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疫情中蓬蓬勃勃的高爾夫

(2021-04-29 21:15:24) 下一個
打高爾夫球是從90年代末一次公司的銷售會議開始的。因為以為新入職的銷售曾經是職業高爾夫球員,大家在晚餐時聊了很多。第二天是周末,活動就是到開會地點附近的奧古斯塔球場看美國golf 大師賽。我跟著烏央烏央的人走來走去。完全不知道在看什麽。但是馬上買了一套球杆。直到2000年回到上海工作。住在陸家嘴附近,在那寸土寸金的地方居然有一個練習場(現在這個練習場已經變成什麽環球貿易大廈了)自己開始跟著教練學,7歲的兒子也開始學,鄰居6歲的女兒已經大得有模有樣了。不久就開始到球場實戰一下。到球場打球,不僅要等同伴打,很多時候還要等前麵一組的人離開絕對安全距離後本組才能開始。這個等待的過程我的腦海裏就開始翻江倒海,工作中的所有問題,家裏的所有麻煩都湧上心頭。每次都是興致勃勃的開始垂頭喪氣的草草收場。隨著兒子上大學離家,我也就沒再打球,一直到去年四月,高爾夫球場在疫情封鎖後開張了,我又找出了塵封近15年的球杆重新開始了。15年後,智能手機上有各種高爾夫的APP 從了解球場,到訂開球時間和價錢到GPS 球到每一洞的距離,記錄成績。十分方便。油管上又有各種各樣的課程。我把每一種杆的揮杆動作都好好的糾正了一遍。這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過程。這個過程既痛苦又是這個運動的魅力所在。在糾正動作的過程中成績也慢慢提高。我常常自己一個人去球場打球,去年春末夏初,球場人不多,我基本都是一個人打。打壞了就再打一個,隻要不影響後麵的人就好。到了秋天夢想的是我不再能一個人打了要和陌生人拚組一起打。記得第一次是和一對美國爺爺和他16歲的孫子一起。我不知不覺的緊張,每一杆都使出渾身解數。那麽寬的球道,可我的球就是能躲開它們,一場下來丟了十幾個球,但也撿回來不少球。那位爺爺不時提醒我“別那麽用力,看著球打”。我和他們邊打邊聊。事後我覺得比一個人打有意思多了。後來在球場上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最有意思的是我和兒子在灣區打時與另外兩個年輕人拚組。因為兒子的球杆套是他大學的logo桿套那兩個年輕人就問起他的大學。原來他們是校友。其中一個還作為大學足球俱樂部的到過清華大學踢比賽。我們聊了中國,聊了我的美國經曆。這時我的球技已經不給兒子丟臉了。兒子和他們互相留了聯係方式。他們現在成了球友。後來更發現其中一個居然是美國新科PGA大滿貫冠軍 Collin Morikawa的高中密友。他答應帶我兒子去看Morikawa 送票的比賽。
在和球場開球管理員聊天時知道了去年美國golf收入增長了百分之六十八。這還是球場關門了三個月的結果呢。我一算,我給貢獻了好幾千美金呢,四個新球杆新球包還有好多新球衣...
現在是退休後的黃金時期,打球時居然找不到分心的狀態了。開始參加一個俱樂部的比賽了。Google 了一下高爾夫的比賽規則,嚇死我了99頁長。光2020年的修改就是22條。
高爾夫的魅力在哪呢?於我,球場的風光,擊球出去的快感,成績點點提高的滿足,打球過程的新朋友老相識都是魅力之源。於賭球者,他們更有一層樂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alidali 回複 悄悄話 有人說在球場最壞的一天,也被在家最好的一天好!
當然,這話可能是男人說的!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