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如同往常一樣,被設置在清晨六點開播的BBC radio 4 的新聞叫醒。朦朧中一則新聞播報讓我從昏昏然的狀態中徹底清醒過來。
“Oxford University promises 25% of places to disadvantaged” 。到2023年,牛津大學將保證來自貧困地區的錄取人數占本科生錄取人數的四分之一。
我在心裏暗歎一聲:牛津終於扛不住了。
曆史的車輪行進到二十一世紀以來,牛津、劍橋兩所大學麵臨著越來越強烈的譴責。各種人士出於各種目的,高舉平等的大旗,抨擊牛劍的入學錄取數據。認為他們以成績為衡量標準錄取新生,導致低收入家庭學生的錄取比例很低。因為這些家庭的子女無法同私校生享有平等的教育資源,從而影響他們的入學成績。
兩校每年錄取結束後都會披露新生來源數據。以牛津為例,2018年本科新生中,60.5% 來自公立中學,較之前兩年的58% 提高了兩個半百分點,是四十年以來的最高比例。牛津錄取一般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按中考成績篩選麵試名單,再根據麵試結果決定有條件錄取名單,最後凡是高考成績到達了所要求條件的會被自動錄取。
在第一階段算成績時,要在全國統一的GCSE考試成績的基礎上作一些修正。這可能和最近美國SAT 的逆境加分類似。比方說A和B 兩個考生GCSE考試同樣取得了12個A*的成績,但是A 所在學校有10個人都取得了12個A*以上的成績,B所在的學校則隻有他/她一個人取得了同樣的成績,那麽經過折算後,B 的最終成績會高於A。
這一做法是基於如下理由:在取得同樣成績的情況下,由於B的學校水平不如A, 即意味著 B 一定比A 更有天賦和潛質,或者是跟努力,因此要優先考慮B。 這種考慮還是有其合理性的。重要的是這是基於二者取得了同樣的成績的前提。這從本質上說已經是向弱勢群體傾斜了。因為絕大多數的公校的成績是趕不上私校的。
竊以為這種記分方法還是公平的,優秀的平民子弟也能夠脫穎而出。然而有些人依然不滿,要求均權。他們經常會用全國黑人人口比例,貧困家庭比例是多少多少,而牛劍學生中黑人、貧困背景的學生比例遠達不到這一數據來說事兒。以此對兩校口誅筆伐,聲討不斷。兩校時不時地被推上媒體的風口浪尖。如今牛津終於抵擋不住了。
這是民權的一次勝利,還是一場時代的悲劇?從什麽時候起,錄用唯才,任人唯賢,在政治正確的帽子下矯枉過正,這算不算特權?這是真正的平權嗎?
專業人士分析,牛津40%的私校錄取率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如果另外25%的名額給貧困地區生源,那麽留給中產家庭的比例隻剩下35%了。真正被刀砍、割肉的是這些社會中堅。
拋開這些不論,最令人擔憂的是出於平權原因低標準錄取後會帶來一係列問題。我的一個朋友在這方麵是有切身感受的。他當年所就讀的一所北京大學就有招收一定數量少數民族學生的硬性指標。結果這些高考分數比大多數同學都低不少的學生根本跟不上學業進度,老師授課還得兼顧這部分人,浪費大多數人的時間。而且到畢業時,還要想方設法讓這些人拿到文憑。對於正常錄取的學生而言,何來公平?
大學的聲譽源於其學術研究水平。錄取高水準的學生是保持其競爭力的基礎。錄取之前就劃定某類人的錄取比例,這豈不是本末倒置?降低錄取標準過後,學術水平何以保證?這些年來,牛劍在平權的輿論打壓下,一路蹣跚前行。如今牛津終於抵擋不住猛烈的炮火,認慫了。其代價恐怕要在十年後才會顯現。會有象牙塔的塔尖轟然倒塌的那一天嗎?一個世紀過後,人們會對此做出怎樣的評價?是平權的凱歌,亦或是時代的悲歌?
牛津恐怕不再牛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