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103)高考文言文備考之四

(2022-08-05 06:33:33) 下一個

教育隨筆(103)高考文言文備考之四

文言常識八    理層次

每一篇文章都在一個中心思想的統攝下包含著若幹個意思。每個意思都自成一個完整的部分,叫做段落。各個意思之間又互有意義上的連係,並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這種連係叫做脈絡。把文章的段落和脈絡理清楚,就叫做理層次。讀文言文必須把層次理清楚,才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的內容。

  •  

文言文和白話文不同,白話文是由作者自己分開段落的,文言文本來是不分段落的。我們讀到的劃分了段落的文言文都是後人整理時,憑著自己的理解劃分的。如果理解不同,所分的段落也就不同。段落分得正確,也就說明對文章是由哪幾個意思構成的有了正確的理解。所以讀文言文必須具有分段的能力。

分段的基本方法就是要辨明哪些句子合成一個意思。文言文中有一些語句對於辨明段落是有幫助的,主要有以下三種:

  •  

每段的開頭叫起筆。起筆有兩種情況,一種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如“予觀夫巴陵盛狀在洞庭一湖”(《嶽陽樓記》),與下文所寫洞庭景物為一段。一種是與上文的話意斷而不接,另起了一個話頭,如《馬說》在說到由於沒有伯樂,雖有名馬,也不以千裏稱,到這裏語意忽斷,下文卻忽然提出“馬之千裏者,一食或盡粟一石”,意思另開了一個頭,轉到“士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的問題上來。這兩種起筆,都可以作為分段的參考。

每段的結尾叫住筆。住筆往往有收束上文的作用。如“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論積貯疏》),是對上文“今背本而趨末”以下所述畜積傾竭種種情況的收束。又如“皆存想虛致,未必有其實也”(《訂鬼》)是對上文“病者困劇”以下所述種種病痛情況的收束。辨識哪是住筆,對分段是很有幫助的。

承接詞語

在上一段結束,下一段開始時,往往用起承接作用的詞語來表示兩段之間的關係,所以這些詞語也可以作為分段的參考。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醉翁亭記》)的“若夫”,即表示從上文的“山水之樂”轉到下文的四時和朝暮之樂。又如《垓下之圍》中“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項王乃複引兵而東”、“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這些句子裏的“於是”、“乃”都有承接上下文的作用,同時也是劃分段落的標誌。

2、發語詞、歎詞

文言文在一段的開頭多用發語詞或歎詞,如“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論積貯疏》)“夫”字開一段議論之首。又如“嗟夫,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滕王閣序》)“已矣乎,離形宇內複幾時?(《歸去來辭》)”“嗟夫”、“已矣乎”皆開一段抒情之首。所以發語詞和歎詞可以用作分段的參考。

尋脈絡

文章的脈絡就是文章的思路及其展開的方式。葉聖陶說:“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因而要經過一番探究才能發現。隻有把文章的思路弄清楚,才能把握文章的脈絡,了解文章各段之間的關係,也才能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內容。

文章的脈絡,主要表現在文章的伏、應、斷、續上。對此,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四個方麵:

1、句義的承遞    

    文言文中的句意往往有間隔承遞關係。例如《滕王閣序》第一段中,“雄州霧列”是承上麵的“星分翼軫”四句說的,“俊彩星馳”是承上麵的“物華天寶”四句說的,“台隍枕夷夏之交”又是承“星分翼軫”四句說的,“賓主盡東南之美”又是乘“物華天寶”四句說的。又如《師說》“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這層意思裏,“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小學”都是承“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說的;“惑之不解”、“或不焉”、“大遺”都是承“於其身也,則恥師焉”說的。這都屬於句中的斷、續關係。

  1. 用語的複迭

   文言文往往用同字重複的方法和句式重複的方法來表示文章的脈絡。例如《醉翁亭記》全文多用“樂”字:“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遊人去而禽鳥樂也”,“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這樣,就以“樂”為線索把文章各個部分貫串起來了。又如《出師表》中“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一段和“將軍向寵”一段,從“愚以為”以下,字句多有重複,這樣,就把兩段的並列關係表現出來了。

3、前後的呼應

每篇文章都有重點表達的內容,作者為了自然地引出重點,往往在文章的起首處設下伏筆,在寫到重點時與它呼應,這樣,就能使文章首尾一致,前後一貫,而且重點突出。例如《赤壁賦》的重點在“客亦知夫水與月乎”一段,作者在篇首就寫了月色和水光,以及“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樂趣。如果沒有這些描述,那麽從水與月發出的一段議論就太突兀了。

又如《垓下之圍》的重點是寫項羽全軍覆沒所以自刎於烏江,正如他所說:“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麵目見之!”這不但和這一段中的“兵少食盡”、“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騎能屬者百餘人耳”、“乃有二十八騎”幾句相呼應,而且還與《項羽本紀》開頭的“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遙相呼應,可見章法之綿密。這樣,就更突出了項羽徹底失敗這個重點。

4、總說與分說

文言文中幾層意思之間的關係有分有合。識別這種分合關係,對於理解文章的層次,抓住文章的主幹,有很大幫助。例如《出師表》中“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一句,是對後主提出的總的勸誡。以下“宮中府中”一段,“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一段,是對後主提出的具體建議。以下“親賢人,遠小人”一段是對以上數段的總括,與“誠宜開張聖聽”一句相應。這樣,文章的脈絡就很清晰了。

    以上四點,隻是尋求文章脈絡的比較常用的方法。但是,自古文章有法而無定格,作者寫文章時是根據內容的要求來安排層次的,所以理層次是沒有固定程式可用的,還是要依據具體的文章細心地去探索,才能熟練掌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