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
那時每個禮拜天最高興的事是吃麵。南方人喜吃麵食的較少,在老家時除了小餛飩飲食店常年有供應,家裏一年裏偶爾做頓包子、麵條之類的麵食。
姑婆和妹妹都是不愛吃麵食的。但麵條製作方便又可以不燒菜,所以每個休息天的中午都會安排吃菜湯麵。中午時分我會很多主動的拿著淘籮去油糧店買麵,上海糧油店裏麵條的價格分2種,標準粉做的是2角1分一斤,富強粉則為2角7分。那時的錢值錢,大多數家庭都會買便宜些的標準粉(俗稱黑麵粉),畢竟其差價6分錢可以買6-8斤青菜了。
過去賣麵製品的都叫點心店,裏麵賣大餛飩、小餛飩、各種湯麵、拌麵 和包子。開在居民區裏大多店麵較小,畢竟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價格還是偏高了些,如一碗小餛飩要1角3分錢,這個隻能墊墊饑,如果自己燒的話至少可以買4兩麵條了。買麵粉回來做麵疙瘩的話夠一家3口吃一頓的了。不過那時的麵粉真的是純小麥製的,不管是標準粉還是富強粉,煮出來後那個麥香味讓人至今難忘。
繡花
女孩子出嫁的嫁妝裏,必定有自己繡的枕套。因此女孩長到讀初中後就開始跟著學繡花,到工作後很多的業餘時間都奉獻給了繡品。繡花是個極費時費神的活,先要選花樣,用藍印寫紙墊在花樣下麵,描花樣,把它印在布上,拿花繃把布繃緊,然後憑個人技法上下飛針走線,用絲線繪出漂亮的圖案。後期再用縫紉機縫製成枕套、床沿墊等等。
夏天的時候上海弄堂裏、小馬路邊就是人間煙火的最佳體現,門口成排的格式小桌子,家裏人圍坐著吃飯,男人間會喝瓶啤酒,女人進進出出忙碌著,喂孩子、從屋裏再拿點好吃的。。。此時好勤快女孩子已經匆匆巴拉幾口飯,坐在旁邊秀嫁妝了。
我唯一的作品隻有一個紅絲線繡的小枕套,另一個再也沒有去觸碰過,還是一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