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77)
2020 (69)
2021 (110)
2022 (117)
2023 (112)
2024 (100)
五月是美國“亞太裔傳統月”,宣傳亞太文化和亞太後裔對美國的貢獻。上周介紹了一位出眾的華裔女科學家。今天來介紹一位鮮為人知的華裔攝影師。
這位攝影師叫Michael Jang,說他是“新秀”會有些誤導,因為他今年已經74歲了。他的上萬張攝影作品在家裏存放了二三十年,最近十幾年大眾才開始有機會看到。疫情以後,他的攝影藝術有獨特發展,得到藝術界的高度評價。
Michael Jang1951年出生在加州一個華人家庭,父親喜歡照相,讓他從小對攝影產生了興趣。上大學選修攝影,從學校借了一台萊卡相機,走街串巷,拍照眾生百態。跳上公車,沿路隨拍。他看到明星大聚會,記者們簇擁在門口等著搶鏡頭,心想,進去照不是更好嗎?於是,他用自己的攝影技術,給自己偽造入場證,拍到眾多明星飲酒作樂的場麵,還有加州州長裏根,有一次還被人趕出會場。除此之外,他的家人都是他攝影的對象,隨時隨地,不拘場合。他的攝影特點是抓拍生活一瞬間。
他大學畢業時為自己舉辦了一個攝影展,觀眾的反應讓他有些失落。以後他當了一名自由職業者,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攝影生涯,可以說小有名氣,曾為一些明星們拍照特寫鏡頭。然而在70年代,一個年輕華人要進一步在攝影界出人頭地很難。他繼續當他的街頭攝影師,作品卻放在家裏,堆積成山,束之高閣。
就這樣過去了20多年。2002年,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征收藝術作品,Michael Jang從上萬張封塵已久的照片中挑出一些,送交給博物館。博物館發現他的照片與眾不同,記錄了七八十年代的美國社會,犄角旮旯裏普通人的生活,特別是華人家庭,視角獨特,生活氣息濃厚,有非同小可的曆史價值,而且數量之大,不可多得。有人說,外星人要是想知道地球人是怎麽生活的,看看Michael Jang的照片就可以了。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索取了Michael Jang的更多作品,豐富了博物館內容,給他舉辦攝影展,他也慢慢開始為人所知。2019年,McEvoy基金會為他舉辦了專場攝影展覽“Michael Jang’s California”,開拓了他成功知名之路。疫情更是為他提供了廣闊天地。疫情開始,川普的言論造成社會上一股仇華的風氣,他積極參與反對仇視華人的各項活動,用攝影給華人鼓氣。為了提升華人文化,他把自己的攝影作品搬到街頭,在中國城附近到處張貼,形成別具一格的街頭藝術。他的藝術風格很像Andy Warhol,現代派,抽象,又不脫離實際,還要加上一點塗鴉藝術,獨樹一幟。目前,他的許多攝影作品被多家博物館和藝術中心永久收藏,包括華盛頓藝術博物館。
Michael Jang大器晚成,上網搜索可以看到他的作品,看PBS為他製作的專題采訪節目“Who is Michael 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