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隨筆(31)何寶民先生關注中學生閱讀
何寶民先生是河南人,1982年,他創建了中國第一份《中學生閱讀》,任主編。
我與何寶民主編相識於1983年暑假。
那年暑假,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在河南洛陽召開全國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第一次備課會。各省市教研室負責改革教材實驗的教研員,帶領本省市四所學校教材改革實驗班的執教老師,齊聚牡丹花城。
語文教育家、人教社副總編輯劉國正先生,在大會作關於語文教材改革的報告;人教社實驗教材特約編輯、語文特級教師章熊、北京市著名語文教師張必錕;上海市著名特級教師徐振維、鞍山市著名特級教師歐陽代娜等嘉賓到會講話。
人教社分編型教材初中《閱讀》和《作文·漢語》全體編輯,都到會,並分別報告了各人負責編輯的內容及教學建議。
人教社《課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長張定遠先生,是這次大會的秘書長。會前,他在該所的《試教資料》第五期,發表了我寫的《試教初步》。到洛陽見麵時對我說:“你那篇《試教初步》寫得好,後天在大會上再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做法吧!”
大會發言安排我在徐振維老師講話之後,我講完走下講台,徐老師握著我的手,表示祝賀說:“講得蠻好。”接著,就是何寶民先生走過來,握著我的手說:“我是河南省教委《中學生閱讀》編輯部的何寶民,今天晚上八點我去你的房間找你,我們要好好聊一聊。”
何主編非常守時,當晚八點,他來房間坐下後,首先比較詳細介紹了《中學生閱讀》,他說創刊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作者多是名家名師,目前已開欄目比較受學生歡迎。他性格直爽,直言當前困難很多,主要是河南以外地區定數太少。他希望我回湖北後,一是幫忙組稿,主要是學生的;二是積極宣傳,利用可能的機會向老師們介紹《中學生閱讀》,組織學生訂閱。
1984年11月,廣西桂林,全國語文教學改革研討會。我與何寶民主編再次相遇在遊漓江的船上。
(1984年11月,何主編與李培永在廣西桂林遊漓江的船上)
我們那條船上主要安排北京和上海的嘉賓,參加人教社語文教材改革的代表,還有各地語文雜誌和語文報刊的編輯。
上船不一會就在觀賞漓江兩岸風景的遊船頂層與何主編相遇了。
他告訴我,一年多來,《中學生閱讀》已經成功進入郵局國家刊物發行目錄,各地中學生和家長可以直接在郵局訂閱。這次盛會,他們來了很多人,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他聽說我已經到會了,但是實在是太忙了,沒有時間來找我。他感謝我一年多來對刊物的支持,希望以後繼續支持。他鼓勵我繼續努力抓好語文教材改革實驗,一定要與人教社的編輯、專家、學者保持密切聯係,多多向他們學習。他來不及聽我多說,就匆匆告別,他要利用今天這個大好時機,抓緊時間開展工作,去找朋友們約稿,隻有最好的作者提供優質文章,才能保證刊物的高質量。
1991年3月,何主編到北京人教社組稿,張定遠先生告訴他,5月到海南參加農墾中語會,讓他趕快與我聯係。他立即來信請我給他發邀請函,並提供參加這次會議的人數,他將在會議開始前按人數寄最近兩期的《中學生閱讀》給我。到時他將提前趕到海口,一起商量如何大力宣傳《中學生閱讀》,讓老師們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何主編到海南通什市(現在改名為五指山市)參加了農墾中語會,5月9日應邀在會上講了《高考閱讀試題應試技巧》。5月11日回到海口,特地到我執教的班上與學生見麵,並給學生講《提高閱讀能力和堅持課外練筆》。然後,讓我帶他去拜訪了省教研室主任、並與《海南教育》的幾位編輯見麵,交談關於教師如何培養中學生閱讀能力,教育刊物怎麽指導教師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回家的路上,何主編說:“培永啊,來海南開會好幾天了,會議餐餐餐都是魚肉蝦,吃膩了,好想去你家吃一碗清湯麵啊!”
我說:“您好不容易來一趟海口,請您吃清湯麵,怎麽好意思呢?”
他說:“老朋友了!我也不講客氣,我好想吃一碗清湯麵!您去廚房給我做吧!”
他在客廳與我的小女兒聊天。我的小女兒當時在我執教的班上讀高二。何主編一定要看看她的《課外練筆本》,他邊聊邊看,稱讚女兒的練筆文書寫工整,文筆流暢。他吃完清湯麵後,繼續與我女兒聊閱讀和寫作。女兒告訴他,從1982年《中學生閱讀》創刊以來,隻要編輯部的贈刊一寄到家,她是第一讀者。最後,何主編要女兒把他挑選的幾篇練筆文,不用修改了,直接抄下來,馬上交給他。
何主編的敬業精神感人至深,注意力總在他的事業視界,飯前飯後與我女兒聊天時發現了優秀練筆文,立即選了幾篇,讓我的女兒抄寫給他帶回去,為他的刊物“組稿”。
何主編熱情待人,交友甚廣,可謂“談笑有鴻儒”啊!我知道他與當時的語文高考命題人章熊、張建華兩位老師是好朋友,就請他給我們學校高三正在備考的師生來一場《漫談語文高考》。他欣然應允,說:“半小時後就去講吧!”
何主編從章熊先生1984年開創的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測試欄目的誕生,到形成“現代語文高考四大塊模式”(語文基礎知識,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作文)的全過程,強調現代文閱讀測試的重要性、考生應對策略和主要方法。重點突出,論點明確,舉例形象生動,師生聽後豁然開朗。
何先生主編的《中學生閱讀》,從創刊到如今越來越受中學師生歡迎,就是實至名歸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