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這個詞對於現代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現代新聞媒體談論通脹的方式就好像它是一種自然現象——沒有明確的根源,隻是一直在發生。通脹被當成經濟的一種頑疾,雖不至於危機生命,卻也無法被徹底根治;人們比較今天和數年前的開銷,紛紛表示通脹確實存在;然後話題就到此為止,對通脹的原因無人深究,就好像它和明天會下雨一樣不可抗拒。
自由主義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經濟學家哈耶克曾說,“布雷頓森林體係瓦解後,人類曆史就基本上是政府製造通貨膨脹的過程。”
其實在布雷頓體係瓦解之前,政府也一直設法製造通脹,隻不過難度要大得多——早在羅馬帝國時期,著名的暴君尼祿就曾為解決財政危機而降低銀幣含銀量;到帝國後期,貨幣從最初銀含量百分之百的純銀幣淪落為含銀僅百分之五的“鍍銀”幣。中國宋代官方發行名為“交子”的紙幣,為世界首創;但麵對這樣一本萬利的誘惑,政府很快就因為財政壓力走上了貨幣超發的不歸路,最終交子因為嚴重貶值隻得被終止流通。紙幣被接納為主流貨幣後,“惡性通貨膨脹”已成為政府即將垮台時的一種典型現象,如一戰後的魏瑪共和國,即將丟失大陸的國民政府等。
哈耶克的老師,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第三代掌門人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在其所著《貨幣與信用原理》一書中,對通貨膨脹這一經濟體的“惡疾”做了深入透徹的剖析。米塞斯或許並不是第一個認識到通脹危害的人,卻很可能是首位全麵細致探討通脹對經濟活動影響的學者。
米塞斯的功績在於指出了通貨膨脹並不僅僅是貨幣超發、物價上漲那麽簡單——如果所有人的財產和收入都一下變為原來的數倍,同時所有商品的價格也都等比例的上漲,那麽雖然發生了“通貨膨脹”但對每個人的購買力並沒有任何影響,整個經濟體還和原來一樣運行,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因為消費習慣人對貨幣的使用會有一定的“慣性”,但如果有意識的調整應該並不費時)。然而通脹的奧秘在於,超發的那部分貨幣並非立即平均分配給社會中的每個人,而是先到達一部分人手中——可以是與政府往來密切、吃“財政飯”的公司,也可能是接受政府補貼的國有企業,或者是那些因從事出口而獲得優惠政策的經營者——不管是誰拿到了這些超發的貨幣,在他們開始花銷之前,市場並未受到貨幣超發的影響,各種商品的價格和從前一樣。但當這部分“合法偽幣”進入市場,最先被購買的那部分商品的價格就會因為新出現的需求而上漲;同時,“偽幣”隨著交易的完成轉移到新的所有者手中,並會隨著下一輪買賣逐漸影響其它各種商品。“偽幣”最初的所有者獲利最多,因為第一輪消費時商品價格還未上漲;而隨著這些超發貨幣通過一次次交易進入流通,通脹的影響如波浪一樣散布開來,最終帶動整個市場價格的上漲。而處於這一鏈條末尾的消費者,由於麵對的是已經價格上揚的商品,他們隻能成為通貨膨脹的受害者。
理想世界中,貨幣隻是充當商品流通的媒介,對經濟體的影響應該是“中性”的;在平衡狀態下,市場中流通的究竟是一倍還是一百倍的貨幣,改變的僅僅是平均物價指數的高低,而不會對經濟活動產生任何其他影響。然而,正是因為通貨膨脹是一個由源頭開始、逐次推進的過程,超發的貨幣才會令正常的生產結構發生扭曲,起到資源再分配的作用。
貴金屬貨幣時代也會發生通貨膨脹,新開采出的金銀流入市場就是其中一例。十六世紀西班牙控製下的南美洲銀礦出產的大量白銀流入市場,引發了西歐普遍的價格上漲。隨著這部分白銀經國際貿易進入東方,正處於明代的中國也感受到了這一輪通貨膨脹的衝擊。不過由於貴金屬的儲量有限,礦藏的開發也費時費力,所引發的通貨膨脹一般也相對溫和,與十六世紀美洲白銀相似的情況在曆史上極為罕見。
到了紙幣時代,尤其是西方各國放棄與貴金屬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係之後,幾乎就沒有什麽力量能阻止貨幣的超發了。於是通貨膨脹在各個國家“你方唱罷我登場”,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而民眾對此也逐漸麻木、習以為常。
現代社會通貨膨脹的來源無外乎政府和銀行(很多時候是政府和銀行一起)。當代各國貨幣發行權一般都由政府控製下的央行掌握,政府自然樂得利用手中的工具盡可能便利自身和利益相關者。最直接的手段是直接通過發行貨幣彌補財政赤字,但這種方式也最容易失控而導致貨幣嚴重貶值,引發惡性通貨膨脹的災難,因而在一些國家被立法禁止(例如1995年通過的《中國人民銀行法》)。雖然不允許政府通過印鈔直接衝銷赤字,但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立法禁止政府發行國債、借錢彌補財政虧空;像美國這樣允許央行(美聯儲)認購政府債券的國家,政府的債務就成為通貨膨脹最重要的來源。
有經濟學家把政府製造的通脹等同於征稅行為——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為政府通過超發貨幣(或“赤字財政”)獲得了額外的收入,而成本最終還得由民眾來負擔。但這無疑是最壞的一種“征稅”——稅收的比率和對象都很明確,其過程受到監督製衡(如需國會通過),後果也比較容易預測;而製造通脹的手段則要隱秘得多,增發貨幣的分配過程更基本屬於暗箱操作,很容易成為政府官員給“關係戶”輸送利益的捷徑。
還有一種重要的貨幣超發來源,也在央行的掌握之中,但聽起來貌似“合理”很多。在國際貿易中,不管是外國企業購買本國商品,還是本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獲利,都需要將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在貴金屬貨幣時代,兌換商會根據不同貨幣的貴金屬含量定出合理的匯率,以方便在各國間來往的商人進行交易。這種狀況下,各國貨幣間的兌換率被國際貿易收支“自然”的調節著——若一國在國際貿易中保持經常性順差,貴金屬大量流入,國內就會出現貨幣過剩,進而導致物價上漲;上漲的物價提高了企業生產的成本,從而商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下降,這樣該國的貿易順差就會下降,流入的貴金屬減少,甚至會開始流出。反之如果該國因貿易逆差而導致貴金屬外流,國內通貨緊縮就會引發物價下跌、成本降低,這樣一來貿易赤字會隨之減小,最終達到平衡。
到了紙幣時代,如果沒有任何一國存在貨幣超發,那麽各國貨幣的兌換比例也會依據國際貿易情況自動調節,最終到達“平衡匯率”。比如一國有大量貿易順差,在外匯市場上就會存在對本國貨幣的需求,從而推動貨幣升值;這反過來會降低本國產品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導致貿易順差減少。然而現實中,各國央行頻繁以“穩定幣值”或“刺激出口”等名義對匯率實施管製,一旦本國幣值發生重大波動就會通過大量買入或賣出貨幣幹涉市場。
中國央行正是這方麵最極端的例子之一。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政府就一直推行鼓勵出口的外貿政策。利用東南沿海的便利條件發展製造業,再通過國外成熟的市場進行銷售,可以在國內市場不發達的情況下在短期內實現較高的GDP增速。為了維持本國商品在國外市場上的競爭力,盡管中國常年保持大額貿易順差,央行卻一直試圖維持較低的人民幣幣值。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外貿企業在國外每賺得一美元,央行就要在兌換時付出7元以上的人民幣;常年積累的巨額貿易順差就這樣在央行穩定幣值的操作下變成海量的人民幣湧入國內市場。明白了通貨膨脹的原理,就會清楚的看到央行這一政策實際上是對出口企業的係統性補貼。作為這種固定匯率所引發通脹的入口,外貿企業在這一過程中獲益最大,而相對缺乏外向型經濟的內陸省份則在某種程度上成了沿海經濟發展的犧牲品。
這一政策一直持續了二十餘年,其最顯著的成果,除了保持光鮮的GDP增幅外,恐怕就是政府手中掌握的巨額外匯儲備了。代價則是大量資源、人力的消耗,環境的汙染,還有就是沿海與內陸之間發展的巨大差異。
通貨膨脹的另一個主要來源是銀行信貸。這種在貴金屬時代完全正常的經濟活動,到了紙幣時代卻成了動輒讓整個社會陷入危機的元凶。這方麵的原委留待下一篇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