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牛魔王的坐騎叫什麽名字
曹炳建
《西遊記》中不少妖怪都是神佛的坐騎。作為妖怪卻又有自己的坐騎的藝術形象,隻有一個牛魔王。當我們問起牛魔王的坐騎叫什麽名字時,恐怕不少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辟水金睛獸”或“避水金睛獸”,這其實是錯誤的。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璧水金睛獸”。
查《西遊記》現存最早的版本世德堂本,牛魔王的坐騎全名共出現六次。其中第六十回出現四次,兩次寫作“璧水金睛獸”,兩次寫作“璧水金精獸”;第六十一回出現兩次,一次寫作“壁水金精獸”,一次寫作“壁水金睛獸”。顯然,其中的“壁水”,是“璧水”之誤。第六十回求借芭蕉扇時,孫悟空就對牛魔王說:“望兄長開天地之心,同小弟到大嫂處一行,千萬借扇搧滅火焰,保得唐僧過山,即時完璧。”這裏“完璧”的“璧”字,世德堂本就刻作“壁”字。至於是應該用“金睛”還是用“金精”,因世本第六十回又有五處寫到牛魔王坐騎的簡名,都是寫作“金睛獸”,故當以“金睛”為正確。
實際上,明代另一版本《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此本分甲、乙、丙本,丙本最早,甲本次之,乙本最後),其中李丙本已經改變了世本對牛魔王坐騎稱呼紛亂的現象,而統一為“璧水金睛獸”;但是在甲本和乙本中,可能由於刊刻或版麵不夠清晰的原因,卻又出現“壁”與“璧”混用的現象。後來到了清代版本《西遊證道書》,又將牛魔王的坐騎統一寫作“壁水金睛獸”。其後的《西遊真詮》,則又恢複了世德堂本的紛亂狀態,時而寫作“璧水”,時而寫作“壁水”。
把牛魔王的坐騎寫作“辟水金睛獸”,始於清代繁本《新說西遊記》(簡稱新說本)。此版本凡涉及牛魔王的坐騎,均作“辟水金睛獸”或“金睛獸”。此後民國時期用新式標點排印《西遊記》,但所根據的版本多是新說本,所以也都承襲了新說本而作“辟水”。受其影響,解放以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西遊記》,也承襲了“辟水”的訛誤。至於新時期以來全國各大小出版社出版的《西遊記》,雖然多聲稱其所根據的底本為世德堂本,卻很少真正認真地去按照世德堂本進行校勘,所以幾無例外都又承襲了人文本的訛誤,不能不讓人為之慨歎!直到2014年,李天飛先生新校注的《西遊記》(中華書局出版),才將“辟水”恢複為“璧水”,卻又由於一時疏忽,仍然在第六十回留下了一處“辟水”的訛誤。
“璧水”是古代對太學的稱呼,後來也稱讀書講學之處為“璧水”。《夢粱錄·學校》記載說:“古者天子有學,謂之‘成均’,又謂之‘上庠’,亦謂之‘璧水’,所以養育作成天下之士類,非州縣學比也。” 南朝梁何遜《七召·治化》說:“璧水道庠序之風,石渠啟珪璋之盛。”宋人陳亮《謝留丞相啟》:“十年璧水,一幾明窗。”宋人姚勉《沁園春•送友人補太學》:“從今去,願徑遊璧水,直上蘭台。”明人湯顯祖《答錢嶽陽督學》:“爰登璧水之台,起於飛而振鷺。”明人鄭鐸《送董叔平膺貢之京》:“金門有日射三策,璧水暫時披五經。”可見“璧水”一詞在古代運用相當廣泛。
當然,將“璧水”寫作“辟水”,也並不是完全錯誤。因為古代“辟”字和“璧”字相通。如古代太學還有另外一個稱呼,即“辟雍”。《禮記·王製》曰:“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 諸侯曰宮。”這裏的“辟”,即通“璧”。《韓詩》曰:“辟雍者,天子之學,圓如璧,雍之以水示圓。言辟,取辟有德。不言辟水言辟雍者,取其雍和也。”所以古代典籍中用“辟雍”以指太學時,多寫作“辟”;用“璧水”以指太學時,多寫作“璧”。因此,從訓詁學的意義上來說,將“璧水”寫作“辟水”,似乎亦可說得通。但從版本校勘學的意義上來說,既然現存最早的版本世德堂本作“璧水”,並且古代亦多用“璧水”而少用“辟水”,那麽,便當以“璧水”為準。至於將牛魔王的坐騎稱作“避水金睛獸”,那就完全是以訛傳訛了。
作者這裏將牛魔王的坐騎稱作“璧水金睛獸”,可能暗含諷刺之意。吳承恩雖然長期在南京國子監讀書,但他對當時士子們的所作所為頗不以為然,稱其“手談眼語,譸張萬端,蠅營鼠窺,射利如蜮”,就像“市井”中的“駔儈”一樣(吳承恩:《賀學博未齋陶師膺獎序》)。在《西遊記》中,作者調侃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觀音菩薩、如來佛,調侃唐僧、豬八戒,甚至對他筆下最心愛的人物孫悟空,有時也忍不住調侃一番,不時讓其露出猴子的尾巴和紅屁股,那麽,他把牛魔王的坐騎稱為“璧水金睛獸,借機調侃一下那些太學的師生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