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磐與重生 – 讀《災年》
By 信步八方
如果比較東西方的社會行為價值觀,大概是由於受宗教傳統的影響,一般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當然是觀念的、不是絕對的):東方人判斷一種行為的好壞,往往依賴外界的、客觀的評價,就是別人會怎麽說;而西方人則往往更傾向於內心的、主觀的評價,就是自身的體驗如何 .
由此導致了兩種文化在“尋仇”問題上的很大區別。東方人更強調 " 報仇 " 和 " 討還血債 ", 從複仇中得到滿足 , 否則對不起被害方 . 從各種武俠和複仇作品的盛行,可見一斑 . 而西方人則更注重激發對自身原罪的懺悔,通過原諒和寬容來得到自我的解脫。這或許就是為什麽在傳統的歐洲國家容易取消死刑的緣故.
詩人一向以氣勢縱橫見長 , 這首也不例外 . 但我從中卻看到了“複仇”的火焰,它會令人走入一個冤冤相報的死結 , 使人們的內心很難得到安寧,也很容易束縛人的眼界和思維 . 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西方人的境界更代表了文明發展的趨勢 , 因為它可以通過反省和原諒使人的心靈得到最終的解脫 .
政治從來都是不道德的利益博弈。盡管政治往往打著“道德”的旗幟,但最終還是“利益”。想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 , 是詩人們最大的痛苦 . 這首《災年》就反映了這種痛苦。我讀該詩可分為四部分,每三段一章,結構清楚: 1. 涅磐; 2. 磨難; 3. 苦煉; 4. 複仇。
涅磐,佛語中用以形容一種高層次的覺悟狀態,俗家常用以比喻身死後靈魂的重生。詩人在第一章開宗明義地表明了要證實一種覺醒。一句“鳳凰見證了,鳳凰的涅磐!”,換句話說就是自己見證了自己,看起來是表達了一種內心體驗,但卻顯然反映了內心對自身價值沒有被承認的不甘心,因為接下來在這種東方情結的驅動下,雖然經過了第二章,對人間苦難充滿道德關懷的千般磨難,和第三章,為尋求真理而堅持不懈的萬般苦煉,最後還是回到了第四章的複仇,就是要看到“龜子龜孫的災年”,也就是用預示最終的複仇或是報應來向世人證實自己的覺醒。
實際上,詩人的痛苦多半來自於以道德標準來評價政治。一方麵,既然以道德為標準就必須為道德去追求一個政治結果。另一方麵,政治卻遵循著自己的利益軌跡並不為道德而生存。詩人是在痛苦中尋求一種解脫。而“複仇”的東方觀念使詩人選擇了 " 討還血債 " 。這樣,心靈是否能夠得到解脫呢?多數情況下正相反,不僅不能得到解脫,反而又走入了政治循環的死結。因為誰能說清現在所依據的道德資源是不是上一輪政治博弈的結果或上一輪政治利益重組的犧牲呢?誰又能保證我們自身的認識就一定沒有偏差呢?
所以,該詩的第四部分應該寫“重生”,而不是“複仇”。因為沒有重生,也就從來沒有涅磐,而隻是在一個死結裏原地踏步,那麽中間的磨難和苦煉的價值又在哪裏呢?就像在康熙大帝時代搞反清複明,意義何在呢?而用漢化滿清代替推翻滿清,才是明智之舉、“重生”之策。
所以,真正的心靈解脫是“寬容”而不是“複仇”。“複仇”隻是留戀和徘徊在過去,“寬容”才能麵對和重生在未來。
這裏隻是感想,並無任何其它意思。見笑了!
--------------------------------------------
附原文:
文章來源 : 舞XXX 於 2006-06-10 08:55:21
《災年》 寫在六四
荒野的枯草
在窮途末路時
將自己點燃
烈火在燎原
於是,
鳳凰見證了
鳳凰的涅磐!
東風無情的
鞭打著鳥的翅膀
憤怒的鳥們
投奔了西天
當百姓在瞬間
失去了一切
當欠下的債務
此生難還
當饑寒交迫
已不再重要
當生命被套上
死亡的鐵鏈
當。。。
當詩人
在激動時忘了韻律
當童謠
充滿了哲學的警言
當絕望經曆了
千錘百煉
它可以穿越
古鬆的輪年
當太陽!
當太陽鋒利的光芒
射入那
見不得陽光的海底
那將是
龜子龜孫的災年!
6-4-2006
------------------------------------------------
回帖選:
對血腥獨裁者的寬容是對善良人民的殘忍。我看到的是公審非報仇
- 江XXX - 2006-06-12
-------------------------------------------
完全同意,但現實是殘酷的!
文章來源 : 信步八方 於 2006-06-12 17:00:25
人的行為要是都能遵守道德標準的話,那還要國家幹什麽、還要法幹什麽、還要三權分立幹什麽?如果是那樣,共產主義社會不是最好嗎?為什麽要拋棄呢?還是因為不現實, 因為有限的資源和無限的欲望永遠都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以 現實也永遠逃脫不了被“利益”所左右的,所以才要靠利益製衡以實現可控的正義和公正,法的作用正在於此。而法本身也是利益調和的產物,盡管隨著文明的發展法與道德的距離會越來越近。
“對暴政專權的寬容是對善良人民的殘忍,詩人要的是公審不是報仇”,完全同意。但“暴政”“人民”“公審”由誰來定義?何時定義?前因後果如何評價?由誰來實施?在一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當今世界,您認為會有純道德的標準嗎?您認為在當今的中國有這樣的“暴政”的共識和“公審”的民意基礎嗎?去中國作一番認真的實地考察,或是問問常去中國的商人、政客和學者們,就什麽都清楚了。如果沒有機會實地考察,就回顧一下近幾次西方國家的大選也可以,競選時沒有不罵中共的,選後沒有不盡快就去拉關係的,還不夠嘛。
用道德標準去評價政治鬥爭是個死胡同,永遠也不會有答案。我相信詩人同樣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詩中讀出的是更多的痛苦和無奈。開首的一句“ 窮途末路 ”和後麵遙遠的“當。。。”,盡管人性的關懷和奮鬥的執著仍躍然紙上,但最後的宣言已不是那麽理直氣壯了。
我舉了明末清初的例子: 滿清入關之時,立足未穩,反清複明是人心所向。可南明朝廷卻在那裏勾心鬥角,使滿清抓住時機定鼎中原,史克法無力回天以身殉國。但到了康熙大帝的時代,如果還搞反清複明,那還有多少民心呢?史克法永遠會被稱為民族英雄,但人民是不會遵從他的遺誌的。它山之石,就不必細說了。
---------------------------------------
按你來說有“純寬容”標準麽?以我淺見,詩人用陽光來代表公審
文章來源: 江XXX 於 2006-06-12 17:25:06
足夠理直氣壯了。如果詩人隻是看到現實又向現實低頭--還寫什麽詩呢?-----世界上沒有完美,但是我們依然需要追求完美的精神。
-----------------------------------------------
同意,不過還有“拯救”的選擇,而且可能更積極!
文章來源: 信步八方 於 2006-06-12 20:31:02
同意“世界上沒有完美,但是我們依然需要追求完美的精神”!
但在所談的問題上,方法不僅有“公審”,還有“拯救”。
“公審”是複仇的範疇,多數是消極的,惡性循環的,雙輸的結局,特別是在認識有偏差時結局就更慘。“拯救”是寬容的範疇,多數是積極的,良性循環的,雙贏的結局,特別是可避免認識偏差時的惡果。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這取決於利益的博弈和對時機的把握。
我不反對理想主義,但我更推崇現實基礎上的理想,它可以使我們有效地、一步步地縮短與完美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