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裏的外國人除了我以外,還有一個西班牙人,一個意大利人。放下我的蹩腳英文不表,那兩位講起英文來都十分動聽。尤其是那位意大利人,完全是用意大利語的腔調講英文,尾音總是上揚的,聽起來特別有韻律感。
有時候瞎琢磨,覺得關於語言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的語言也大致能夠體現一方人的特質。
就說意大利語吧,聽起來語速飛快,總是那麽快樂,生動。即使對話雙方在爭吵,可語調也是活潑的,像雀兒一般嘰嘰喳喳。加之意大利人極愛打手勢,而且是那種大幅度,很誇張的手勢,臉上也表情豐富,驚、喜、哀、怒也都會流露無遺。如果把意大利語擬人化的話,我覺得她就是一個雀躍天真的小姑娘。
德國人和瑞典、丹麥、挪威等北歐人則和意大利人相反。他們的語言聽上去都是硬邦邦、冷冰冰的,很少有長元音,常常給人以嘎然而止的感覺,聽起來有一種嚴肅勁兒。許是為了和語言相匹配,他們的肢體語言也較少,麵部表情也很木然。聽這些語言會讓人聯想到默嬸兒,典型中老年大媽。仿佛歲月已磨蝕盡了僅有的那點浪漫。
說到語言,一定要提到法語。法國人對他們的語言近似執拗地熱愛著,對滿世界都以英語走天下的現象很是不忿。去法國旅遊,如果你用英語問路,尤其是問警察、售票廳的工作人員什麽的,根本感覺就是直接被忽視。法蘭西的浪漫大概也是通過它的語言表現出來的。法語也是多以短音節為主,可法國人講起話來相對柔和,配上優雅的舉止,竟平添幾許嫵媚。法語在眾多佳麗中仿佛是一個成熟又有韻味的少婦。
俄語是以打嘟嚕見稱的。記得母親曾抱怨過當年在大學裏學俄語,不論如何也打不好那些嘟嚕。我猜想一準兒是俄羅斯人伏特加喝多了,說話都不利索了,就成嘟嚕了。沒有經過烈酒鬆弛過的喉管大概很難發出正宗的嘟嚕來。帶著嘟嚕的俄語聽上去就像是一個喝多了的壯漢。
沒怎麽接觸過朝鮮語。唯一的認知是在網上聽過的國寶級播音員 Pink Lady李春姬的新聞“吼”報。感覺那氣勢的確震撼,如同打了雞血的壯小夥兒。
不但各國的語言各有特色,就連同一個語種,因地域不同也有不同的口音。就說中文吧,即便都講普通話,東北的大茬子味和江南的吳儂軟語可謂是差著十萬八千裏呢。英語也是一樣。最標準的英式英語應該是在英國東南一帶。英格蘭北方的口音聽起來,如同國內東北人講話一樣,也帶著茬子味兒。蘇格蘭人、愛爾蘭人雖然粗獷,可口音卻比英格蘭人還揉一些。尤其是蘇格蘭人表示“是”時發出的那個“Aye”真是好聽,那麽柔軟的音節從一個鐵打般的硬漢嘴裏吐出來,真是鐵血柔情的感覺。每次聽到,我的耳朵都是酥酥的。而愛爾蘭口音在我聽起來蠻有吳儂軟語的味道。
說到口音,不能不提英音和美音。竊以為可以用普通話和北京話來比。英音就如同字正腔圓的普通話,發音一板一眼,絕不含糊,聽起來有點幹巴。而美音則像老北京話一樣,特意在某些元音上拉長聲,再拐個彎,聽起來油膩膩的。
寫到這裏忽然想起兒子當年學中文時,那一口中文說得那叫一個奇怪,即不是通常外國人說中文的腔調,也不跟正宗的普通話搭界,而是貌似陝南的口音。我和他爸兩家子都沒有陝南背景,他的中文又是我們在家教的,他的口音那裏學來的,至今還是個謎。記得幾年前回國,帶他去東北看望親戚,他對東北話很著迷,到現在還能模仿。因為我在東北生活過,所以每次他講東北話都讓我感到特別親切熟悉。
最後我想聲明一下,本文純屬個人對有關語言的淺顯感受的調侃,絕無惡意,希望沒有冒犯到任何人。
在這裏貼上老電影 Shall We Dance 中,一首關於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差別的歌曲:
我家孩子們的中文也經常隻有我能聽懂,因為他們有很多詞是把字的順序顛倒了說:)
在文藝節目裏調侃粵語倒是常有的事。粵語有九個音,特別活絡,男女都講得好聽。
看了N多韓劇以後,可以聽懂一些韓劇單詞。韓語對敬語的運用非常繁複。長幼有序,親疏遠近很分明。陌生人和長輩一定要用敬語,所以大家老是聽到韓劇裏麵說思密達(尊敬的)。
語言的確展現了文化特色。
林外芭蕉 2018-12-06 10:31:48
回複 悄悄話 能否解釋一下為什麽日語要比韓語好聽的多?為什麽韓語聽起來那麽生硬?
=============================================================================
我沒有聽過韓國人講話, 很遺憾無法回答你的問題。對朝鮮語的認識僅限於那位播音員的片斷。
我的文章主要是從“聽”的角度來說的。而且是聽不懂的情況下,就語音語調的聽覺感受所發表的感想。不涉及語言文字的表達。而且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談自己的感受,無關對錯。
我也依稀記得曾經看到過一篇報道說日語的語速最快。我認為這裏是從技術層麵說的,根據語音特點,在一定的時間內,某種語言能發出更多的音節,即技術上可行,但到了現實中,語言和文化是相關的,能說得快,人們卻未必就那麽快地說。
寫完了,看到下麵朋友關於日語和韓語區別的留言,才想起我竟然忘了在文中提及日語。想當初我還真學過一段很短時間的日文。至今還記得一些平假名和片假名呢。
================================================================================
謝謝豆豆的建議。都是隨想隨記的片段,就存在這城裏吧:D 等寫多了再分類整理吧。
讀了些名人大家的散文隨筆,就思忖著這些思想的片段如不記下來,很容易就一閃而過了。而正是這些片段,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一個人的內心,他們的所思所想。
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喜歡碼字的人,建議大家都隨想隨記,記錄自己的一閃念:)
中國的語言中香港的粵語最好聽了。
----------- 居然還有這樣得評論!第一次聽說!! 中國語言中最難聽得就是香港廣東的’白話’(讀成‘把娃’)。 猶記得香港那些麵黑肌瘦又幹又矮形同臘肉的婆婆媽媽公公一起‘聊天’(粵語叫‘king-改’),扯著嗓門,拖著‘啦’音,瞬間讓人明白什麽叫‘八公八婆’。 講粵語就好象人是長了大舌頭一般!!!中國方言中最粗的語言!!!難怪香港被稱作文虎沙漠 - 實至名歸!!!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
感覺上日本語,挺慢的,但從”數據”測試來說,它是快的。
我也懂西班牙語,也覺得它不快,但聽行家這麽一說,回頭想想,是的,覺得有點道理。
什麽呀!西班牙語成了最開朗和最覺幸福的語言,其次是葡萄牙語,接著才是英語。我也納悶,行家也有參數指出,搞不懂。
最後從歌曲中悟出了”理論”依據。拉丁歌易Hi,英文歌易傷,中文歌易憂。拉丁歌,聞聲起臀。英文歌,聽聲捂胸。中文歌,開腔就要手絹。
一天什麽時候聽什麽歌,還滿講究的喲。
日本人說話小心翼翼,彬彬有禮。因為它的動詞在一個句子的最後麵,而這個動詞的改變可以改變整個句子的意思。日本人說話,你不聽到最後一個字,有可能意思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日本人說話很謹慎,一邊說一邊察言觀色,語速很慢,比中國人朝鮮人慢多了。我從來沒有碰到過說話快的日本人。也可能日本語的發音結構使它可以說的很快,但具體到真實的語速,還有文化習慣在裏麵。
你沒有。 隻是你不知道法國警察是公務員,必須懂英語。
要是問上那些上了年紀的法國人,情形就如同博文中所說的啦。
法國男人的法語比法國女人的要差上一大截,所以法國女人和西班牙女人最喜歡意大利男人的聲音。
再有意大利男人都愛metrosexual,魅力無限。
轉摘:
通常,當我們聽到人們用其他語言說話時,在我們看來,這些詞語正在全速運轉,好像它是一挺機槍。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語言學家彼得·羅奇(Peter Roach)在1998年注意到了這一事實。現在,在法國進行的一項研究已經量化了這種印象。並且結果肯定令人驚訝,因為事實證明它是西班牙語,連同日語,是所有研究對象中“最快”的語言。
來自法國裏昂大學的弗朗索瓦·佩萊格裏諾(Fran?ois Pellegrino)分析了59個人的講話,同時大聲朗讀了同樣的20個文本和七種不同的語言。他們發現卡斯蒂利亞(西班牙)人和日本人是最“快”的,因為在他們中每秒發生的音節最多。
語言還真挺有意思的,當腦袋有了”理論”再去聽人家說各自的語言的時候,就更能體諒說話的人了。
——— ——— ——
走南闖北,各種聲音聽太多了,我從不責怪我們的聲音太吵,不管你用那種中國方言,因為那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我家就有5種語言可選用。調情,吵架可有意思了。現在高科技了,什麽語都可以轉播出來,就擔心應急時情商不夠。
意大利,西班牙人發音是重口味,如拚音,聲大如雷。中國人一去那地方就如魚得水,耳濡”音”染。但人家說的,笑的都是非常大氣和自然,你一進他們的飯店,天啊!你有種感覺好像回到了中國似的,特吵。
阿拉伯人和非洲人就更別提了,那嗓門嚇死你。
韓國人的口語也超硬,難聽極了。
我經過一番耳練之後,就理解了我們的語言為什麽會”鏗鏘有力”,是有原因的,千萬不要刻意打壓自己的聲音,要堅持自己的”大鳴大放”,隻是在大氣和自然狀態上麵稍加改進就OK了。
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曾經就這個”噪音”問過不少人。回答是,我們的分貝是與盎格魯人比才覺得吵的,但是那些國家有幾年曆史,想當年還不是我們的聲音和語言是他們最時髦講的嗎?當然中國曆史悠久,例外!因為不懂中文的波坡摸佛。
語言也是一個潮流產品,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標準。當初米蘭以講西班牙語為榮,倫敦講法語為傲的。
我現在倒是想知道唐宋人的講話聲音是否分貝滿高的,答案還在尋找中。
喜歡你這篇文章,文章的視頻選的也好。
我會打俄語的嘟嚕,我們在法國用英語問路,法國人都很熱情的指路,包括警察。
語速最快的是西班牙和日本語。
意大利語是一種充滿激情、也極富樂感的語言,它使人著迷,讓人墜入愛河,也容易上當受騙。男性的意大利語最好聽。
最性感的語言是法國女人講的法語,然後是巴西的葡萄牙語。
最開朗幸福的語言是墨西哥的西班牙語。
中國的語言中香港的粵語最好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