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語

半路出家,不要嫌我老矣,但願還有餘熱發光,秋末涼意已去,寒冬悄悄走來,我喜歡梅花的骨氣,不媚,不豔,不俗,不嬌,一片白雪幾點紅
個人資料
許楠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經濟危機乍現,恐成二十大後的灰犀牛

(2022-09-29 11:13:44) 下一個

作者:南山 

9-29-2022

越是臨近中共二十大召開,大陸政治氛圍越是緊繃。一切工作都為二十大的召開讓路,這已經成為大陸各級政府套在頭上的緊箍咒。

國際政治觀察家普遍認為,習近平在二十大上連任中共黨魁應該不成問題。有幾個跡象也證明了,習近平會成功地進入第三任期。第一,當前,近乎荒唐的清零政策依然成為中南海的頭等大事,各級政府不敢怠慢;第二,盡管上半年中國經濟十分不樂觀,為此,李克強南下深圳,期望重樹改革開放大旗,扭轉經濟不斷惡化的趨勢,然而,李克強的聲音依然被官方媒體邊緣化,幾乎被消音。第三,雖然戰狼外交有所收斂,但是台海依然風雲密布,習近平武統台灣的聲音,仍是近期中國對外政策的最強音。

但是,也有觀察家已經把焦點放在中共二十大以後,習近平能否穩定中共政權,關鍵是看他能否有效地解決中國諸多矛盾和棘手問題。尤其是在習近平執政十年來,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期,轉入中速發展,現在進入低速發展。

悲觀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已經走在衰退的路上,經濟危機早已出現,隻是二十大之前,習近平通過維穩策略,粉飾太平而已。二十大以後,中國經濟危機有可能會大爆發。這恐怕會成為撼動中共政權基礎的灰犀牛。

在中共治國邏輯上,政府隻要牢牢地控製社會媒體,透過輿論導向,加上強大的維穩力量,就可以完全控製國家,維持政府運作,有效地解決社會矛盾和經濟問題。中共領導人深知,專製政體最大優勢就在於有效統籌社會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但是,這個所謂的優勢是建立在個人意誌高於一切的專製獨裁政權之上。常識告訴我們,一個正常的國家是不可能隻靠維穩力量,就可以長期維持國家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國家經濟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這是不以政府或領導人意誌為轉移。

二十大以後,習近平是否有能力挽回中國經濟有可能斷崖式下跌的趨勢呢?我們看到不斷惡化的國際環境對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不利。40年來,中國依賴美國市場賺取外匯收入的日子,恐怕一去不複返了。美國不僅斷了中國發展高科技的路子,甚至還阻止科技領域留學生赴美。美國這種策略既有短期功效,更有長期的盤算。隨著俄烏開戰,中國堅定地站在俄羅斯一邊,而得罪了歐盟,使得已經談判多年的中歐貿易協定陷入停滯,使得中國原本高舉“拉歐抗美”的戰略落空了。

這幾年,美國加大印太地區的資源投入,強化了美日同盟,使得日本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中日關係陷入了僵局。大量日本製造業搬離中國,這恐怕嚴重削弱“中國製造”能力。

當然,中國不是省油的燈,曾經試圖拉攏韓國,助推中國高科技發展,然而,效果不彰。自從韓國新總統尹錫悅上任以來,他對外政策近乎完全倒向了美國。縱使韓國經濟十分依賴中國市場,卻敵不過美國遞給韓國的“甜甜圈”。

如果G7國家與中國漸行漸遠 ,那麽,中國將失去了占全球GDP45%的G7市場。這樣,改革開放將被迫轉向閉關自守。或許有人認為,印度,東南亞國家市場也很大,中國與他們合作應該有廣闊前景,可是,印度與東南亞國家與中國有著非常類似的國家經濟結構,它們是中國“世界工廠”的強力競爭者,中國從這些國家討不到便宜。

因此,號稱擁有全世界最完整供應鏈的中國,它受到了史無前例的挑戰。擴大內需,加速內循環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必經之路。

可是,三十年來中國改革開放構建的經濟結構,即外向型經濟,不可能在短期內調轉方向,而且中國深度參與全球化分工,當西方藍色供應鏈逐步成型之後,中國也就不再扮演“世界工廠”的主要角色。如果中國GDP收縮低於4%以下,中國經濟總量將無法維持必需的社會就業率,這將嚴重影響了中國社會的安定穩定。

那麽,內循環能不能挽救這個下行的中國經濟呢?從三年前萬科喊出“活下去“到任正非警示,把”寒氣“傳給每一個人;從新東方巨人倒下,到恒大”大到不能倒“,今年卻轟然倒下;從螞蟻金服的IPO突然叫停,到中國股市舉步維艱;從疫情清零,到經濟被清零;從李克強喊出地方政府財政自救,到上半年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全部出現財政赤字。種種跡象都表明,中國經濟已經走到”活不下去“的邊緣。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推斷,中國經濟危機這頭灰犀牛正在快步地走向中國民眾。即使二十大之後,習近平改變過去十年治國理念,重新啟動改革開放火車頭,也難以在短期之內扭轉中國經濟走下坡的趨勢。

道理很明顯,在國際舞台上,中國國家形象,國家信用被戰狼們消耗的差不多了,在
國內,連民眾的錢存在銀行都拿不出來,如何讓人們相信政府呢?如何讓企業家重拾信心創業?如何讓外國資本家相信中國政府?如何讓中國年輕一代有信心為中華複興而奮鬥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