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物質的鐵律 - 最近茶壇話題的聯想

(2019-08-24 10:32:25) 下一個

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物質化的世界,經濟增長必須維持高水平,否則世界就會墜入螺旋,技術發展隻為提高物質生產力,人漸成技術的服務者,一個次等工具,落後的競爭者,物質經濟的拖累和代價。想象一列火車晝夜高速運行,跳過一個一個車站,目的地不明,車上隻有員工沒有乘客,他們要麽為列車不斷武裝高技術要麽拚力為它加油添水補燃料,一切隻為運行,為了運行而運行。

是時候想一想,越來越物質化的世界會帶給我們什麽,是人性的物質化,人的物質化?那物質化本身又是什麽?我們不如溫習一下最經典的物質鐵律。

沒有外力,物質狀態一成不變,本來靜止永遠靜止,本來在動也停不下來,方向快慢不會稍有改變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物質更有抗拒外力使其變化的特性,物質體量越大,外力就越難讓其狀態改變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即使是包含數種物質的化學反應體係,也同樣抵禦變化,如果改變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進行 (勒夏德利化學反應方向原理)。

普通物質如此,複雜得多的電磁係統也不例外。電磁感應裏,磁通量的變化會引起感應電流,但是,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反抗其成因即磁通變化 (楞次電磁感應定律)。

好了,物質的外部表現如此,一個物質體係的內部又當如何?假如我們能使這個體係內風起雲湧氣象萬千,但一旦切斷體係和外部的聯係,它的自我發展必定走向波瀾不興最後一派死寂(熱力學第二定律)。

以上隻是幾個例子,但足以說明物質的本性是如何強烈地抗拒變化和異化。那麽我們這個世界之所以過往今來能如此保持活力保持豐富多彩,一定是由於一種與物質特性及其迥異的存在,在我們兩極化的語境裏,那無非就是人的精神。精神是客觀存在,是這個世界的動因。物質讓世界趨於墮落,精神讓世界鮮活,在一個越來越物質化的世界,我們有必要奪回精神的版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老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最愛藍色' 的評論 : 謝謝,沒時間,隻能簡單提一下。
最愛藍色 回複 悄悄話 哇!那麽理性的分析和解釋還有依有據,厲害之說。

最後一句“物質讓世界趨於墮落,精神讓世界鮮活,在一個越來越物質化的世界,我們有必要奪回精神的版圖。”
說的太好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