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小學數學教育在上世紀20-30年代開始幾經變革,中小學幾乎成了各種教育理念的試驗場。從50年代末曇花一現的新數學運動,到當前備受爭議的Common Core Standard,各種爭論從沒消停過。其實這種爭論永遠也停止不了,因為最根本的問題是孩子們需要學什麽樣的數學。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經驗和認識問題的角度,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興趣點和時間安排。所以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需求。而事實上,孩子們需求差異之大,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所以想設計一套教材或教學方法而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遠不是現在技術條件可以達到的。
遠的不提,就說現在美國流行的Common Core Standard。教改派和漸進派的角力在這裏也能清晰的看到。二年級的標準中要求孩子理解數的位值,並能夠在加減運算中使用而五年級才要求理解相鄰兩位位值相差10倍。對多數孩子來說幾分鍾可以解釋清楚事情硬是一拖三年。而另一方麵所謂代數思想卻想要從K開始就漸漸引入。最典型的就是所謂的write to explain。3+2 = 5都要write to explain。這讓沒有建立現代公理化集合論概念的孩子們很受傷。就連老師給出的標準答案也讓人絕倒,因為3 + 2 = 2 + 3 所以3 + 2 = 5。這是什麽神邏輯。原作者也許想給孩子引入整數加法是阿貝爾群的思考,可這是一般孩子都該學的東西嗎?還有“u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to explain that (2/3) ÷ (3/4) = 8/9, because 3/4 of 8/9 is 2/3” 就不覺得這是脫褲子放屁的循環論證嗎?
再說說現在美國及其流行的新加坡數學。新加坡數學在兒童早期接觸抽象概念時通過許多具象方法將抽象概念具體化,流程化。在孩子對某些概念掌握有問題的時候,可以較好的幫助孩子去理解。不過如果孩子能自己掌握一些概念和方法時,完全沒必要再非要把什麽都具體化,流程化。多數智力正常的孩子在小學階段總會有一些認知困難的點,但肯定不至於處處都想不過來。在美國超級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可能還是No Child Left Behind吧。
另外即使是美國也有許多題海練出來的學生。看看AMC的統計數據。有許多人AMC12能做到120分以上,初等數學的知識點基本掌握得差不多了,可是AIME隻考到5分甚至以下。其實AIME的題許多不過是改頭換麵包裝了一下,核心知識點並沒有多什麽。不說十道題,至少能被邀請的七八道題總該能解決出來吧。
中國數學教育,整天做題,高考結束時,學生興奮地狂歡,將書全燒掉。
以前有一個網友6651寫過他在美國教數學的經曆,很震撼。但他沒寫完,就離開文學城了。
http://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66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