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世德堂本與李評丙本校勘的啟示
曹炳建
[內容摘要]《西遊記》世德堂本存世四套,分別是台灣世本、日光世本、天理世本和淺野世本;前三種世本和淺野世本雖然同屬世本係統,但又是兩個有著明顯差別的子係統。從現有材料看,很難確定前三種世本和淺野世本的先後關係。李評本成書於1607年至1613年之間,存世者有甲本、乙本、丙本的區別;其先後關係為:丙本—甲本—乙本。李評丙本的底本就是世本,更確切地說是台灣世本係統,但很可能也參考了淺野世本。
[關鍵詞]《西遊記》;世本、李評本
世德堂本和李評本,是現存《西遊記》繁本係統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版本。日本學者太田辰夫先生將現存李評本分為甲本、乙本和丙本。日本學者上原究一先生經過進一步研究認定,在李評本係統中,丙本刊刻最早也最接近世德堂本,甲本和乙本都是丙本的後刻本[1]。這種結論無疑是正確的。但是,關於李評本和世德堂本的關係,過去學者大多理所當然地認為,李評本出自於世德堂本,從來沒有人懷疑這種觀點的真實性。筆者這次對世德堂本和李評丙本加以校勘,主要目的就是想弄清楚李評本究竟是否出自於世德堂本。
就目前掌握的材料來看,明代的《西遊記》版本還是相當多的。在世德堂本之前的《西遊記》版本,似乎應該有孫緒所見本、耿定向所聞本、詞話本、吳承恩稿本、盛於斯所讀本、周邸九十九回抄本、周邸百回刊本、前世本等,或者還可能有魯府本、登州府本等[2]。
世德堂本刊出之後,出現的《西遊記》版本也有不少。當今大陸學者談到的世本,一般說來指的都是台灣世本。這個版本的卷九、卷十、卷十九、卷二十題“金陵榮壽堂梓行”;卷十六又題“書林熊雲濱重鍥”;其它各卷則均題“金陵世德堂梓行”。除了台灣世本之外,日本還保存有三部世德堂本:一部藏於日本日光山慈眼堂,可簡稱為日光世本;第二部藏於日本天理圖書館,可簡稱為天理世本;第三部藏於日本淺野圖書館,可簡稱為淺野世本。就筆者看來,世德堂本原刊本是世德堂和榮壽堂共同出資刊刻的;此後不知什麽原因,板片歸熊雲濱,其中台灣世本是熊雲濱的補刻重印本,天理世本是熊雲濱的補修重印本[3]。
另外,熊雲濱似乎也單獨刊刻過《西遊記》。黃肅秋先生說過,自己曾親眼見過阿英收藏的熊雲濱重鍥《西遊記》的殘本,並用這個本子“和世本對校”過[4],證明這個本子是確實存在的。據黃肅秋先生介紹,熊雲濱重鍥本的殘本,為八十一回至八十五回,前缺六頁,自七頁起至五十九頁止,附圖八幅。可見阿英收藏的這個殘本應是第十七卷。但是在台灣世本中,第十六卷題為“書林熊雲濱重鍥”,但第十七卷卻題為“金陵世德堂梓行”。可見,熊雲濱的確重新刊刻過《西遊記》。
此外,在李評本成書之前,流傳的百回版本還有唐僧本和楊閩齋本,但由於這兩種版本都是百回本的刪節本,和李評本關係不大,故略而不論。
顯然,在李評本成書之前,當時社會所流傳的《西遊記》的版本還是相當多的。在這種情況下,說李評本一定是出自於世德堂本,便覺證據不足。退一步說,縱然李評本是世德堂本的子版本,它又是以哪種世德堂本為底本,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目前能夠說明李評本出自世德堂本的證據,似乎主要有三點:
一是世德堂本刊刻要早於李評本。世德堂本刊刻於萬曆二十年(1592),這已經成為學界共識,不需贅言。但關於李評本的成書時間,學界卻是未加深究。孫楷第先生在談到李評本的時候,也隻是針對李評甲本中的內閣李本,認為內閣李本“五行山下定心猿”一幅插圖中,“岩石上有細字四,曰‘劉君裕刻’(實當為‘君裕劉刻’——引者注),則昌啟時刻書也”[5]。其後學者大多祖述孫楷第的觀點。但是書刻於“昌啟時”,並不能說明李評本就是昌啟年間成書。
關於李評本的成書年代,其實從明人錢希言《戲瑕》中的一段話即可看出來。《戲瑕》卷三《贗籍》中寫道:
比來盛行溫陵李贄書,則有梁溪人葉陽開名晝者,刻畫摹仿,次第勒成,托於溫陵之名以行。往袁小選中郎嚐為餘稱李氏《藏書》、《焚書》、《初潭集》、《批點北西廂》四部,即中郎所見者亦止此而已。數年前,溫陵事敗,當路命毀其籍,吳中鋟藏書板並廢。近年始複大行,於是有李宏父批點《水滸傳》、《三國誌》、《西遊記》、《紅拂》、《明珠》、《玉合》數種傳奇,及《皇明英烈傳》,並出葉筆,何關於李?[6]
這裏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錢希言明確指出,題名為“李卓吾批評”的戲曲、小說評點本,在李卓吾生前並未流行,而是“近年”才出現的。李卓吾於萬曆三十年(1602)閏二月被捕入獄,隔月在獄中自殺,其著作亦旋被禁止流行。由此可知,《西遊記》李評本的成書,其上限當為萬曆三十年(1602)。至於李評本成書的下限,《戲瑕》卷首有錢希言所作《自敘》,末題“萬曆癸醜八月朔”,可見《戲瑕》成書於萬曆四十一年。由此而論,則《西遊記》李評本成書的下限當為萬曆四十一年(1613)。再從文中“數年前,溫陵事敗,當路命毀其籍,吳中鋟藏書板並廢。近年始複大行”幾句話來看,李贄剛去世的幾年間是不可能有人敢於托其名評點《西遊記》的。如果我們將李贄去世到錢希言撰寫《戲瑕》的《自敘》的時間折半,則李評本當成書於1607年至1613年之間。
這也就是說,從世德堂刊刻到李評本成書,中間經曆了大約十五到二十一年。但是,這種時間差其實並不能說明李評本就一定出自世德堂本。因為當時有著太多的《西遊記》版本可供李評本選擇。
二是李評本的大部分插圖,都和世德堂本有著驚人的一致性。關於這一點,磯部彰、上原究一等學者早有論述。筆者循其所述,經過查考證明,世德堂本每回兩幅插圖,但其中第三、十八、九十四、九十九回隻有一幅插圖,而第九十八回卻有三幅插圖,故全書共有插圖一百九十七幅。李評丙本全書亦每回兩幅插圖,全存,共二百幅插圖。除了世德堂本所無的插圖外,李評丙本從第一回到第九十一回的大部分插圖,都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於世德堂本的插圖,隻不過接近的程度不同而已。其中李評丙本有些插圖畫麵內容和世德堂的畫麵內容完全相似,隻不過將世本的兩麵插圖合為一麵而稍加改變而已;有些插圖畫麵內容則改動幅度較大,包括人物和背景都有變化。但是不論李評本的插圖變化多少,其和世德堂本的插圖意境相同則是清清楚楚的。其中隻有第六回第一幅圖“觀音赴會”、第四十二回第一幅圖“大聖至南海請菩薩”、第四十五回第二幅圖“車遲國猴王祈雨澤”、第四十八回第一幅圖“陳老莊靈感廟祭賽”的上半部分、第五十六回第一幅圖“孫行者路旁誅草寇”、第七十二回第二幅圖“濯垢池裏八戒忘形”等少數幾幅圖畫,李評丙本和世德堂本完全不同。
世德堂本第七十六回插圖
李評丙本第七十六回插圖
李評丙本不僅在插圖上接近世德堂本,在插圖的題名上二者也大多相同或者相近。如其中第六十九回第二幅插圖,講述的是朱紫國降妖的故事,其中世德堂本題名為“紫朱王席上論妖邪”,“紫朱”顯然為“朱紫”之誤,但李評本竟然和世德堂本完全一樣。再如第七十七回第一幅插圖,世德堂本題名為“獅駝成群魔欺本性”,其中“成”字顯然是“城”字之誤,而李評本竟然出現一模一樣的錯誤。
但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李評丙本自第九十一回第二幅插圖起,除其中第九十五回第二幅插圖基本同於世本同回的第一幅插圖,第九十九回的第一幅插圖亦可看出接近於世本同回插圖外,其餘插圖竟然全都和世德堂本不同。不僅如此,李評丙本這些插圖的題名,大都和《西遊記》同回的回目相同,而與此前接近世德堂本的自擬題名有明顯的區別。筆者認為,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可能是因為李評丙本九十一回之後的插圖原版木大多遺失或者損毀,僅僅遺留下來兩塊,於是現存李評丙本在重印的時候,不得不重新繪製插圖並雕刻版木,才出現了上述情況。
既然李評丙本大部分插圖都和世德堂本有其一致性,那麽,這應該是李評丙本出自於世德堂本的鐵證。但是,不得不提出的一點疑問卻是,世德堂本的插圖是不是世德堂本所獨有的。也有可能世德堂本的插圖,本身就是繼承前代版本而來的。如果事情真是這樣,那麽,李評丙本的插圖,也有可能是繼承前代版本而來。因此,我們要真正證明李評丙本的底本是世德堂本,就需要證明世本的插圖的確為世本所獨有,但目前還地法做到這一點。
三是從正文文字的對比來看,李評丙本和世德堂本更接近。上原究一先生曾經校勘了台灣世本和李評甲本、乙本、丙本,並且公布了其中第十四回的校勘結果,證明相對於甲本和乙本來說,李評丙本和世德堂本在文字上有更多的一致性。但是這並不能證明,李評丙本就是出自於世德堂本。
由於時間的關係,筆者未能全麵校勘世本和李評丙本,僅僅在上原究一先生校勘其中第十四回的基礎上,進一步校勘了第四、二十四、三十四、四十四等帶有“四”字的九回,再加上原先生已經公開的第十四回,共得異文326條。
從校勘結果來看,世本和李評丙本的異文表現為六種情況:
校勘情況 |
世本有誤 |
李本有誤 |
世本較好 |
李本較好 |
二者皆可 |
其它 |
總計 |
合計 |
109 |
51 |
38 |
13 |
109 |
6 |
326 |
百分比 |
33 |
16 |
12 |
4 |
33 |
2 |
|
上表除“其它”一種可以忽略不計外,其它五種情況又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李評丙本優於世本者。這包括異文中“世本有誤”的共109條,占全部異文條目的33%;異文中“李本較好“的共13條,占全部異文條目的4%。綜合二者可知,李評丙本優於世本者約占全部異文條目的37%。
第二類是李評丙本劣於世本者。這包括異文中“李本有誤”的共51條,占全部異文條目的16%;異文中“世本較好”的共38條,占全部異文條目的12%。綜合二者可知,李評丙本劣於世本者約占全部異文條目的28%。
第三類是“二者皆可”的,占全部異文的33%。
通過這三類的對比可見,李評丙本優於世本者相比較李評丙本劣於世本者,高出九個百分點。可見,李評丙本從總體麵貌上來看,是優於世德堂本的。但是很遺憾的是,通過這些異文,卻很難判斷李評丙本究竟是不是以世本為底本的。
但是,在校勘過程中,我們卻發現一例世本和李評丙本錯誤得完全一樣的例證,可以說明李評丙本是根據世本刊刻的。這個例證見於世本的第九十四回。這一回寫玉華國國王分別請唐僧和其三個徒弟在宮中華夷閣和留春亭飲宴,唐僧在華夷閣見到“壁上掛著四麵金屏,屏上畫著春夏秋冬四景,皆有題詠”,便“依韻各和一首”。下麵按照世德堂本一行二十四字的版式,是這樣的:
國王見和大喜稱唱道好個袖手高歌倚翠欄遂命教坊司以
新詩奏樂盡日而散行者三人在留春亭亦盡受用各飲了幾
杯也都有些酣意正欲去尋長老隻見長老已同國王一閣八
戒呆性發作應聲叫道好快活好自在今日也受用這下日了
卻該趁飽兒睡覺去也
我們注意其中第三行“隻見長老已同國王一閣”一句,明顯不通;再看下一行“今日也受用這下日”,更是讓人不知所雲。仔細辨認可知,原來第三行的“一”字和第四行的“下”字,發生了串行現象。顯然,世本在刊刻的時候,刻至第三行時看錯了行,將“下”字刻成了下一行的“一”字;刻到第四行發現了錯誤,於是便將錯就錯,將第四行的“一”字刻成了“下”字,以致造成文意不通。世本這個錯誤,決不應該是繼承前代版本而來的,而是世本獨有的錯誤。這種錯誤在李評丙本中同樣存在,隻是由於李評丙本每行二十二個字,所以錯誤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國王見和大喜稱唱道好個袖手高歌倚翠欄遂命教坊
司以新詩奏樂盡日而散行者三人在留春亭亦盡受用
各飲了幾杯也都有些酣意正欲去尋長老隻見長老已
同國王一閣八戒呆性發作應聲叫道好快活好自在今
日也受用這下日了卻該趁飽兒睡覺去也
世德堂本第九十四回書影 李評丙本第九十四回書影
李評丙本完全繼承了世德堂本的錯誤,隻是造成錯誤的兩個字“一”和“下”,已經不再左右相鄰。這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李評丙本的《西遊記》原文,就是以世德堂本為底本並改正部分錯字而成的。
在其它回裏,還有一例也很能說明問題。世本第十三回寫到唐僧的兩位從者被妖怪吃掉,得太白金星救出,獨自走在雙叉嶺上。此處有一首詩描寫雙叉嶺上唐僧遇到的困難。其中最後兩句是:“那長老戰兢兢心不寧,這馬兒力怯怯蹄難舉。”其中“那長老”和“這馬兒”數字,都是以雙行小字的形式刻寫。查李評丙本相應之處,竟然與世本完全一樣。然李評丙本在全書的詩詞曲賦刊刻中,卻很少使用雙行小字。這充分說明,李評丙本就是根據世本為底本刊刻而成的。
世德堂本第十三回書影 李評本第十三回書影
筆者校勘世本與李評丙本,本意是懷疑李評丙本並非出自於世本,但事實證明自己的懷疑是錯誤的。不過,能證明李評本的確是出自於世德堂本,也算是校勘的收獲吧!
那麽,李評本的底本究竟是根據哪一種世本校訂而成的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先要對現存世本的兩個係統略加介紹。
如前所述,世本保存至今的有四部,分別是台灣世本、日光世本、天理世本和淺野世本。這四部世本,前三種為一個係統,淺野世本為另一個係統。
過去中國大陸和台灣學者對台灣世本比較熟悉,對淺野世本則相對陌生。據上原究一先生介紹淺野世本說:
本書也是江戶時代一個大名家舊藏的,即廣島藩(今廣島縣)淺野家的舊藏書。1926年11月,廣島藩最後一位大名淺野長勳(1842-1937)設立了淺野圖書館。1931年10月,他把淺野圖書館捐贈給廣島市,淺野家曆代傳下來的藏書以“淺野文庫”之名一同捐出。……1974年淺野圖書館改名為廣島市立中央圖書館。[7]
淺野世本今天保存下來的,隻有後五十回,即從第五十一回至一百回。筆者由上原究一先生幫忙,得以將淺野世本全文複製下來。
從基本麵貌上看,淺野世本和台灣、日光、天理三種世本似乎並無大的區別,甚至每頁的起訖和不少字體,都有一致性。但是二者卻也有諸多不一致之處。上原先生介紹說:
淺野世本共九十九幅插圖,數量和圖樣跟故宮世本(即台灣世本——引者)、日光世本卷一一到二〇相同,但全跟故宮、日光、天理世本異版。且異版不限於插圖,淺野世本的麵貌雖然跟其它三部世本非常相似,但仔細驗看,可知該本全葉均與其它三部世本異版。故現存“世德堂本”實有兩種。[8]
筆者為此校勘了淺野世本與台灣世本,並同時與李評丙本進行校勘,除卻個別字跡不清晰和缺頁以及用字習慣不同等情況外,校勘結果如下(表中“回-頁-行”一欄是根據李評丙本):
回-頁-行 |
台灣世本 |
淺野世本 |
李評丙本 |
54-1B-8 |
不是悟能施配相 |
不是悟能施醜相 |
不是悟能施醜相 |
54-2B-4 |
我等乃東王大唐王駕下欽差 |
我等乃東土大唐王駕下欽差 |
我等乃東土大唐王駕下欽差 |
54-6A-2 |
歡天喜地回奏女王不題 |
歡天喜地回奏女主不題 |
歡天喜地回奏女主不題 |
54-10A-3 |
這個弄不成!這個弄不成!吃了喜酒進親才是 |
這個弄不成!這不弄不成!吃了喜酒進親才是 |
這個弄不成!這個弄不成!吃了喜酒進親才是 |
54-10A-5 |
一個個回至駕邊道:“王公 |
一個個回至駕邊道:“主公 |
一個個回至駕邊道:“主公 |
54-10A-9 |
他生得食腸寬大,一生要圖口肥 |
他生得食腸寬大,一生要圖口腹 |
他生得食腸寬大,一生要圖口肥 |
54-10B-9
|
風飄仙樂下樓台,閶闔中間翠輦來 |
風飄仙樂下樓台,中間翠輦來 |
風飄仙樂下樓台,閶闔中間翠輦來 |
54-11B-2 |
糖糕、摩茹、香蕈、筍芽 |
糖糕、摩菇、香蕈、筍芽 |
糖糕、摩姑、香蕈、筍芽 |
64-1A-2 |
荊棘嶺悟能努力 |
荊棘領悟能努力 |
荊棘嶺悟能努力 |
64-1B-5 |
正是時序易遷,又蚤冬殘春至 |
止是時序易遷,又蚤冬殘春至 |
正是時序易遷,又早冬殘春至 |
64-1B-10 |
八戒道:“不打緊,等我使出鈀柴手來 |
八戒道:“不得緊,等我使出鈀柴手來 |
八戒道:“不打緊,等我使出鈀柴手來 |
64-3A-9 |
三藏忻然下馬,道:“徒弟嗬,累了你也 |
三藏忻然下馬,道:“徒弟,獨累了你也 |
三藏忻然下馬,道:“徒弟嗬,累了你也 |
64-3B-2 |
又行了一日一夜 |
都行了一日一夜 |
又行了一日一夜 |
64-3B-5 |
有鬆柏凝青,桃梅鬥麗 |
有鬆柏青,桃梅鬥麗 |
有鬆柏凝青,桃梅鬥麗 |
64-4A-2 |
後跟著一個青臉尞牙、紅須赤身鬼使 |
後跟著一個青臉獠牙、紅須赤身鬼使 |
後跟著一個青臉膫牙、紅須赤身鬼使 |
64-4B-10 |
朦朧月上窗沙 |
朦朧月上窗紗 |
朦朧月上窗紗 |
64-10B-4 |
幸勿哂,詩曰 |
幸勿哂焉,詩曰 |
幸勿哂,曰 |
64-13A-5 |
憑他們怎麽胡談亂講 |
憑他□怎麽胡談亂講 |
憑他們怎麽胡談亂講 |
70- |
方才令我來奉請。 |
方才命我來奉請 |
方才命我來奉請 |
74-3A-7 |
大聖之言,忍不住嗬嗬大笑 |
大聖聞言,忍不住嗬嗬大笑 |
大聖聞言,忍不住嗬嗬大笑 |
74-3B-8 |
行者道:你待待看 |
行者道:你猜猜看 |
行者道:你猜猜看 |
74-3B-10 |
你即莫怪 |
你卻莫怪 |
你即莫怪 |
74-8A-3 |
隻是要我們著意留心 |
隻是要我側著意留心 |
隻是要我們著意留心 |
84-3A-2 |
七點皎星昭碧漢 |
七點皎星明碧漢 |
七點皎星照碧漢 |
84-5B-1 |
不要打花,且幹正事!端的何知 |
不要打花,且幹正事!端的何如 |
不要打花,且幹正事!端的何如 |
84-6B-2 |
隻聽得裏邊叫哩 |
隻聽得裏邊二哩 |
隻聽得裏邊叫哩 |
84-6B-5 |
有,有,有!的官人們上樓 |
有,有,有!請官人們上樓 |
有,有,有!請官人們上樓 |
84-6B-8 |
映月光齊齊坐下 |
映月光各各坐下 |
映月光齊齊坐下 |
84-7A-1 |
站著傍道問道 |
站著傍邊問道 |
站著傍邊問道 |
94-3A-3 |
失手打破玻璃盞,貶在流沙河 |
失手打破玻璃盞,敗在流沙河 |
失手打破玻璃盞,貶在流沙河 |
94-6B-8 |
無計可奈,隻得勉強隨喜 |
無計可奈,得勉強隨喜 |
無計可奈,隻得勉強隨喜 |
94-8A-6 |
正欲去尋長老,隻見長老已同國王一閣 |
正欲去尋長老,隻見長老已同國王下閣 |
正欲去尋長老,隻見長老已同國王一閣 |
94-8A-7 |
今日也受用這下日了 |
今日也受用這一日了 |
今日也受用這下日了 |
通過上表,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三點結論:
一、淺野世本和台灣世本的確有著諸多的不同。如果將淺野世本與台灣世本後五十回全部對校,相信發現的不同會更多。這說明,淺野世本和台灣世本雖然同為世德堂係統的版本,但二者還是有著一定的區別的,二者分屬兩個子係統。
二、仔細查看以上諸例證中的異文,除卻最後兩條為我們前麵所說的台灣世本串行的錯誤外,共得三十處異文。再扣除其中兩者皆可的例句和不可確定對錯的例句,餘下二十五處異文,屬於台灣世本正確的例句有十二例,屬於淺野世本正確的例句十三例,幾乎各占一半。因此,單純從校勘來看,很難確定台灣世本和淺野世本的先後關係。要確定淺野世本和台灣世本的關係,恐怕還需要更多的校勘材料和其它版本材料的支撐。
三、表麵上看,李評丙本似乎既不是完全繼承了台灣世本,也不是完全繼承了淺野世本,而是擇善而從。但如果仔細品味可以看出,其繼承台灣世本的成分要大於對淺野世本的繼承。如其中“64-4A-2”一條,如果李評丙本繼承了淺野世本,其中“青臉膫牙”的“膫”字便應該像淺野世本一樣寫作“獠”字。再如“74-3B-10”一例,淺野世本已經改正了台灣世本的錯誤,但李評丙本卻並未隨之改正,而是仍然使用“你即莫怪”。特別是最後兩例,也是淺野世本已經改正了台灣世本的錯誤,但是李評丙本卻反而繼承了台灣世本的錯誤。因此,筆者更傾向於這樣的界定:李評丙本主要是繼承著台灣世本而來的,但是可能也參考了淺野世本。
總之,通過對台灣世本、淺野世本和李評丙本的校勘,筆者認為:台灣世本和淺野世本雖然同屬世德堂本係統,但又是兩個有著明顯差別的子係統;李評丙本的底本就是世德堂本,更確切地說是台灣世本係統,但很可能也參考了淺野世本。由於時間的關係,筆者對台灣世本、淺野世本和李評丙本的校勘,還僅限於帶有“四”字的十回;再加上本文成文比較倉促,其中錯誤之處,還望學者批評指正。
[1] 上原究一:《關於〈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的版本問題》,周文業主編《中國古代小說、戲曲文獻與數字化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8月14日北京紫玉飯店。
[2] 參看拙作《〈西遊記〉佚本探考》,《明清小說研究》2011年第2期。
[3] 參看拙作《〈西遊記〉世德堂本研究二題》,《東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4] 黃肅秋:《論“西遊記”的第九回問題》,《文學書刊介紹》1954年第8期;又見於作家出版社編輯部編《西遊記研究論文集》,第172頁。
[5] 孫楷第《日本東京所見小說書目》,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77頁。
[6] [明]錢希言《戲瑕》卷三“贗籍”,《叢書集成初編》,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第2945冊第52頁。
[7] 上原究一:《世德堂本〈西遊記〉傳本考述》,《文學遺產》2010年第4期。
[8]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