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卡夫卡《城堡》讀書筆記

(2023-09-26 15:38:00) 下一個

文/靜語

 

  1. 2023 22

 

《城堡》是現代文學的先驅,用古典的敘事方法展現一種荒誕隱喻的故事。

 

我平時寫作,所以閱讀時比較在意作者的寫作技巧。由於還沒有讀完全書,所以還無法從框架上體會故事的結構。

 

從表現手法上,對比於19世紀的現實主義小說,這部作品明顯有不少的新意。

 

比如情節中作者安排了很多不確定性,好似抽象視覺藝術裏為觀眾帶來的無限的延展性。K是否真的是城堡事先請來的土地測量員。在酒店的電話之後,K心裏想這麽說,城堡已經任命他為土地測量員了。這似乎告訴讀者,事先K是不知道的。後麵K竟然不認得他的兩位老助手等等的情節都展現了故事的荒誕和不確定性。

 

作者寫作時用了不少的隱喻。比如他認為故鄉的教堂更崇高(我姑且認為是他理想中教堂或者人生追求的樣子);他一心想接近但很難進入的城堡外觀看上去卻是相當寒酸的小城鎮(如果城堡隱喻的是一個社會權利中心的話,那麽看似平常的機構內卻是相當神秘和繁複的)。

 

讀懂《城堡》恐怕要結合當時的曆史及社會狀況,以及作者認可或者思考的價值觀等等因素綜合來看。

 

《城堡》象一個拚圖,每個人會依據自己的認知拚出不盡相同的模樣。很有趣的一次思想之旅。

 

  1. 202323

 

還在不斷地閱讀。說實話,除了工作和家務,每天可以閱讀的時間真的不多。

 

今天我想談談小說的語言。

 

這部小說的語言可以概括為平實與冷靜。我個人是不太喜歡那種堆疊華麗、精致詞藻的作品的,給人以虛假的表象。卡夫卡用這種講故事般的敘事風格,增加了虛構故事的可信度。試想如果用誇張刻意的語氣描述一個荒誕的故事,是不是太浮誇了?

 

小說中K是一個高個子的30多歲的異鄉人。按說異鄉人沒有立足之地,多少會有些局促不安。但作者的描述裏卻有著一種似乎無所畏懼的自信,一種局外人的冷靜。

 

我在思考作者第四章寫老板娘的目的是什麽?作者是帶著目的(雖然不知道目的是什麽)去接近城堡的,但為了此目的和想去融入社會而去娶他上司的情婦,聽起來不可思議。他為什麽要這麽設計呢?

 

  1. 202324

 

我一直想搞清楚為什麽K想進入城堡。讀到第四第五章的時候,這個答案初見端倪。

 

第四章中,K說他想經受住權勢的威懾,能站穩腳跟,無拘無束地說話。第五章說遠在天邊的權勢在維護著遠在天邊看不見的事情,而他是進攻方,要為自己奮鬥。我想他是想通過挑戰權威來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他讓我想起了堂吉柯德,堂也是一直在和看不見的東西搏鬥,並且意誌堅決、充滿鬥誌。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K,都在為自己堅持的東西在奮鬥著,內心都有著一種不服的精神。所以作者用K作為主人公的名字,而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名。這個名字可以是你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是我們每一個人,使得讀者思考的外延更廣泛。

 

K或許指代的是作者本身卡夫卡,英文中K也有指代king(國王)的可能(撲克牌中)。作為個人,自己才是自己的王,去主宰自己的人生(由於作者是德文寫作,這點姑且是我的聯想)。K雖然是個小人物,但他行事說話都流露出不畏權勢的姿態。把上司的情婦據為己有,是不是也是另一種的挑戰和進攻?

 

我願意用更為多元的角度來看待《城堡》,它影射了社會學中的問題,個人心理層麵的追求,也包含了哲學中人生意義的探索等等。它包容了很多層麵的探討。

 

  1. 2023925

 

今天借由談結構再談談卡夫卡寫這篇《城堡》的動機。

 

《城堡》是簡單地以時間軸為基礎的直線條的敘述。幾乎沒有倒敘、穿插或者套疊的其他結構設計。

 

我覺得卡夫卡心理層麵有不少千千結,加之其性格,才造就了看似飄忽不定又執拗的文學表現。他有太多現實中不滿不解的問題想表達。他讓別人毀掉他的作品大概是對自己的寫作不甚滿意,或者是他對現實不再抱有希望,卻不料開啟了現代流派的先河。如果這篇在結構上再有繁複的設計的話,更會加重迷宮的難度。

 

至此,這本書表麵上講的是個人和政府機構抗衡的故事,第五章借村長之口花了大量的篇幅在介紹機構運作的混亂。K發出的質疑是:這種可笑的混亂卻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想想當今社會的所謂晉職稱,高考中所謂特長生或者特殊地區的錄取等等);K說我在這裏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還濫用法律,我知道怎麽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是一個吸引讀者往下探尋的引誘,很巧妙。作者總是在不經意中撒下誘餌,在你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候說,好吧,讓我看看你到底想幹什麽吧。)

 

第八章作者寫到城堡像是一個獨自靜坐的人,無人可以打擾他內心的平靜。第八章結尾K認為當他切斷和他人的聯係時,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自由,同時也有一種絕望之感。如果將進入城堡是獲得自由、找到真理的途徑,而現實卻是在撥開層層迷霧後,讓人深感絕望的境地,這會讓K或是卡夫卡,或是所有尋找真理的人們多麽難以接受的結局。

 

荒誕,很多現代作品都在表達現實的荒誕及荒謬。機構設置的荒謬、官僚作風的荒謬、愛情的荒謬、婚姻的荒謬、人與人之間不信任的荒謬、以愛的名義去控製的荒謬、人生意義設定的荒謬、階級的荒謬……我們可以深入思考一下,細思唯恐,我們生活的現實中不就是這樣無時無刻不出現這樣的荒謬嗎?

 

當我們擺脫了給予的教條,那些約定俗成遵守的條條框框,作為主體的人在客觀世界中真是一位主體嗎?我們受到過多少的裹挾?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又可以以自我意誌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在哪裏?我們走到最後,是否也在自己看似堅持又有時模糊的人生追尋中,遊弋在世界這個村落裏,卻永遠進入不了我們理想中的那個城堡?

 

文學是人學,可憐的人類!人類都是被人類自身給玩死的。可憐又可悲!

 

  1. 2023 26

 

卡夫卡雖然講的是一個荒誕的故事,但他卻是用生活經驗裏得來的很多日常描述來填充內容,這樣會使讀者有代入感,讓故事顯得更真實。

 

比如他寫了K與弗利達第一次在一起時,一個沉浸在情愛裏女子的狂熱癡迷的表現;或者第六章老板娘講述她與克拉姆老爺舊愛時,K對愛情與婚姻的分析;還有機構裏雇員自圓其說又活靈活現的官腔形象……讀者會驚歎敏感的卡夫卡是多麽會觀察人類和洞悉人性啊。

 

他的作品像是一副精致的大幅刺繡,你需要稍微拉開點距離,讓自己不在細節中過度糾纏,而迷失在他想真正揭示的思想之外;你有時又不得不受到精美細節的吸引要停下來去欣賞回味。優秀文學作品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此吧。

 

已經讀到《城堡》的第15章了。感覺就像是在一堆雜亂無章的物件中在試圖找一個金戒指。冗長的對話,瑣碎的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作者似乎根本不考慮讀者的感受,在自己的世界裏自顧自地自言自語。

 

你們這裏的人是天生對官府抱著誠惶誠恐的敬畏態度,出生後又有人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從四麵八方不斷向你們灌輸這種敬畏心理,你們自己也竭盡全力配合人家向自己灌輸。作者借K的口闡述出來,現實也確實如此(省略幾百字……

 

15章是最長的章節,具體敘述了由於阿瑪莉婭把一位官員對她寫的一封下流的信撕了,卻被汙蔑為不尊重信差,其家人也遭受人們的排擠。這一章揭露了城堡裏的老爺們對女人為所欲為的態度。我有一個疑問,對於這樣一個城堡,平民不能接近,卻充滿著官僚、醜陋的地方,K要進去幹什麽?如果K代表堅持正義的一方,那麽他的目的是否是去見證一下正義和邪惡正麵交鋒時刻,自己正義的膽量?就像他在第四章中所說,經受住權勢的威懾,站穩腳跟,並且可以自由自在地說話。

 

迄今為止,這是我通過自己的閱讀體會出的作者寫這本書的主要意圖之一。在網一樣雜亂的世界,K以一種局外人的姿態,去挑戰那些習以為常的權勢。

 

  1. 202327

 

今天一位同事告訴我,單位裏的CEO可能終於願意和工會談談了。我回答說,權勢和老百姓的關係就像是卡夫卡的父親和卡夫卡。

 

我們的工資十幾年都沒有漲了,新冠疫情期間官方還發電子郵件感謝我們的付出(接受新冠病人並且派員工支持養老院)。一把手自己的工資據說6年漲了30萬,其他醫院員工在抗議後也都漲了工資。我們也剛抗議完。我們單位前兩天又舉行一年一次的答謝員工的BBQ(僅一人一個漢堡),大部分員工都不去參加。現場冷冷清清,出來的卻是配著近景照片成功舉辦的新聞。

 

今天讀到一些卡夫卡的生平,一個內心敏感又贏弱的人(沒有貶義的意思),對幼兒時粗暴的父親(並沒有打過他,隻是在他吵鬧時關他在陽台),三十歲時心存著怨恨寫了封長信,卻沒有遞交。他沒有結婚,愛著一個從容貌和性格都顯不出柔美甚至我看來些許強勢的女性(心理學上極符合邏輯)。他和那位女士合影時,他是站立並且前傾緊緊地斜靠在坐著的她的身邊,用一支手的手背(注意是手背)緊挨著她。他複雜的心理在這張照片中顯露無疑。一種內心依靠又疏離的狀態,他不會是一個內核很穩的男人,更很難和擔當掛起鉤來,他一生都不可能和人建立起和諧平等融洽親密的關係。

 

至此,我對此書的評價是作者內心的投射,一種他一直困惑的外部強權與自我贏弱內心的衝突,他想尋找到一種突破的方式,他的這本書沒有寫完,他的一生也沒有找到。

 

他的貢獻在於,創造了一種新的寫作方式,開啟了現代文學隱喻、荒誕、意識流及魔幻現實的先河,對後續作家有啟示的作用。

 

我們每一個人在某個時刻也和K一樣,有著對力量懸殊的強權無可奈何的狀態,一次次地抗爭,一次次在官老爺的重重說辭和障礙裏前行,我們最終看到那個城堡的入口了嗎?你說。

 

下午終於把全書聽完了(請原諒我日益昏花的雙眼吧)。第18K先通過和弗麗達的談話討論了愛情。卡夫卡筆下的愛情絕不是一些人沉迷的偶像劇,而是哲學性的討論。我不用探討這一詞,是因為我覺得卡夫卡或者K的眼中,已經將情欲、靈魂的需求、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女人的溫情、社會背景影響下利益的權衡等等,這些愛情概念下的內涵與外延的方方麵麵,已經明察秋毫了,至少K自己是這麽認為的。

 

K進入比爾格房間之後,通過和一個官員在睡房裏的談話,K認為自己取得了成功(這也符合他以前預設的所謂自由自在的談話的效果)。然而當K回到現實中還是沉入了始終被壓抑的狀況。

 

1920章通過佩碧之口,分析了女人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手段,在權利地位的階梯上攀爬的。

 

小說沒有寫完,小說帶給讀者的思考也永遠無法停止了。作者將他想揭示探討的問題隱藏在虛構的故事背後,讓每個人找尋。

 

我必須更正前麵我所說的卡夫卡內心贏弱的話。一個這麽冷靜、耐心,擔負著所有的壓力,還依舊在人生路上苦苦探尋的人,內心是有著勇敢的力量的(當然每個人都有柔弱的時刻)。無論外界來自各方麵的壓力有多大,K或是卡夫卡並不是那個繳槍投降、坐以待斃的的那一個,他在疲憊中仍在堅持著前行。

 

我想是到了粗略讀完一遍,說all in all的時刻了。卡夫卡運用獨特的文學表達方式,通過主人公K想進入城堡的故事,在講述個人與權勢較量的同時,哲學性地探討了人生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比如人生困境、深層孤獨、愛情、地位的追求、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被馴化而又冷漠的大眾、心靈的自由等等。

 

卡夫卡是現代文學的鼻祖,地位永遠都在那裏,這是他生前無論如何沒有預料到的,他在41歲閉上雙眼前要求燒毀掉他所有的作品。

 

他說他是文學本身,毫無功利心地對文學和人生哲學性的思考,造就了卡夫卡。這位敏感、洞察力超強的卡夫卡,用筆下的文字,留給了世人一筆精神財富,值得尊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Wendy60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gy0724' 的評論 : 多謝閱讀和鼓勵。
lgy0724 回複 悄悄話 很久沒有留言的習慣了,特別登錄來留言。非常棒和精彩的讀後感。分析的也很難獨到,深刻。希望讀到更多你的讀後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