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私塾

多年網上教學,針對美國高中的數學和物理,學生最低年級從六年級開始。
學校課程的提高以及針對美國標準考試的準備:SSAT數學,SAT數學,AMC競賽,AP微積分,AP物理,APC物理,物理碗,F=ma。特別針對國內打算來美讀大學
正文

論眼神對理科的重要性

(2024-02-19 05:00:15) 下一個

我很長時間有一個困惑,為什麽有不小比例的學生對於公式中的平方特別容易遺忘,數學或者物理都是如此。比如物理中的萬有引力公式:

這是一個最常用和有名的公式,這個公式裏麵學生們最容易忘的(和考試中反複會被考的)就是力和距離的反平方關係。但很多學生都會記不住平方關係,隻能記得反比關係,而且屢教不改。我一開始不明白是為什麽,後來接觸的學生多了,逐漸意識到原來是因為這個代表平方關係的數字“2”寫得比其他字母小,所以才容易被忽視,可以把公式寫成以下形式,對這部分學生就更容易記憶了:

眼神不好,隻能寫得大一點來幫助看清想明白。但這背後其實是用了不該用的形象思維來看待抽象思維的公式,對於字母代表的意義非常模糊,和數學指數運算的不敏感。

指數概念的不敏感在不同年級的學生中有不同的體現,其實在低年級已經有了這個症狀,隻是那時候還不是很明顯。七八年級的學生已經了解了指數運算,諸如

的簡單指數運算都沒有問題,但是一到科學計數法對指數的運用,就開始忘了。比如:

很簡單的題目,絕大多數學生也都能做對。但問題是,能做對的學生中有相當大的比例不是用指數計算的概念來算的,而是機械的把科學計數法轉換成熟悉的帶有很多“0”的數字,然後再相除,也就是 120000/2000,最後得出60的答案。對這些(超過一半)的學生來說,科學計數法就是一個在代數一裏麵的考點而已,實際計算中壓根不用。造成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在低年級的時候那麽多的“0”容易犯計算錯誤,特別容易數錯,但問題還不太明顯,畢竟就算是笨算法,一般前麵的數字和後麵的指數都簡單,實在不行就用計算器,出錯率還不算太大。然後到了高年級問題就更大了。比如,高年級的物理公式中不少是很大的常數,很多宇宙常數動不動就是10的十幾,二十幾,甚至三十幾次方,寫那麽多“0”顯然已經不現實,隻能用計算器計算。但問題是,即使隻能用計算器,也應該先利用科學計數法,隻計算前麵的十以內的常數,後麵的指數隻要手動加減就行了。但是絕大多數學生是會把整個數字,包括10以及指數輸入計算器的。整個的輸入過程繁瑣,出錯的幾率很高,同時也慢了很多。在考試的時候速度就成了一個問題。這些問題在物理這門課裏體現比較多,但其實就是代數一,甚至PreAlgebra沒有學好,基本功不紮實。

但基本功還並不隻是一個計算準確率的問題,而是通過簡化計算過程,減輕大腦的負擔,讓人腦有更多的餘地去處理更需要思考的關係問題。也就是說,你應該著眼於公式裏的那個“2”的意思是平方,而不是一個平方以後的數字結果。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重複計算是能由電腦來處理的,人腦應該多想想關係,而不是隻停留在簡單重複那些加減計算中。我把R的平方寫成兩個R,用意是在提醒學生,這個關係裏有兩個R,而不是一個。為什麽學生原來不容易記住呢?是因為指數沒有學好,意識不到指數代表一種關係,覺得到時候把所有的數字輸入計算器算數字就行了。這種現象,即便是已經是高年級學生了,但其實潛移默化的思維還是停留在小學生的加減乘除的程度,到了沒有數字,隻講字母之間關係的時候麻煩事就來了。而越往上,這種情況越多,偶爾的計算錯誤變成經常性做錯的量變,最後就發生理解困難的質變了。

我會在三月二號(2024/03/02)周六東部時間 4PM-5:30PM舉辦一個每年一度的講座,講一下美國中學的數學和物理課程以及考試,作為安排暑假班的準備,歡迎家長參加。ZOOM id = 236-447-0083, password = 12345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