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67)葉老談作文和說話的啟示

(2021-03-18 08:28:26) 下一個

教育隨筆(67)葉老談作文和說話的啟示

1986年4月上旬,湖北省教研室組織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高中語文實驗班執教老師,在教研員張良謨老師帶領下,乘“東方紅”客輪,順江而下,先後到南京師大附中、揚州中學、蘇州十中、上海育才中學聽課學習,與實驗班執教老師座談,探討高中實驗教材的教學教法。

4月6日晚飯後,我與沙市三中的王昌明老師、公安縣一中史紹典老師去拜訪《語文學習》主編範守綱先生。我們在他家客廳,就語文實驗教材教學教法問題,請教範先生。在談話過程中,範先生多次講到葉聖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觀念,及葉老關於語文教學教法問題的精辟論述。特別令人興奮的是範先生把珍藏的葉老給他的回信,拿給我們傳看。

我手捧葉老的墨寶,仔細閱讀,強記要點。當晚回到賓館後,立即寫下了,1983年1月25日葉老給範守綱的回信要點:

·作文就是說話,作文是用筆說話;

·說話的內容和要求;

·作文命題很重要;

·作文評改方法要改革;

·講深講透與精批細改一樣,學生吃虧。

葉老上述論述,是結合當時語文教學中的一些主要問題,再次明確闡述他的教育理念。自從1982年,我執教人教社語文分編型實驗教材以來,葉老的《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是必讀著作。

葉老的教育理念是:

“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於語文),‘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怎麽叫用不著‘講’用不著‘教’?學生入了門,上了路了,他們能在繁複的事物之間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了,豈不是就用不著給‘講’給‘教’了?這是多麽好的境界啊!”學習葉老的教育思想,結合語文教材改革實驗,改革教學法,著力培養學生“自能讀書”“自能作文”能力。

現代語文讀寫能力訓練憑借的是課本,課本的結構體係決定了教學的訓練體係。現代語文課本(人教社分編型和經過修訂後的綜合型)“著重建立現代語文讀寫能力的訓練序列。知識點和訓練點少而精.求實效。縱向注意循序漸進的序列,橫向注意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突出重點,由易到難,以簡馭繁。”(見高中《語文》課本說明)當教師自覺地有意識地以課文這種結構體係為軸心,從縱向把教育、教學和訓練係統與課本的縱向序列相結合,從橫向運用“單元微循環”模式進行“單元教學”,再加上教師創造性的、科學的和藝術的教學方法.就能使語文教學這個整體“活”起來。

人教社分編型語文課本《閱讀》和《作文·漢語》(86年修訂後改名為《寫作》)是由單元、層次排列組合起來的,因此,語文能力訓練體係也應該是有層次的。“所謂層次,是指事物內部相互作用、相互聯係、相互製約最為緊密的那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層次在微觀上講是結構、運動、時空的統一的表現形式,一般複雜的事物具有多層次的結構形式”(引自錢學森先生主編的《關於思維科學》中張光鑒先生著《相似論》一文,見該書第386頁)語文教學是當今最複雜的事物之一,具有多層次的結構形式。在長達六年的教改實驗過程中,我試著把語文能力訓練體係從縱向分為心理素質、技能、能力三個層次;在每一個層次中,又盡可能使學生的各種能力訓練基本同步,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網絡。這個網絡的中樞神經是學生學語文的興趣。所以,改革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千方百計引起和調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實現語文能力三步訓練的根本方法。

聽說讀寫思從縱向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愛聽、愛讀、愛寫;敢想、敢問、敢說。

第二層次:訓練學生掌握技能;多聽、多讀、多寫、多想、多問、多說。

第三層次:訓練學生的能力:會聽、會讀、會寫、會想、會問、會說。

三個層次的訓練既有區別又有聯係、既有重點又有反複,心理素質和思維能力訓練則貫穿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的全過程。六年教改實踐表明,學生隻要心理素質好,就會利用各種機會鍛煉技能,隻有熟練掌握聽說讀寫技能,才能提高語文能力。因而也證明語文能力訓練的三個層次,基本上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筆者以說話能力訓練的三個層次寫的論文《敢說·多說·會說》,入選全國中語會第四屆年會優秀論文集《語文教學改革新成果選粹》(廣東教育出版社)。

    葉老特別重視作文教學訓練,強調作文評改要改革。怎麽改?

語文學家劉國正先生主張“作文在有法與無法之間"。他有一首詩曰“若謂文無法,繩墨甚分明,暗中自摸索,何如步隨燈?若謂文有法,製勝須奇兵,循法作文章,老死隻平平,習法要認真,潛心探微精,待到著筆時,舍法任神行,謂神者為何?思想與感情,瞻彼春鳥鳴,無譜自嚶嚶。"  (引自張中行著《作文雜談》的《序》)。把握“習法"、“思想與感情”,是指導初中學生練習寫作的三個基本點。

    指導學生“習法”,要循序漸進、集腋成裘,《作文·漢語》教材已初步建立了作文教學體係,從縱向看,根據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接受能力,從初一到初三共安排了三十七個寫作知識點及其訓練點;從橫向看,每一個寫作知識點和訓練點都與《閱讀》的知識點和訓練點基本同步。所謂循序漸進,第一要遵循作文教學的“序",第二要有一個作文訓練的“序”,這個“序”是以作文教材為訓練內容,以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心理發展規律為前提的訓練序列,即愛寫——多寫——會寫。

    指導學生“習法”,要突出重點,“反複曆練”。古人雲:“多則惑,少則得”,兵書曰:“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按照作文教學體係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就應該運用這種指導思想,在每一單元作文教學時,重點幫助學生解決一、二個問題:課內作文嚴格按要求訓練。課外練筆指導學生“反複曆練”。

指導學生“習法",要精讀範文,潛心探微。《作文·漢語》每一單元作文訓練中,編者都根據單元訓練要求,編排了幾篇範文。範文既有名篇佳作,也有學生的優秀習作。這些“精讀教材是挑選出來的,它的寫作技能當然有可取之處,閱讀時候看出那些可取之處,對於選剔與斟酌就漸漸增進了較深的識力;寫作時候憑著那種識力來選剔與斟酌就漸漸訓練成較精的技能。”(引自《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第7l頁)

課內作文訓練重點在“習法”;課外練筆重在多寫,“反複曆練” 。課內作文“習法”訓練,就是葉老強調的“作文命題”和“評改方法”。      

我以為課內作文訓練命題,一定要讓學生“有話可說,非說不可”。 如剛開始學寫議論文,學生感到很困難。那時國內正興起西服熱,我就特意穿一套西服,上作文課時有意遲到二分鍾,在學生焦急的盼望中,以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現在講台上,學生嘩然,興奮異常。《從李老師穿西服說起》一下就成為同學們的議論中心,先說一節課,再寫一節課,議淪文“說清楚一個觀點”的單元要求順利完成。

葉老反對老師給學生的作文“精批細改”,主張“作文評改方法要改革”。怎麽改?我的做法就是指導學生“自改”和“互改”。首先規定修改文章的常用符號,自改之後要寫“自評”,互改之後,要寫“評語”,看了評語之後,不論是否同意對方的評語,都要寫“意見”。

學生完成課內作文後,再講作文評改方法。告訴學生要學會自己改作文,在學生自改的基礎上,再要求學生互改。實驗班學生趙勁鬆在教改實驗總結匯報會上說:“在寫作方麵,老師采取了同學互相評改的方法。剛開始時,我非常懷疑這種方法,但是事實證明,這種評改方法對我們有益無害,不僅鍛煉了我們的寫作能力,而且鍛煉了我們的閱讀和思考能力。以前,我最怕寫作文,一拿起筆就感到無話可說;現在,我雖然不敢說提筆成文,但至少對作文已經沒有害怕心理了。”

在上海看了葉老關於作文和說話的那封複信後,更加堅定了語文教學改革的信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李培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rit_英倫97' 的評論 : 所以語文老師要培養學生敢想、敢問、敢說。
Brit_英倫97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當代教育的最大問題不在於方法,而是不允許有獨立思想。因此寫出的文章會陷入黨八股。
外國學生普遍具有較高的表達能力,這跟他們從小養成的獨立思考有關係。寫文章就是言為心聲,如果心裏沒想法,寫出來的都是語錄標語。 說白了,語言需要自由表達的環境,處處都歸於妄議中央,會有好文章?看看民國時代的文字,現代文人那寫得出。是人不行嗎?非也,是時不予我也!
李培永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務實小民' 的評論 : 謝謝您的問候和建議。
務實小民 回複 悄悄話 向老師致敬!---您應該還小範圍的帶點學生,多一些傳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