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書評:The Rise of the Dutch Republic

(2018-02-08 14:56:12) 下一個
作者John Lothrop Motley (April 15, 1814 – May 29, 1877),是在馬薩諸塞州長大的美國人,哈佛大學的畢業生。The Rise of the Dutch Republic,以及其後續The United Netherlands,以編年體的形式詳細敘述了1555至1609年間,荷蘭獨立戰爭的曆史。為了撰寫此書作者居家移居荷蘭,為獲取第一手資料查閱了大量曆史檔案,前後曆時二十餘載。
 
是什麽促使一個美國人話費半生心血去寫一個大洋彼岸國家的曆史呢?作者在序言中這樣說道:
 
"The rise of the Dutch Republic must ever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leading events of modern times. Without the birth of this great commonwealth,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henomena of the sixteenth and following centuries must have either not existed, or have presented themselves under essential modifications. Itself an organized protest against ecclesiastical tyranny and universal empire, the Republic guarded with sagacity, at many critical periods in the world’s history, that balance of power which, among civilized states, ought always to be identical with the scales of divine justice … The maintenance of the right by the little provinces of Holland and Zealand in the sixteenth, by Holland and England united in the seventeenth, and by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ies, forms but a single chapter in the great volume of human fate; for the so-called revolutions of Holland, England, and America, are all links of one chain."
 
在作者眼中,荷蘭獨立戰爭拉開了人類文明進入近代社會的帷幕。荷蘭人為爭取信仰自由與政治權利而抗爭的曆史,與後來英國革命、美國獨立前後相繼;之後,曾經遍布世界的專製統治逐漸讓位於民主政體,自由平等從空想理念變成普世價值——現代世界的精神就起源於四百年前偏處歐洲一隅的荷蘭。
 
16世紀,漫長而壓抑的中世紀已經接近尾聲;封建製度雖仍在西歐各國中占支配地位,但在很多地方一種新的政治力量已經嶄露頭角,那就是擁有自治權的城市。在歐洲西北的低地國家,斯海爾德河(Scheldt)、馬斯河、萊因河等幾條大河匯入北海,在河口三角洲形成了平坦的地勢和肥沃土壤;地處歐洲的“十字路口”,與英、法、德、波羅的海國家商貿往來頻繁。十四世紀時,這裏已經形成了安特衛普、根特、布魯塞爾等歐洲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並憑借城市發達的手工業和周圍鄉村高產的農業成為當時歐洲最為富裕的地區。其中一些城市從幾百年前就擁有被領主承認的自治憲章,非經城市議會同意政府不得隨意征稅;自治城市經常在新領主繼承時重申自治權力,但隨著尼德蘭通過聯姻落入哈布斯堡王朝手中,這種自治權開始遭到王權的打壓。
 
16世紀最具曆史意義的事件無疑是宗教改革。自1517年馬丁路德發表旨在反對贖罪卷的“九十五條論綱”,新教迅速發展壯大,在德國、瑞士、尼德蘭、法國擁有大量信徒;在安特衛普、阿姆斯特丹這樣資訊發達、思想活躍的大城市中,新教徒占了人口多數,天主教會的權威開始受到質疑,而這都是篤信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所不能容忍的。菲利普二世在繼承西班牙王位和尼德蘭主權後,在尼德蘭建立宗教裁判所,開始對新教徒進行嚴酷的迫害。
 
宗教、政治兩方麵的矛盾最終引發了荷蘭獨立戰爭。稱這場革命為“獨立運動”未免失之偏頗,因為針對西班牙統治者的抗爭從一開始就具有濃重的宗教色彩,是西歐範圍內新教和天主教鬥爭的一部分;而戰爭的結果也充分體現了其宗教訴求——尼德蘭並沒有整個從西班牙獨立出去,而是分裂成為南北兩部分——北部信仰新教、成立聯省共和國,就是後來的荷蘭;南部信仰天主教、承認西班牙主權,之後發展成為獨立的比利時王國。
 
從另一個角度看,在那個君主製為主流的時代,荷蘭人最初並不介意接受另一個王國的首腦為其宗主,隻要他/她尊重他們的宗教自由和城市自治權。這一點可以從荷蘭決議不再向菲利浦二世效忠,先後邀請法國的安茹公爵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為其首腦的經曆清晰的看出。荷蘭人最初的目標並不是建立獨立的共和國,而隻是終結西班牙王權的暴政,保衛信仰與政治自由。
 
那麽,是否像流行的觀點那樣認為,荷蘭獨立戰爭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新興階級奪取政權後就可以方便積累資本、開拓海外市場呢?從聯省共和國之後的發展來看,這種觀點似乎言之有理;然而,讀過這本敘事詳盡的長篇巨著,就可以發現這種硬套理論的說法遠遠脫離了當時的實際。
 
作者在闡述這場革命的意義時也明確指出:
 
"It is the story of the great combat between despotism, sacerdotal and regal, and the spirit of rational human liberty ... The object of the war between the Netherlands and Spain was not, therefore, primarily, a rebellion against established authorit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civil rights. To preserve these rights was secondary. The first cause was religion."
 
"In the battles for human liberty no nation has stood with cleaner hands before the great tribunal, nor offered more spotless examples of patriotism to be emulated in all succeeding ages, than the Netherlanders in their gigantic struggle with Philip of Spain. It was not a class struggling for their own privileges, but trampling on their fellow-men in a lower scale of humanity ... What they achieved was for the common good of all. They chose to live in an atmosphere of blood and fire for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rather than flinch from their struggle with despotism, for they knew that, cruel as the sea, it would swallow them all at last in one common destruction if they faltered or paused. They fought for the liberty of all. And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the history of this great conflict deserved to be deeply pondered by those who have the instinct of human freedom.”
 
無獨有偶,半個多世紀後的英格蘭,同樣圍繞宗教與王權這兩方麵的矛盾,令國王與議會兵戎相見。我國曆史教科書“階級鬥爭”的解讀真的抓住了這些曆史變革的核心嗎?
 
荷蘭革命的這種“超階級”性可以從抗爭前期的主要領導者,後來被尊為“國父”的奧倫治親王威廉(William I, Prince of Orange)身上看出。威廉是尼德蘭首屈一指的大貴族,擁有眾多領地與財產,身兼荷蘭、澤蘭(Zeeland)兩省執政。他原本與大部分貴族一樣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但看到西班牙人建立宗教裁判所之後對自己的同胞們實施的血腥鎮壓,他決心服從自己的良知,而不是和其他一些顯赫貴族那樣,宣誓絕對服從王權、鎮壓“異端”。
 
在阿爾瓦公爵(Duke of Alva)率軍開始對反抗力量進行清洗時,威廉變賣家財、招募軍隊,試圖將尼德蘭從西班牙的控製下解放出來。盡管這項軍事行動沒有取得成功,但威廉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希望;在之後近二十年的抗爭中,威廉身為荷蘭一方的實際領導人、精神象征,一邊以有限的軍事力量與西班牙軍隊周旋,一邊聯合、協調不同省份,同時盡一切可能爭取國際同情和援助。他作為領袖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當他與1684年被西班牙間諜刺殺後,尼德蘭最重要城市之一的根特和安特衛普就在短期內相繼陷落。
 
在荷蘭的自由事業岌岌可危的時刻,海峽對麵的英國伸出了援手。伊麗莎白一世女王並不比菲利浦二世更尊重信仰自由,但是英國同為新教國家,本身也是西班牙野心的目標之一,而且曆來英、荷兩國保持著密切的商業往來,英國民眾、貴族對於遭受壓迫的荷蘭充滿同情。在危難關頭兩國很自然的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當時如日中天的西班牙;雖然盟友之間時有矛盾、摩擦,但英荷聯軍仍然於1588年重創來犯的“無敵艦隊”。之後盡管西班牙的威脅沒有完全消除,但荷蘭的形式已經大大好轉;曾經不可一世的西班牙逐漸如殘陽落日,而獨立後的荷蘭則如新星般崛起,成為17世紀最為富裕的商業強國。
 
一百年後的1688年,當英國因為詹姆斯二世的一意孤行而陷入信仰與政治的雙重危機時,時任荷蘭執政的威廉三世(威廉一世的曾孫)率軍登陸英國,完成“光榮革命”,在英國永久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曆史就以這樣迂回的方式成就了荷蘭對英國的投桃報李。
 
想要了解荷蘭人民史詩般的抗爭曆程,John Motley的書是很好的選擇。這部著作不像很多現代曆史書籍那樣采用宏觀概括的敘述方法,而是注重細節,用詳盡的史實將那個時代重要人物的經曆與內心完全展現出來,讓讀者能深入了解當時人們的思想狀態、處事習慣、風俗禮儀。同時這本書還用大量篇幅記述了當時發生在英國、法國、德國的重要曆史事件,以及它們對尼德蘭局勢錯綜複雜的影響。
 
從荷蘭獨立戰爭爆發到今天四個半世紀過去了,信仰自由已經成為文明社會的基本準則之一,在大多數民主國家獲得尊重和認可。回顧荷蘭人以彈丸之地對抗西班牙霸權的曆史,不由感慨對於現代人理所當然的權利,當初竟然如此艱難浴血才得以保全;如今更多的人成為這份珍貴的精神遺產的繼承者和守護者,而文明的身軀從未如此偉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