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代表一個人的符號。大概每一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個意境優美又能反映自己特質的名字吧。說名字是一個人最為緊密相關的東西並不為過。可恰恰是這個與自己最緊密相關的東西往往自己沒有決定權。當然也有不少人後來自己改名字。
我母親就是後來自己改了名字的。按照族譜我母親這一輩兒的女孩應該在名字裏帶個“淑”字。姥爺給她取了一個“琴”字。母親生在舊社會,長在新中國。滿腦子都是男女平等,女子能頂半邊天的思想。她認為自己的名字太軟綿綿的了,就把名字改成了一個剛性,氣勢十足的單字。她的性格也像她給自己改的名字一樣,遇強更強,工作起來不比那個男同事差。雖然她的內心還是很柔軟的。
我出生以後,按照父親這邊的家譜我的名字裏應該有個“芬”字。父母按照我出生的時辰給我起了一個很中性化的單字。在征詢爺爺的意見是,老人家提出應該續上一個“芬”在後麵。結果父母並沒有采納這一建議。
我的名字可算是男女皆宜的。高中那年我考進了另外一所學校就讀。巧的是那所學校初中部同一屆有個和我同名同姓的男孩。我考進的時候,他正好考到別的學校去了。錯過了同名同姓相處三年的機會。後來那一屆的初高中共同組建的微信群裏,我們的名字後麵都要加個後綴以便區分。
再後來讀了幾本風花雪月的小說,開始對自己的名字很不滿,一點兒都沒有文藝氣息。曾憤憤地想為什麽不讓每個人自己給自己取名字呢。但即便如此也沒動過改名的念頭。隻是自己取了一個自認為很有意境的筆名。出國以後剛剛接觸facebook的時候,並不清楚怎麽玩,在注冊的時候用了這個筆名,卻發現無法和朋友們聯係上,才明白應該實名注冊,別人才找得到你。LOL
到了英國以後,我和先生都沒有取英文名的念頭,就一直用漢語拚音。開始同事們音發不準,但慢慢地都能清晰地叫我的名字了。不過我剛開始不太習慣被人直接叫名,不帶姓。因為我在家的時候,從小到大,父母都是連名帶姓地一起叫我。不像大多數人家那樣為顯親昵,在孩子的名前加個“小”字,或者把單字疊叫,再或者幹脆起一個昵稱。我父母很奇葩,當他們想要顯示親昵時,會在姓和名之間加個“大”字稱呼我。母親曾解釋說,你的名字很大氣,我們不想讓你長成個小女人的樣子。他們又怎麽知道我其實是一心想做一個小女人的呢。所以一開始被老外去姓留名地叫著,總是覺得怪怪的,肉麻的感覺,心想我爸媽都沒這麽叫過我呐。不過現在已經適應了。
兒子出生以後我和先生決定不給他起英文名字,就用中文名字的漢語拚音。在起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們很費了一番功夫。又要中文意義好,又要便於外國人發音。後來我們的外國朋友們都誇他的名字起得好,對他們而言見了拚寫,就能念出來。兒子也從來沒有問過為什麽他沒有英文名字。反倒是我在他大了以後,問過他想不想要有一個英文名字。他回答說 not really.
總覺得名字和每個人如影相隨一輩子,還是應該自己選擇為好。但是這不是很現實。各個國家的規定不太相同,但大致說來都會要求在一個小娃娃出生以後相對短暫的時間內正式注冊姓名。從此,名字就如同一個無形的烙印一樣跟著這個小娃娃一生了。
如此思來,還是我國古代的命名製度有可取之處的。
“始生三月而加名,故雲幼名。” 一個人出生三個月後,長輩會給他起第一個名字,這就是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複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從周代開始,人們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禮記·檀弓》稱:“幼名,冠字。”“名”,是個人的特稱,多由長輩起取,並往往通過取名體現對子女的期望。“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多與“名”的涵義相近或相輔,與“名”相表裏,所以也稱“表字”。“號”是人的別稱,又叫別號。古代的文人,大多給自己起“號”,用以表示個人的情懷。
看到你給兒子宿舍畫的畫,感動!我也喜歡畫畫,但從沒想過這麽做。
我也是, 從出生到現在, 一直都是父母給的中國名字.
從來 沒變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