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華盛頓新年: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

(2018-09-03 15:11:04) 下一個

華盛頓新年: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

 

(華語國際通訊社記者鄧妏荔2010年1月20日華盛頓消息)2010中國新年到來之時,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辦了一場引人注目的“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

這場由美國亞洲文化保存委員會和美國亞洲文化學院主辦,國會圖書館、美國國家民俗中心和美國國立藝術檔案館共同協辦的文獻展特別吸引了大華盛頓地區眾多的藝術界同行和大學學界觀眾。

25年來,風起雲湧的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曆程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社會的藝術觀和價值觀,也引起了全球藝術市場和收藏界的目光。2003年由美國亞洲文化學院、美國國會圖書館和美國國家民俗中心共同合作的亞洲文化保存項目《為未來記錄今天》也走過了豐富多彩的六年時光,六年來該項目記錄和保存了一批世界學術界關注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作品集、演講錄音、訪談錄像、評論、批判以及藝術家所代表的各種藝術形式的曆史、演變和交互影響研究文獻。特別是該項目用獨特的選擇角度,深刻而全麵地展示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曆程和影響這一發展進程的代表人物。

這些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曆程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人,包括黃格勝、王易罡、魏光慶、徐累、蘇新平、袁進華、唐明修、馮少協等等在內的中國美術家,從1985年前後的中國現代美術思潮的策動與實踐,到進入21世紀之際中國傳統藝術走向國際和中國現代藝術的國際化對話,藝術家們一直以敏銳的藝術嗅覺,富於想象性的視像創作,勇於突破習慣的審美智慧,為中國傳統和當代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業績。他們的藝術圖像特征是世界學術界識別和認知二十多年來中國藝術文化的價值走向和知識分子人文立場的寶貴的資源之一。特別是他們的創作思考基礎,始終以中國當代社會現實的進程為前提,去提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當代性基因,運用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藝術手法,創作了具有新時代符號特征的中國文化。他們的藝術成長史、代表作品集和研究文獻均被收藏於被譽為人類文明和智慧的最高學術殿堂——美國國會圖書館和美國國家民俗中心。

據舉辦方負責人美國亞洲文化學院副院長Mark Goebel博士介紹,此次文獻展是《為未來記錄今天》項目的重要回顧展,展覽內容還包含該項目所記錄的中國藝術理論家、音樂家、戲劇家、攝影家、評論家文獻,如王文章、高占祥、邱曙葦、馬欽忠、宋祖英、楊積強、韓再芬、呂厚民和譚晶等等。

整個展覽為期一個月,全部展覽文獻分別來自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國家民俗中心和美國亞洲文化學院藝術中心的收藏。展覽得到了美國國立藝術檔案館、世界銀行、馬裏蘭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海軍學院的藝術指導和技術支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