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77)
2020 (69)
2021 (110)
2022 (117)
2023 (112)
2024 (100)
2025 (6)
鼎泰豐,譽滿全球。1972年創業,以小籠包打天下。在美國開了十幾家分店,全世界150多分店。隻可惜我們華府還沒有。
1990年第一次去台北,朋友請吃信義路上的第一家鼎泰豐。店麵很小,裏麵很窄,我們在二樓就餐。以後每次去台北,都要去享受鼎泰豐皮薄汁多的小籠包,更是要去感受鼎泰豐的台灣情調。
後來,去台灣的陸客多起來,也慕名而去,幾家鼎泰豐外邊總是排長龍,所以多年沒去了。2017年,已經有預感,這是最後一次去台北了,就在夜裏跑到101那家,趕在打烊以前,沒有人排隊,又美美地餐了一頓。
一晃就是五年過去了。今年去西雅圖家庭團聚,安排了鼎泰豐。西雅圖有三家鼎泰豐,我們去的是華盛頓大學附近的那家,疫情期間一直關閉,今年夏天才重新開張。門口倒是沒有人排隊,但必須提前定位,而且得提前好幾天甚至一個星期,可見受歡迎程度。
可惜有些失望。
剛到店門口,看到“鼎泰豐”三個字,透過玻璃看到擀皮、包包子的師傅,倍感親切,和台灣沒有什麽兩樣。走進去,座無虛席,走一桌,來一桌,洋人麵孔比華人多。仔細看擀皮、包包子的師傅,都是amigo。兩個負責包的amigo好像是學徒,包一個往稱上約一個,不過很麻利,很準,看樣子快出徒了。
服務員不是華人,不會說中文。把我們帶到位子坐下,遞上菜單,一看全是英文。小菜小吃種類不多,沒有我喜歡的四喜烤麩,卻有歐美流行的的蔬菜如kale等。抬頭看,前方斜對麵是個酒吧,電視屏幕上正播放橄欖球賽。一瞬間覺得這不是鼎泰豐,缺少太多台灣元素,充其量是迎合美國人的美式鼎泰豐。
不管小菜和氛圍,關鍵是包子。有兩種,豬肉和蟹肉,我們都要了。
包子來了,還是挺傳統,不是一下子全上,而是一籠一籠地上。小心翼翼地把一個包子夾在湯匙上,輕輕一咬,有湯汁流出來,可是不多,沒有溢滿湯匙。用台灣鼎泰豐的標準衡量,這些小籠包都不及格。
海外鼎泰豐的經營方式不是麥當勞那樣的連鎖店。每家獨自經營,菜單和食品製作不是嚴格統一,所以質量也會有出入。也許其他鼎泰豐會比這家好些。要是給這家打分,綜合考慮,頂多隻給3分。
美國的鼎泰豐再好也趕不上本土的鼎泰豐。就算小籠包做的跟台灣的一樣好吃,少了那股台灣情調,就得扣分。不過退一步說,對我們華府人來說,從東岸飛到西岸,能在美國吃到鼎泰豐,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樓下提起都一處,7-8年前去吃,燒麥比鼎泰豐的差多了。態度也很差,要先交錢再上菜。中間加飲料也要先交錢。大概因為是國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