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們日常的判斷和決定都是邏輯的嗎

(2023-11-25 11:49:20) 下一個

茶壇近來一直在爭論邏輯,石凳兄尤其氣勢洶洶,每日一篇,但我一直不很明了他的論敵是誰,他的觀點有的可以苟同有的不知從何而來。

邏輯至於科學,是一塊奠基石,這一點應該沒有誰會質疑。但石兄說的好像隻是邏輯在日常的作用,他的觀點紛繁,我一下也概括不出,覺得一個意思是 - 人人日常判斷決策都是自然而然按邏輯進行的,中國人西方人都這樣,所以你不必跟我強調要使用“西方”邏輯。

那麽人們的日常判斷和決定真都是基於邏輯嗎?很大程度上不是。心理學早有研究,我們的日常判斷和決策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偏見,情緒,記憶和直覺,盡管這些斷斷和邏輯無關,但我們都傾向於認為自己是個理性人,言行決策都合邏輯。

我們日常不少判斷和決定是快速做出甚至是自動生成的,它們極度依賴於心理上現成的捷徑 - 啟發模式(heuristics )。這些啟發模式時常會導致判斷偏差,甚至全然錯誤。一個常見啟發模式是記憶中的類似情況,如果該記憶存在並容易召喚出來,我們會因此而高估一個事件的發生概率(可得性啟發模式availability heuristic);一個更極端的啟發模式是心中的執念,我們往往會或根據一個事件符合這種執念的程度來判斷它(代表性啟發模式representative heuristic)。我們個人的認知極其有限,我們的經曆也是極其個體化的,我們的經驗和執念放在總體裏往往是有很大偏頗的。而我們認識不到這樣的偏頗正是這偏頗的一部分。

當然我們也有一些決定,尤其時間允許的話,確實是通過比較理性的思考而做出的,譬如比較不同選項,權衡利弊。然而,即使我們試圖使用邏輯和理性,甚至自以為做得很邏輯和理性了,實際上往往不是,我們人根本上是有限理性的(bounded rationality),我們很難擺脫個人喜好價值觀目標和情緒的影響。一種常見情況是目標轉移或分裂,譬如我們對某事物的決斷本來是為了增強經濟指標,但最後可能選擇一個更增加自己價值觀信念的選項(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或者一個能夠減少自己情感損失的選項(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作為社會性動物,決策時人做這樣的目標轉移或分裂並不一定都是錯的,由於自身緣故我也故意選了這個聽上去比較正麵的例子,但不管如何,決策不是一個純粹的邏輯過程,而是一個涉及認知和情感因素的複雜和動態的過程。

因而,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判斷和決定變得更加理性和邏輯,就需要掌握一些科學方法,用一些引進的邏輯模式來補充或替代心中固有的啟發模式,譬如單特征或附加特征模式,逐步替代模式等。一定的邏輯訓練- 用科學的邏輯工具譬如貝葉辛原理來分析一些既定或未定的事物,即使這樣的訓練對你眼下的決策不實用或為時太晚,但也會潛移默化更新我們的潛在啟發模式,提高我們的理性程度。

回顧一下自己在茶壇舉的兩個貝葉辛例子,說明直覺的偏差,第一,疾病普查,單單根據一次檢測陽性,直覺會很大程度高估確診率。第二,自己的實例,一串直覺上的小概率事件包括開車時鑰匙掉在路上,其實尋找失落鑰匙時這串事件發生的概率還是很可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