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張欺世盜名的明信片

(2025-02-19 07:35:21) 下一個

2021年5月24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主題展覽“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展出了眾多科學家們的工作和生活照片、研究成果、入黨申請書等實物。《北京日報》5月28日作如下報道:

2021年524日,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圍繞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偉大指引,以科學家精神內涵為框架,借由260餘張圖片、190件(套)實物和11個多媒體影像,帶領參觀者穿越時間長河,走近180餘位科學家投身科學救國、科技報國的曆史故事。

此次展覽上,一張20世紀50年代歸國留學生簽字明信片首次展出,吸引不少觀眾駐足。陸婉珍、周卜頤、許碧端……”細細查看,小小的明信片上,落著20多個蒼勁有力的簽名,仿佛在訴說著新中國成立初期,留學生毅然選擇回國,投身各領域開辟和建設的堅定之情。

這張明信片是美國總統號郵輪的明信片,50年代從美國回國的老海歸大部分都是乘坐“克利夫蘭總統號”或“威爾遜總統號”。明信片看上去有年月了,給人的印象是當年同船回國的留學生們在船上簽名留念。然而蹊蹺很多,令人懷疑這張明信片的真相。

首先,明信片上的幾個名字的確是老海歸,但是回國時間不同。王宏儒1949年回國;蔡梅雪、周卜頤1950年回國;陸婉珍、郝日英1955年回國;杜振穎1957年回國。陸婉珍和丈夫閔恩澤,郝日英和丈夫席克正一同回國,可是明信片上沒有丈夫的名字。如果“蕭”字下麵是“倫”,這個人就是肖倫,1955年與錢學森同船回國。所以這張明信片可以肯定不是在船上的簽名留念。

其次,簽字的頭兩個人陸家駒和王原真夫婦曾在紐約讀書,但並沒有回國,而是留在了香港(也有可能回國後不久又去了香港)。右上方的謝詩豪沒有回國,在馬裏蘭包依州立大學任經濟學教授,多次回國探親講學,還曾為美國外交官培訓中文。右下方的程廣祿也沒有回國,在密蘇裏州立大學任化學教授。中間的周乃文,母親是美國出生的混血華裔,一直在美國任機械工程師。在“黨領導下的科學家”展覽中展示他們的名字,把他們說成“毅然選擇回國”的留學生,是實實在在的欺世盜名。

除了以上有據可查的幾個人,許碧端、高大綱、葉安娜,孫月美、區東、胡式等人都查不到任何留學和回國的信息。還有辨認不清的名字,試圖在回國留學生名單中尋找,都對不上號。按照報道,他們也都是“毅然選擇回國”的留學生。

找不到回國信息,並不一定是沒有回國,多少人踏上了神州大地便消聲滅跡了。回國後還用英文簽名,就不符合國情了。從時間上看,因為杜振穎是1957年回國的,所以簽名應該是1957年以後。從字體上看,基本上是繁體字,所以不會太晚於1957年。他們分散在全國各地以及美國,在那個年代聚到一起是不可能的。

個人猜測1:陸家駒在香港想念老友,在自己收藏的明信片上簽名後,寄給各地的老友,希望他們也簽名。明信片寄來寄去,還寄到了美國,所以有了謝詩豪、程廣祿、周乃文、Ruth Ho、Daisy T.T.Feng和Dzungwekyuen的簽字(Dzung是廣東話“陳”或“程”的舊式拚寫)。上麵查不到回國信息的人也都在美國,根本就沒回國。不過這裏也有疑點,很多名字似乎是用同一支筆寫的,很多名字的筆跡也相似。

個人猜測2:可能性不大,陸家駒七八十年代訪問大陸,回美旅遊,探親訪友,讓大家簽字留念。在美國的人用繁體字和英文簽名,很正常,可是在中國的人也用繁體字就有點時間錯位了。從名字的排列先後,也看不出是先訪問大陸,還是先回美旅遊。兩艘總統號郵輪1973年就賣給了香港巨商董建華,改名叫“東方特快”,還用總統號明信片簽名也有點牽強。陸家駒80年代確實是到美國看望過老朋友,像何炳棣、桑士聰等,可是明信片上沒有他們的名字。

個人猜測3:1950年,所有人還都在美國。陸家駒夫婦要走了,大家來歡送,倡議在明信片上簽名留念。可能性也不大,因為蔡梅雪在肯德基大學,周卜頤在哥倫比亞大學,陸婉珍在俄亥俄大學,郝日英在密西根大學等等,分散在美國各地。所有這些人,學曆、專業、出國時間都不同,他們是怎麽認識的,在哪兒相聚的,都是疑問。

個人猜測4:在以後的幾十年裏,老朋友出國訪問,回國探親,路過香港,拜訪陸家駒,簽名留念。可能性…

所以這張明信片的來曆很蹊蹺,背後一定有故事。在20多人當中,有記載“毅然選擇回國”的留學生隻有6人(若包括肖倫7人),這也符合“海外留學生四分之一回國”的統計。僅僅因為明信片上有陸婉珍,比較有名氣的老海歸,明信片就成了“黨領導下的科學家”展覽上的展品,誤導世人。《北京日報》似乎知道這張明信片是“偽證”,在報道中隻挑出三個人的名字“陸婉珍、周卜頤、許碧端……”並隻對陸婉珍一個人作了專題報道(挑出被打成右派的周卜頤和沒有任何回國信息的許碧端也沒有道理)。

中共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國家檢查委員會對這張明信片也有這樣的說明:首次展出的一張20世紀50年代歸國留學生簽字明信片,見證了這一共和國史上規模極大的歸國潮。這兩個公檢法機構,有權審核老海歸檔案,隻要稍微作一點功課,就不會鬧出這種莫名其妙的笑話。或許根本就是想瞞天過海,哄騙百姓。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