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聲明一下, 我說的毛病或者犯錯,是一個比較廣意的概念。 任何你認為孩子不理想的狀態和行為,都可以理解為毛病或犯錯。如果你希望每天玩遊戲30分鍾,他是時間到了,他卻控製不住,是一種毛病;比如你希望你孩子考試能夠考90,但是他隻得了80分,這也是我說的犯錯的範疇。孩子是指已經上學年齡,有一點點懂事的孩子。
孩子的毛病可以分為2種:1,你認為是毛病,孩子不認為的毛病;2,共同認同的毛病。
1)你認為的毛病,孩子不認為是毛病的事情。改變這種所謂的毛病, 你幾乎不可能成功。你越努力,就越失敗。你越失敗,就越生氣,這樣家長跟孩子的溝通就越不好,你對孩子的影響就越小。孩子長大一點以後,叛逆的概率就更高,和叛逆的程度就越強烈。
2)你和孩子共同認為的毛病和問題:如果孩子知道這是一個問題,但是他沒有改變,很可能是他自己想改也改不了。如果他改不了,肯定有他的客觀的原因,可能是他控製不住。而不是他不想改。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他自己也明白注意力不集中不好, 但是他做不到注意力集中
如果你隻是批評他,而不是積極正麵引導,隻會讓他更加的焦慮,注意力更加的不集中。你要知道,人的行為絕大多數是由情緒驅動的,而不是由你的理智驅動的。 你可能也告訴過自己很多次:對孩子要好好說話,不要生氣,不要生氣。但是問題出現的時候,你是不是照樣還會生氣?你理智告訴你對還是大聲說話不好,但你就是控製不住。是一樣的道理。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明白了你說的道理,但是還是不斷犯錯。讓他抓狂。你要明白,孩子這個行為背後有什麽情緒在驅動。如果不去解決這個問題背後的情緒,孩子的不好的行為還會繼續。就好像你不解決你生氣的根本問題,你無法做到不罵孩子一樣。
家長應該都會同意,每一個孩子都有問題, 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既然這樣,家長應該首先接受,孩子有問題的正常的。如果你有這樣的態度,就可以做到看到孩子的問題,不急躁。
你可能會反駁,小的毛病當然沒有關係, 但是大的問題不能接受。如果不馬上改變,問題變得越來越大的話,哪怎麽辦?以後豈不會後悔太遲了?
首先,我想問你, 如果孩子的問題不能接受,那你又能怎麽樣?你能做的就是罵他打他,但是你罵他打他,他的毛病就能改變嗎? 如果你能夠的話,那我恭喜你,問題解決了,不需要再繼續看這個視頻了。但是對絕大多數的家長,打他罵他不能改變他孩子的行為,沒有用。
如果你不接受孩子的問題,卻又無法改變,你內心就會感到沒有力量。你內心沒有力量,就會生氣。孩子看到家長生氣,就可能對有幾種結果:
1)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夠好,產生自責的情緒。很多家長在對孩子生氣的時候會說,是因為孩子沒有安照家長的意思做,所以家長生氣了。如果孩子相信了這個觀點,因為本人注意力不集中給家長帶來了很多麻煩,自己卻無能為力,這樣的孩子內心會感到缺乏力量。這種孩子就會不喜歡自己,也會很容易生氣。生氣是一種內心沒有力量時候產生的一種情緒,給你一種有力量的感覺。
2)對家長產生怨恨,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因為他不是不想改,而是不能改,無法控製自己。比如你生病了,如果你的爸爸媽媽責問你為什麽生病,你體質為什麽這麽差,你會有什麽什麽感覺?你會喜歡你的爸爸媽媽,還是討厭你的爸爸媽媽?
曾經有一個客戶,查出得了癌症。查出來以後,一個月每天晚上無法睡覺,隻有在白天下午,實在太疲倦了的時候,睡1-2個小時。我跟他說,你要接受自己得了癌症這個事實。他說我就是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嘛,這個現實怎麽能夠接受呢?我跟他說,好, 你可以不接受,這是你的選擇。
如果有醫生查出2個人,同樣的了肺癌,醫生告訴他們隻能活2年。一個人跟你一下,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每天晚上不能睡覺,白天睡1-2個小時,心情越來越糟糕,身體狀況急劇下降。可能活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另外一個人,接受現實,他想還有2年時間,他要好好利用這2年時間,把該做的事情做到, 該玩的地方玩到。心情很輕鬆。2年後活得還好好的。 你想選擇哪個,接受還是不接受?
你的孩子的毛病也一樣。 既然無法改變,那最好的方法是接受。如果你不接受,就會感到沒有力量,沒有力量,就會生氣。你對孩子生氣,其實是在給孩子催眠。催眠是給對方的潛意識修改默認的標準,信念的方法。 你對孩子生氣,給孩子的潛意識輸入的信息就是他不夠好的信念。 重複次數多了,你的孩子就會理所當然的接受自己不夠好,這樣的結果就是他長大後很不自信。
一個人生氣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內心缺乏力量。 很多人會說,我生氣是因為孩子不聽話。表麵上看是你孩子不聽話讓你生氣,根本的原因其實你想讓孩子改變行為,你改變不了,讓你感到沒有力量。 如果你不想去改變的行為, 你就不會感到沒有力量,你也就不會生氣了。
因此,接受了孩子的問題,你心裏就不會那麽難受。 你內心平靜了,你也許能夠想出更好的方法來引導,解決孩子的問題。
家長不想讓孩子犯錯,就是不想看到不好的結果。表麵上看很合符邏輯,其實並不是那麽合理的。因為不好的結果,可以讓孩子從中學到一些東西,經驗,提升他的能力。允許孩子犯錯,孩子會在錯誤當中學習,這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孩子犯錯後他所看到的不希望看到的結果,更能夠讓孩子自己去改變身上的毛病。
當然,家長看到潛在的問題可能會發生,提醒他一下,是有必要的。 但是如果他不聽, 就讓他去犯錯好了。隻要不是性命攸關的問題,無法挽回的損失,就讓他發生好了。 如果你不讓孩子犯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等於是剝奪了孩子自我學習,進步的機會。
我兒子有多動的毛病,以前我也經常說他,讓他安靜,學習的時候要專心, 不要老是動來動去。我說的時候, 他聽了, 但是一分鍾以後,又開始動了。說了也沒有用。後來我了解到,多動症的孩子,背後有更深的焦慮情緒,多動可以釋放他的深層的焦慮的情緒。這些深層焦慮的情緒,往往是由於孩子更小的時候缺乏安全感,焦慮引起的。媽媽的情緒焦慮,很容易傳導給孩子,讓孩子也焦慮。
其實,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的問題。那我們為什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呢?關鍵在於這個問題的背後還有更深的問題。每一個問題的存在對他都是可能是其他的有好處的,所以我們不願意去改變。 比如喜歡玩電腦遊戲這個問題,很多孩子自己也知道玩遊戲時間太久不好。 那為什麽他們還會花很多時間玩遊戲呢,那是因為孩子內心寂寞,焦慮,難受。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讓他快樂,讓他找到了自信。所有你要解決孩子玩遊戲的上癮的問題, 必須要讓孩子在做別的事情中可以找到其能讓他產生快樂,自信的感覺。如果是這樣,玩遊戲上癮的問題,很自然就解決了。
你不接受孩子的毛病,就會讓孩子不接受自己。 接受孩子的毛病,可以讓你孩子更好接受自己。越是接受自己,這個人就會越自信。 一個人是否接受自己,跟這個人小時候父母是否接受這個孩子的毛病和問題有直接的關聯。 一個接受自己,相信自己的人,是不容易受他人的評價影響的,這種人就會比較自信,因為他相信自己夠好。你容易受別人影響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你不太相信自己。
你可能會擔心,如果接受了孩子的毛病,那豈不是放任了他,他的毛病不會改了?我提倡接受孩子的毛病,允許孩子犯錯,絕對不是放任孩子。我提倡的是先接受,再改變。因為家長接受了孩子的問題, 家長的情緒穩定,不焦慮了,可以想出更好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改變。
即使家長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來引導孩子,也不意味著事情會變得不可收拾。有一天,孩子很可能會自己想去改掉自己的毛病。 如果孩子的這個毛病繼續存在,會給他的生活帶來一些他不想要的結果,他自然會想法去改變。 如果這個結果對他很重要, 他就會很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因為他接受自己,不焦慮,他自然也更容易解決這些問題。 這就是接受孩子問題的好處。 接受自己並未意味著否認自己的毛病。
總的來說, 接受孩子的問題,可能讓家長情緒更平靜,這樣就更容易引導孩子改變這些毛病,但是花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如果家長不接受孩子的問題,看到問題就馬上想解決,孩子的問題其實更難解決。你選擇接受還是不接受孩子的毛病?
如果你覺得還是無法接受孩子的毛病,很可能你這個家長有問題,你自己本人太缺乏安全感導致的。建議你先通過心理輔導,解決自己的問題,在考慮解決你孩子的問題。
轉載請注明:自信心理教練-蔣海明 http://happycoaching.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