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母越窯秘色瓷研究與探尋
詞語釋義
越窯秘色瓷,又稱秘瓷、秘色越器。“秘色”一詞最早出於晚唐詩人陸龜蒙寫的一首詩的篇名:《秘色越器》。據本百科“秘”字條和“色”字條的解釋,“秘”字從禾從必,“禾指五穀糧食,“必”指隱匿,兩個字符聯合起來表示“國家糧食庫存數量機密”。“色”字從刀從巴,“刀”指“剁碎,轉義指“齏粉”;“巴”指“附著”、“黏著”。兩個字符聯合起來表示“敷臉用的粉末”,引申指“藥粉配方”。所以,“秘色”的意思是“保密的釉料配方”。“秘色瓷”就是用保密的釉料配方塗抹器物表麵而燒成的瓷器。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以後,凡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都叫“秘色瓷”。
秘色瓷簡介
秘色瓷:就是通常所說的越窯,泛指東漢至宋一脈相承的青瓷體係,窯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餘姚、紹興、寧波等地。這裏原是古越族人居住地,東周時為越國政治中心,唐時稱越州,越窯因此得名。唐代中朝,餘姚縣上林湖窯產品因質地超眾被朝廷錄為貢瓷,並置官監燒。
此後,品質愈發晶瑩的越窯備受文人雅土推崇,有“類玉”、“類冰”及“千峰翠色”等讚譽。晚唐起,越瓷中的貢品又得了一個堪稱千古絕唱的稱謂———秘色瓷。
“秘色”一名最早見於唐代詩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詩中,詩雲:“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
可見“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窯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應指稀見的顏色,是當時讚譽越窯瓷器釉色之美而演變成越窯釉色的專有名稱 。
在法門寺地宮未開啟之前,秘色瓷在世人眼中一直是個謎。人們隻能從記載中得知,它是皇家專用之物,由越窯特別燒製,從配方、製坯、上釉到燒造整個工藝都秘而不宣,其色彩隻能從唐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描寫中去想象。
關於“秘色瓷”,曆代都有記載,然眾說紛紜,致使秘色瓷長久以來跟它的名字一樣神秘。新中國成立後,在浙江杭州、臨安等地五代吳越國錢氏及重臣墓葬中出土了一些非常精美的青瓷,其所出墓葬紀年明確,墓主身份高貴,因而使人不得不聯想到這些青瓷是否就是文獻記載中的“秘色瓷”,但由於證據尚不充分,故僅限於推測而已。1987年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塔基地宮出土了14件青釉瓷器,其中13件在同出的《監送真身使隨真身供養道具及恩賜金銀衣物帳》碑中被明確記載為“瓷秘色”,至此“秘色瓷”神秘的麵紗終於被揭開。這一出土不僅展現了晚唐青瓷工藝的最高水平,還為“秘色瓷”的鑒定提供了一批標準器,解決了學術界長期以來關於“秘色瓷”的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在我國陶瓷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自此,“秘色瓷”成為了新的學術熱點,受到考古、古陶瓷以及科技界的極大關注。
秘色瓷發現過程
晚唐五代的越窯有一種"秘色瓷"。從前人們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獻,說這種瓷器是五代十國時位於杭州的錢氏吳越國專為宮廷燒造的,臣庶不得使用。至於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樣,秘而不宣,後人隻有從詩文裏略它非同一般的風姿。唐人陸龜蒙吟詠道:"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五代人徐夤讚歎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詩歌、文獻的描寫越是優美,越引得人們去考證、猜想,以致於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處,知道的人卻越來越少,也就越發加劇了這種瓷器的神秘感。
1987年,隨著陝西扶風法門寺寶塔的轟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宮暴露出來,一批稀世之寶的出土轟動了世界,其中有令佛教徒頂禮膜拜的佛骨舍利,有唐懿宗供奉給法門寺的大量金銀器、瓷器、玻璃器、絲織品,尤其重要的是,同時還出土了記錄所有器物的物帳碑,讓文物考古專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物的名稱。物帳碑上"瓷秘色"三個字,叫古陶瓷專家眼前一亮。這幾件瓷器,有八棱瓶和圓口、花瓣形口的碗、盤等,共同的特點是造型精巧端莊,胎壁薄而均勻,特別是湖水般淡黃綠色的瓷釉,玲瓏得像冰,剔透得如玉,勻淨幽雅得令人陶醉。秘色瓷神秘的麵紗終於被撩開了。專家們恍然大悟:秘色瓷我們並不陌生,它原來就是越窯青瓷中的極品,隻是從前相見而不相識罷了。那種八棱瓶,陝西的唐墓裏出土過,故宮的學者在越窯的遺址采集到過;杭州的吳越國錢氏墓群,出土的秘色瓷更豐富,更精美,釉色更青幽。法門寺出土的秘色瓷,還有一件盤子貼著金銀箔的裝飾,行話叫做金銀平托。在古代,金和玉被看作最高級的材質,把瓷器燒成玉色,又在上麵加飾金銀,這種器物的地位可想而知。
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個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術上難度極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幾乎全靠窯爐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氣氛,釉色可以相去很遠。要想使釉色青翠、勻淨,而且穩定地燒出同樣的釉色,那種高難技術一定是秘不示人的。秘色瓷在晚唐時期燒製成功,不久之後,五代錢氏吳越國就把燒造秘色瓷的窯口劃歸官辦,命它專燒貢瓷,的確是"臣庶不得使用",它當然遠離百姓,高高在上了。至於它的名稱,偏偏不明說是青瓷,也不像宋代那樣,取些豆青、梅子青一類形象的叫法,卻用了一個"秘"字,著實逗弄得後人傷了一千年的腦筋。而細想想,這個"秘"字又包含了多少實的與虛的內容。這樣極富深意的名稱,恐怕隻有浸泡在詩歌的海洋裏的聰明的唐代人才琢磨得出吧?
八棱短頸瓶是筆者幸獲的一件五代末越窯產品。本文的這件八梭短頸瓶失蓋,高14.3厘米。此瓶除足端無釉露出致密的淺色灰胎外,通體滿釉,釉麵晶亮瑩澈,色澤青綠溫潤。上林湖產品代表了越窯工藝的最高水平。
已見天日的地宮14件秘色瓷是唐代懿宗皇帝奉獻繪佛祖的珍貴物品,其中的八棱長頸瓶和二件銀棱碗顯然是具有典型意 味的秘色瓷,而且堪當標準器。八棱長頸瓶陳放於地宮後室第四道門內側的門坎上,當時,“瓶內裝有佛教五彩寶珠29顆,口上置一顆大的水晶寶珠覆蓋”。據法門寺博物館韓金科館長考證,“這件瓶子在佛教密宗拜佛的曼茶羅壇場中是有特殊用途的”。因而決定了它不能與別的秘色瓷放在一起,故沒有被納入地宮《衣物賬》內。但從其青釉比13件秘色圓器要明亮,玻化程度更好來看,上博研究員陸明華認為“法門寺八棱瓶是所有秘色瓷中最精彩也是最具典型性的作品之一,造型規整,釉色清亮,其製作達到了唐代青瓷的最高水平”。另13件置於地宮中室並用紙包在一起的青瓷被《衣物賬》注明為:“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遺憾的是,法門寺佛門魂寶自亮相後,代表越窯最高成就的秘色瓷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禮遇,特別二口銀棱碗,其泛黃的釉色,讓行家裏手皺眉搖頭沮喪無比。可是,用心細想覺得並無此種可能性。其一,被今人視為越窯正宗呈色的青綠色、湖綠色,從兩晉起已為數不少,唐代就更普遍了。“以次充好”的尷尬沒有可能。其二,法門寺地宮係李唐皇室供養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聖地,自鹹通十五年(874年)封閉後再未開啟過。據記載,地宮內絕大多數珍寶屬懿、僖二宗供奉,許多器件乃係皇帝隨身攜帶的心愛物,並刻有僖宗當太子前的名謂。很難想象,為幾件秘色瓷,父子二人要在佛祖麵前以次充好。其三,色彩喜惡多與個人美學理念與素養有關,各種釉色各領風騷,不惟討得曆代帝王關愛。因而,現代的“燒造不足”和“釉麵偏黃”之說,盡管在測試手段上不可否認是科學和進步的,於色彩認同上很可能屬一種自以為是的一廂情願。唐代,重豪華,嗜金銀,人所共知。以重彩裝扮供奉物,作為皇家,實在太自然了。
秘色瓷始燒年代
有關秘色瓷始燒年代,以前有二種說法。
一為五代之說。這一觀點,依據宋人趙德麟《侯鯖錄》及曾《南齋漫錄》的“吳越秘色窯,越州燒進,為貢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雲秘色”解釋,長期以來被明清兩代專家學者普遍認同並成為陶瓷學界主流。至1982年,新編《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仍以該觀點為說,是因為五代的錢氏朝廷向後唐、後晉和遼、宋王朝進貢的越瓷均實地反映在《十國春秋》、《吳越備史》、《宋史》、《宋兩朝供奉錄》等文獻內,這為史證。爾後,“近二十年來,這類越窯青瓷在考古發展掘中也出土過不少,吳越國都城杭州和錢氏故鄉臨安先後發掘了錢氏家族和重臣的墓七座,其中有杭州市效玉皇山麓錢元灌墓、施家山錢元灌次妃吳漢月墓、臨安縣功臣山錢元玩墓等,出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秘色瓷器“(《中國陶瓷史》),這為實證。故“五代始燒秘色瓷”之說在法門寺發掘前,基本上令當今陶瓷學界深信不疑。
二為晚唐之說。由於此說曆來缺乏較明確的曆史背景和強有力的發掘實證,持這一觀點者主要以晚唐詩人陸龜蒙和徐寅在篇名中有“秘色”一詞固守陳地。該觀點雖不乏飄渺,卻亦先知先覺。及法門寺地宮藏物發現,“秘色瓷始燒於晚唐”之說終在1995年初於上海舉行的《越窯·秘色瓷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被眾專家學者基本讚同。
何處燒製秘色瓷?官窯抑或貢窯?
從古文獻記載來看,最早明確指出“秘色瓷”產地的是宋人陸遊的《老學庵筆記》:“耀州出青瓷器,謂之越器,似以其類餘姚縣秘色也。”而明嘉靖《餘姚縣誌》雲:“秘色瓷,初出上林湖,唐宋時置官監窯,尋廢。”同時,上林湖附近出土的一件唐代墓誌罐上刻有“中和五年歲在乙巳三月五日,終於明州慈溪縣上林鄉,……光啟三年歲在丁未二月五日殯於當保貢窯之北山”等語。這進一步證實了古文獻關於秘色瓷產地在浙江越窯的記載。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可以確定為越窯的“秘色瓷”陸續在陝西、浙江、江蘇等地出土。最矚目的當屬1987年在陝西扶風法門寺塔地宮出土的14件越窯青瓷,其中13件記錄於同出土的《監送真身使隨真身供養道具及恩賜金銀衣物帳》中,並稱之為“瓷秘色”。這一發現首次使實物與文獻記載相對應。
關於秘色瓷的具體產地問題,學術界的觀點趨於一致,認為慈溪上林湖是秘色瓷的主要產區。這一觀點不僅有文獻依據,更有大量考古實證。例如,法門寺地宮出土秘色瓷中的葵口圈足碗與上林湖30號、36號、66號、26號窯等窯址中出土的葵口碗的形狀相似,而八棱淨水瓶與60號、61號、62號窯的標本完全一樣。1954年故宮博物院在上林湖窯場也采集到八棱瓶的遺物殘片。同樣的,臨安晚唐水邱氏墓的青瓷器褐彩風格與1981年上林湖66號窯出土的一件“徐敬禹廟”字款的殘碗褐彩相一致。從各地出土秘色瓷的形製、釉色、器表裝飾來看,都與上林湖越窯遺址中的標本和器物相一致。
在秘色瓷的產地問題取得了一致看法的前提下,學者們展開了對秘色瓷窯場性質的探討。從曆代進貢“秘色瓷”的狀況 ,以及“秘色瓷”屬性的實物例證來看,“秘色瓷”作為貢瓷而存在是可信的 。既然如此,那麽燒造“秘色瓷”的窯場肯定有別於燒造普通青瓷的越窯窯場,當屬貢窯。1977年,在慈溪上林湖出土的唐光啟三年(887年)淩倜罐形墓誌罐中的刻文有:“中和五年歲在乙巳三月五日,終於明州慈溪縣上林鄉,……光啟三年(887年)歲在丁未二月五日殯於當保貢窯之北山”。表明自唐代起上林湖就設有“貢窯”。而“貢窯”作為燒造貢瓷的窯場自然與官府有密切的關係。由於證據不足,我們無法搞清官府在“貢窯”中究竟起多大的作用,但明嘉靖《餘姚縣誌》“秘色瓷,初出上林湖,唐宋時置官監窯,尋廢”的記載卻給我們留下了一點線索,這就是“貢窯”的管理與“置官監窯”可能存在某種關係。雖然,學術界對“置官監窯”的性質尚有爭論,但對“置官監窯”作為朝廷派駐的機構,其具有加強瓷器生產管理或征斂的這種職能並無異議。上林湖晚唐至北宋的窯址中,“精粗兩類製品同窯共燒、混積共存”現象的普遍存在,亦表明“貢窯”在滿足上貢之餘,也兼燒民用瓷。
除了“貢窯說”之外,還有“官窯說”,認為秘色瓷是“官窯”所燒 。這一觀點的最直接的依據就是出土的一批刻有“官”、“官樣”字款的秘色瓷。目前,學術界對帶“官”字款瓷器的看法不一致,大致有兩種理解:第一種觀點認為,“官”代指朝廷或官府,“官”款瓷器為官窯生產;第二種觀點認為“官”字款與“置官監窯”有關 。“官窯說”的可信度較低,首先曆代文獻並沒有關於越窯設官窯的記載。其次,上林湖地區精粗製品同窯混燒的生產屬性與官府操辦的“官窯”有著本質的區別。故此,筆者認為“官”字款與“置官監窯”有關這一觀點比較合理。
秘色瓷的質地
“秘色”:據古籍,似應指稀見的顏色。關於秘色瓷的質地和色澤,清代時有說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過之”。從出土的典型秘色瓷看,其質地細膩,原料的處理精細,多呈灰或淺灰色;胎壁較薄,表麵光滑,器型規整,施釉均勻。從釉色來說,五代早期仍以黃為主,滋潤光澤,呈半透明狀;但青綠的比重較晚唐有所增加。其後便以青綠為主,黃色則不多見 。
曆史傳承
越窯青瓷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經考古調查證明,它的主要產地是在浙江上虞。慈溪. 。是越窯青瓷的中心產地,堪稱唐宋瓷都,所燒造的秘色瓷備受推仰。是中國主要的青瓷發源地。在這片古窯廠中,保留著豐厚的陶瓷遺存。當時的陶瓷不但堅固耐用,而且質量較高,有耐酸堿,盛食不變味,易洗滌等特點。瓷器表麵細膩光滑,滋潤似玉,呈半透明色,極富美感。因此,六朝時期有“陶瓷時代”的美譽。東漢後期,燒製青瓷的技術已基本成熟,在迅速發展和工藝長進的基礎上,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青瓷的燒製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製瓷業的地域由南向北,幾乎遍及全國。因此促使它不斷發展,呈現豐富多彩、欣欣向榮的局麵。六朝青瓷的造型,一般說來比較單純而相對穩定,變化不是太大,樣式也不算太多。早期的瓷器因襲兩漢舊製,顯得拙樸規整,淳厚穩重,隻有西晉青瓷造形豐富,承前啟後,藝術性又特別強,設計方麵做到了在實用的條件下適當注意美觀大方。總體感覺清新典雅、柔和輕巧。
到了唐代,各個藝術門類都得到了高度的發展。越窯青瓷在唐代輝煌璀璨文化的影響下,又有了突出的成就。唐代的“秘色瓷”是越窯的代表作品。隋唐五代的越窯可以說是一個大發展的時期,窯場擴大、作坊激增。僅上虞縣就有28處。官府設立貢窯,其產品地位空前提高,大大促進了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並躋身於社會上層的生活領域。也由於越窯產品與金銀、寶器、絲綢、珍品並列,使越窯成為全國六大青瓷名窯之首。許多文人紛紛吟賦作詩來讚美越窯。如顧況的“舒鐵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甌”;孟郊的“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施肩吾的“越碗初盛蜀茗新”;許渾的“越甌秋水澄”;鄭穀的“茶新換越甌”;陸龜蒙的“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反映了越窯瓷的釉色特點。或碧玉般晶瑩、或嫩荷般透翠、或層巒疊翠般舒目等等。
在眾多讚賞越甌的唐代吟賦中,被譽為"茶神"的陸羽(733-約804年)所著《茶經》當數份量最重,評價最透徹。陸羽說:"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嶽州次,壽州、洪州又次,或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邢瓷類雪,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
秘色瓷的工藝和藝術之美
秘色瓷是越窯中的精品,其燒造工藝也有獨到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一、瓷土——采用專門粉碎、淘洗、腐化、捏練工藝流程,從而達到較高的“玻璃化程度”;二、釉——釉料提純,除去釉料中的雜質,並改良施釉方法,通體施釉,施釉後采取支釘架器的方法;三、匣缽——用瓷質匣缽裝燒,一器一匣,並以釉水來密封匣與蓋之間的縫隙。
對於秘色瓷的釉色呈現出不同色調的青色的現象,有學者進行了科學分析。采用質子激發X熒光分析法(PIXE)測量了秘色瓷標本胎、釉中的主、次量元素的種類和含量,通過比較得出“晚唐時期上林湖窯不同釉色標本胎釉的化學組成是基本一致的”,而造成其釉色不同的原因隻能在燒造工藝上。在秘色瓷的燒造過程中,提高瓷釉中鐵元素的還原率才是最重要的改革,因此控製還原氣氛是一個關鍵。在還原氣氛強時,釉中相當部分的氧化鐵被還原,釉色就呈現為較純淨的青色;反之,還原氣氛弱,釉中相當部分的鐵仍保持氧化狀態,釉色就表現為青中泛黃的色調。考古發掘到的窯爐結構遺跡表明,上林湖地區多為長條形龍窯燒造瓷器,窯的前段、中段、後段窯溫不同,窯內氣氛很難控製,最終導致燒成後的秘色瓷呈現出不同色調。
在裝飾工藝方麵,秘色瓷多為素麵,外觀樸實無華,這樣的設計並非不注重裝飾效果,而是將裝飾的藝術美側重在器物的造型和瓷釉上。主要突出了“材質之美”,胎質細膩、釉色純正,使秘色瓷具有“青玉”般的藝術效果。由於受到唐代金銀器造型和裝飾方麵的影響,秘色瓷結合了唐代流行的金銀脫、金裝陶器工藝與傳統的金銀扣工藝,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開創了金銀裝飾瓷器的先河。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兩件金銀平脫秘色瓷碗,就是最好的詮釋。
關於秘色瓷的藝術特征,學者們通過對出土器物的分析比較,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有學者以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秘色瓷為例,從種類和造型進行分析,認為這批秘色瓷有碗、盤、碟、瓶幾種,種類似乎較少,但同一類器物卻有多種變化。其造型以仿唐代金銀器為其特征,這些器物為我們認識和研究唐代秘色瓷器提供了“一整套重要的晚唐造型的模式”。還有學者從造型、胎、釉、裝飾技法、紋樣題材、裝燒方法等方麵對秘色瓷進行了分期,認為:第一期器形多樣,碗盤等器仿製金銀器皿。胎質灰白細膩,施滿釉,足底刮釉,釉色有青綠、青灰、青黃,釉層均勻潤澤。器表裝飾以素麵為主,有少量刻劃花、印花和褐色彩繪,並采用密封匣缽裝燒。第二期在承襲前期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在器形上有所變化,器足普遍較前期窄而高,新出現了臥足盤、委角盤。裝燒方法也有所改進,創製墊圈,取代了泥點間隔的裝燒方法,支燒痕跡由圈足底部移到圈足內底,使圈足包釉光滑。第三期造型和裝燒工藝與前期相比略有變化。碗的腹部下垂,圈足增高,盤的圈足普遍向外卷。胎色、釉色較前期略灰暗,釉層薄而透明,玻璃質感強。在裝燒技術上,則逐漸用厚重的夾砂耐火土匣缽取代瓷質匣缽。
秘色瓷不論在工藝上還是在藝術特色上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首先表現為“材質之美”,即體現在胎質和釉色上。秘色瓷的最大特色就是胎質細膩、釉色純正,具有十分自然的藝術效果。其次是“造型之美”。從出土秘色瓷來看,以動物形為主的擬形器數量相對較少,而以植物花卉為題材的外型設計較多,在造型上皆遵從對稱、均衡、主從協調等形式美法則,簡潔明快,樸實無華,並且非常注重實用和審美的結合。最後則是“紋飾之美”。秘色瓷以線刻和薄意雕刻作為主要裝飾手法,使得器物的紋飾與釉色及造型相得益彰,呈現出清純雅致的藝術風格。
秘色瓷的興衰
關於秘色瓷燒造年代上限的推測,有的學者認為始燒於九世紀五十年代之前,主要依據了浙江寧波和義路唐大中二年(848年)的一批越窯青瓷 。大多數學者以法門寺地宮出土秘色瓷和《衣物帳》的記載為依據,一種觀點認為秘色瓷的絕對燒造上限為鹹通十五年之前;另一種觀點考慮到產品從燒成到包裝運輸所需時間,更精確推算出秘色瓷的絕對燒造上限為鹹通十三年(872年) 。在1995年上海“越窯、秘色瓷國際學術討論會”上眾多專家學者基本讚同“秘色瓷始燒於晚唐”的說法,至於確切年代還有待進一步考證。北宋中後期,北方的定、汝、鈞各名窯的產品先後進入宮廷,逐漸取代了秘色瓷的地位;並且南方的龍泉窯和景德鎮窯的崛起也占領了越窯的市場。文獻中最後一次記載越州進貢秘色瓷是在《宋會要輯稿》:“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十二月尚書戶部上諸道府土產貢物……越州,……秘色瓷器五十事。”無論從越窯的發展情況還是文獻記載來看,將十一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視為秘色瓷器燒造年代的下限是合理的。此外,還有學者專門就越窯和秘色瓷的興衰問題作了深入的探討。
關於越窯“秘色瓷”燒造年代的分期。一種觀點認為:越窯“秘色瓷”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為晚唐時期,以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和錢寬夫婦墓出土的秘色瓷為代表;中期為五代時期,以杭州市郊錢元瓘夫婦墓、臨安功臣山錢元玩墓和蘇州七子山五代墓的出土物為代表;晚期則為北宋前期,以宋太宗元德李後陵、遼陳國公主墓、韓佚墓和朝陽耿氏墓出土的秘色瓷為代表。另一種觀點則將秘色瓷的分期更為細化。第一期,唐元和朝(806—820年)前後,以元和五年戶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夫人墓出土物為代表,是“秘色瓷開始焙燒時期”。第二期,大中、鹹通朝(847—873年),其間分二段,大中朝(847—859年)段以寧波和義路出土器物為代表,鹹通朝(860—873年)段則以法門寺出土物為代表。這一期當是“秘色瓷燒製的發展時期”。第三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唐光化、天複朝(898—903年)前後,以吳越國錢氏家族墓出土物為代表。第二階段為五代天福、開運與廣順(936—953年)前後,以文穆王錢元瓘及其次妃吳漢月陪葬品為代表。這一時期是“秘色瓷焙燒的興旺時期”。第四期為北宋太平興國朝至鹹平朝(976—1003年)前後,這一期可說是“秘色瓷生產的鼎盛時代”。第五期自鹹豐朝後至熙寧元年(1003—1068年),這一時期則是“秘色瓷燒製的衰落到停止階段”。以上兩種分期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理由,尤其是第二種觀點劃分更為具體,論據更為充分。
期待更深入的研究
從總體上來看,“秘色瓷”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幾個方麵。關於秘色瓷的產地問題,學術界已達成共識,認為其產自浙江的越窯,主要產區就在慈溪的上林湖地區。始燒年代也被確定為晚唐。而秘色瓷的概念和窯場性質問題一直是爭論的焦點,觀點眾多,有待進一步確認。目前,“秘色瓷”研究主要局限於國內,海外學者研究甚少。研究者人數不多,部分論文的質量也不高,多停留在淺層次的分析和描述上,對於“秘色瓷”工藝特性和文化內涵的研究不夠。在研究方法上,學者往往多以文獻為依據,而對考古資料的把握不足,從而出現了一些紙上談兵的情況。因此,關於“秘色瓷”的深入研究勢在必行。從事考古、曆史、美術史、科技研究的學者應互相協作,對出土的“秘色瓷”實物以及窯場作進一步的考察,並借助現代科學技術方法加以分析。各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將使研究更為係統化。
越窯青瓷與上虞
1、上虞是公認的越瓷發源地;
2、上虞於1980年仿越窯青瓷試製成功、結束了幾百年來無人問津恢複和生產“越窯青瓷”的曆史;
3、上虞市三雄陶瓷有限公司采用當地生產越窯青瓷不可缺少的優質原料,沿用傳統工藝,擁有多名具有二十餘年仿越窯青瓷生產經驗的技術人員,致力於這顆“瓷壇明珠”的研究、開發與生產。
越窯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一個瓷窯;始創於漢,結束於宋,製瓷曆史長達千年,東漢中期以生產釉陶為主,東漢中期後原始瓷數量逐步增加,到東漢晚期在上虞曹娥江中遊地區成熟瓷器創燒成功(注1)。
隨著製瓷技術的傳播,擴散,一個龐大的瓷窯體係,迅速在寧紹地區形成……,它便是今人普遍所稱的越窯,“上虞曹娥江中遊地區被公認為瓷器的發源地”(李剛•古瓷發微•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9.1版第8頁)。
到三國時期,越窯青瓷場仍集中在上虞曹娥江中遊地區,此期的越窯產品,質地精致、造型豐富、裝飾華麗,代表著全國製瓷業的最高水平(李剛•古瓷發微•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9.1版第11頁),直至東晉南朝時期越瓷主要產地依然在上虞曹娥江中遊地區(李剛•古瓷發微•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9.1版第13頁),在上虞發現東漢時期在古窯址有三十餘處,西晉時期古越窯址六十餘處,其中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東漢時期的古越窯址“上虞小仙壇”聞名於世,後由於戰亂,隋至唐初越瓷進入底穀,到後來,經逐步擴散至唐朝出現了慈溪上林湖、上虞窯寺前,鄞縣東錢湖等產瓷區。
曹娥江中遊地區之所以成為越窯器的發源地和東漢瓷器主產地原因之一,是當地具有豐富的瓷土,充足的燃料和便利的水路交通以及較強的技術優勢,至宋朝,由地燃料短缺等等原因,逐漸衰落,後來失傳,但越窯這項製瓷技術逐漸擴散至江蘇宜興、陝西耀州窯、浙江龍泉直到全國各地,並衍生出豐富多彩的新瓷種。
建國以後(1958年),上虞建成陶瓷廠,使失傳近千年的越瓷重放光彩,在1980—1983上虞瓷廠,通過對大量古窯址和瓷石礦點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達50餘次試驗,獲得了仿越窯青瓷的試製成功( 中國陶瓷•越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鄧白主編)從此結束了幾百年以來,從未有人問津“關於越窯新生和恢複”這個課題的尷尬局麵(中國陶瓷•越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鄧白主編),該產品於1983年通過省級鑒定並獲得省優秀科技成果獎和省優秀“四新”產品獎,1987年6月在瓷都景德鎮舉行的全國陶瓷產品評比會上獲得“優勝產品”稱號,1984年5月在美國路易斯、安娜國際博覽會上,在1985年春季日本築波城召開的國際博覽會上和同年11月北京的亞太地區世界博覽會上,均得到高度讚賞。公司成立越窯青瓷研究所,在省內外專家指導下,專門開展越窯青瓷的研究與恢複生產。
至2000年,上虞廠由於眾多因素而停產,同年,該公司部份管理、生產,技術骨幹自籌資金組建成上虞市三雄陶瓷有限公司,由越窯青瓷藝術大師陳鵬飛領銜,同時聘用該廠原致力於研究、開發、製造越窯青瓷的工藝美術師、高級技工,選用當地製作越窯青瓷不可缺少的優質原礦瓷土,采用傳統手工製作,使這項具有中國最古老的製瓷文明技術,更臻成熟,使這顆“瓷壇明珠”更加光彩奪目。該公司產品已被多家博物館收藏,並多次作為政府禮品贈送國內外知名人士,深受陶瓷愛好者青睞。
目前,由越窯青瓷藝術大師、國家非遺文化傳承人陳鵬飛已成功地研製出從漢代到宋代各個曆史時期的越窯青瓷及 秘色瓷代表作。其中有壺、羊尊、蛙盂、獅形燭台、羊形燭台、龜形水注、香熏、鼎爐等等百個餘品種,無論釉色、形態或胎質、均古風猶存、幾可亂真,得到海內外同行專家的高度肯定。
據美國亞洲文化學院藝術中心《亞洲藝術通迅》報道,越窯青瓷藝術以及陳鵬飛的經典代表作已引起世界陶瓷收藏界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