調“尊敬”不僅無助於良好父母和孩子的關係的建立,還是很多父母與孩子矛盾的根源。由於中國近代社會時常的巨變,每代人之間常常都有巨大知識,財富,價值觀的變化與鴻溝,父母想要讓獲得孩子發自心底的尊重,更加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中國家庭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並不好的原因。
我認為現代社會應該強調父母要努力贏得孩子的尊敬,而不是應該假定孩子no matter what必須尊敬父母。一些父母覺得自己生了養了孩子,那孩子對自己的尊敬是必須的,感恩是必須的,否則就是大逆不道。這個邏輯其實不通,為什麽?做個類比,一個國家的政府覺得自己養了人民,那無論這些人民生活怎樣,都必須對這個政府無條件的效忠。這個邏輯現代人看來合理嗎?如果合理,那北朝鮮那些為了能更好的活下去脫北的人們就一個個都是大逆不道的,應該餓死才對。我想現代人應該更認同一個政府應該努力讓人民生活富足,言論自由,免於恐懼,從而來贏得人民的支持。
同樣的道理,父母不應該認定孩子是必須要尊重自己的。客觀上說,生孩子是父母的選擇,不是孩子自己的選擇,所以孩子長大前,對孩子撫養教育是父母對自己選擇所應付出的責任,沒必要強調孩子對自己的虧欠。贏得孩子尊重,並不是溺愛或者棒打,也不是讓父母一味的付出,而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人格上的魅力,比如說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性格/能力上的優點並傳承給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活出了人生的意義;能感受到父母也會分享軟弱,承認錯誤;能感受到父母對不斷長大的孩子的尊重與信任。強調父母要努力學習贏得孩子的尊敬,對父母是個好事情,因為父母會因此而不斷反思與進步,孩子也會從中受益,這對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也大有裨益。傳統的“孝”文化會讓父母停留在自己不需要改變,是孩子的思想有問題的態度,這樣無助於父母的進步,以及對孩子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