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三十周年再回首 重遊荷比德(十五)意外和從容

(2024-10-29 12:28:21) 下一個

清晨在鄉村酒店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早餐,驅車直奔富森。

走出酒店,昨夜又是一場雨。雖然來德四次,但前三次來的季節或是春天或是冬天,從來沒想到這兒的夏天雨水如此之多。

行不遠處,就是巴伐利亞的第五大湖 - 福爾根湖(Forggensee),這座湖的麵積有十五平方公裏,是騎行和徒步愛好者最喜歡的目的地。

湖的四周是一大片房車營地,湖邊的小徑上一隊隊自行車愛好者在騎行。

遠處是阿爾卑斯山,近處是一望無際的青草地,身後還有一間紅頂小木屋,LD拿出相機,說:“此處真好,我給你拍張照吧。”

意外發生了,作為主要設備的這台富士相機,快門突然不工作。兩年多來,它跟著我們去中東,去北非,去波羅的海,經曆過瓢潑大雨,經曆過漫漫黃沙,從來沒有出過任何問題,但現在,它罷工了。兒子在旁邊笑著說:“怎麽樣?上帝還是發怒了吧?”

於是,這一天非航拍的所有照片都不得不用手機和備用的佳能相機加上40毫米餅幹頭拍攝。

旅途如同人生,充滿未知。意外發生後,沮喪,懊惱都無濟於事,前路漫長,唯有堅定地走下去,因為每一步都是邁向另一番精彩的開始。

富森(Füssen)是一座擁有700多年曆史的古城,名氣既大,也小。

說它的名氣大,是因為它是遊客遊覽新天鵝堡的必經之地和絕佳起點,此處離城堡不過3-4公裏,每一個去過新天鵝堡的人,都記得富森,它在Instagram有多達12萬多的標簽。

說它的名氣小,是因為大家之所以來到這裏,多是奔著城堡而去,相對於浪漫之路上的其它小城,真正了解富森的遊客反而不多。

二十年前,我們帶著女兒從慕尼黑出發,在富森下火車轉大巴直奔城堡,在我印象裏,富森給我的模糊印象隻有那座我們仨苦等回程大巴的公車站。

位於從奧格斯堡直通意大利的克勞迪婭大道(Via Claudia Augusta)上的富森,是羅馬帝國拉埃提亞省的首府,後來羅馬第三軍團又在此駐紮,以保護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重要貿易路線。

因為曆史上曾是邊境要塞,富森部分古城牆和塔樓至今保存完好。遠遠望去,高堡(Hohes Schloss)聳立在山坡上,依然洋溢著濃厚的中世紀氣息。

鎮中心的民居多采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風格,富森人用柔和的黃色、粉色、綠色等明快色彩裝點外牆,搭配木質陽台和花窗。為適應多雪的山地氣候,建築物多帶有斜頂,房屋前常種植花草,為小鎮增添了溫馨浪漫的氛圍。

街角處,這座正麵布滿彩繪的小教堂吸引了我們的視線。

1465年,富森的市民Borhoch夫婦捐款修建一座醫院,附屬的教堂二年後建成,可惜那座哥特式教堂與醫院在1733年被一場大火燒毀,醫院在1735年重建,而新的洛可可風格教堂則於1748年由建築師Franz Karl Fischer建造,這就是我們眼前的聖靈醫院教堂(Spitalkirche Heilig Geist)。

教堂很小,天頂畫卻非常精美,是典型的洛可可風格。

依然惦記著相機快門問題的LD,再一次走上祭壇,畫十字,作揖,念念有詞(他剛才查了一下,快門修一下,至少一千加幣),這次他誠懇地捐了幾十塊加幣。

兒子在旁邊說:“相機肯定不會馬上就好,要不然不是顯得上帝被這點錢就打發了嗎?”

七天,從維爾茲堡開始,我們曆經十來個大城小鎮,終於走到了浪漫之路的終點。

沒想到,這個終點,竟是一座修道院,緊閉的大門上方,寫著浪漫之路的終點,左邊那個三足圖標是富森的市徽,德語“Füsse”一詞的含義是“腳”。

兒子說,我們就要告別浪漫之路了,你倆還不浪漫一下?他舉起相機,於是我們就留下了這幅“浪漫之照”。

既然來了富森,總要去看一下新天鵝堡,不過這次我們準備換一個角度去看它。

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位於阿爾卑斯山脈邊緣的一座山丘上,海拔約965米,城堡的東麵是阿爾高阿爾卑斯山脈(Allgäu Alps),西麵是開闊的平原和湖區,美麗的施萬湖(Schwansee)和福爾根湖(Forggensee)都在那個方向。

這兒是世界各地遊客在德國訪問人數排名第二的景點,僅次於科隆大教堂。

此前,LD曾兩次造訪新天鵝堡,但這一次,他第一次停車場起飛了無人機,從高空俯瞰這座美麗的城堡。

新天鵝堡的建造始於1869年,為了建造心目中最美的城堡,路德維希二世不惜把以前的兩座城堡拆除。城堡1880年封頂,1884年入住,但是二年後路德維希就意外身亡,於是曾經規劃的一切嘎然而止,360個房間中,隻有14個依照設計完成了室內裝飾,另外346個房間都成了未竟之作。

通過上帝的視角,才能真正領略這座世界第一城堡的魅力。上麵照片的右邊是一般遊人駐足觀看城堡和打卡拍照的瑪麗安橋(Marienbrücke),但那個位置隻能平視卻不能俯視城堡。

新天鵝堡宛如童話中升起的夢幻之地,高踞在巴伐利亞的山巔,四周群山環抱,晨霧如薄紗般繚繞。

潔白的城堡和周圍山體融為一體,彷佛綠色絨毯之上鑲嵌的一塊白玉,令人歎為觀止。這不僅是一座城堡,更是路德維希二世追尋夢幻與理想的象征,是歐洲浪漫主義建築史上的一顆明珠。

依依不舍告別了盤桓一個禮拜的巴伐利亞,我們一路進入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這是一個對我們家具有特別意義的州,出發前,我曾經寫過十七篇連載小說《巴登符騰堡上空的雞毛》,至今還有讀者朋友好奇地問我,那部"雞毛"還接著寫嗎?

烏爾姆(Ulm)是我們進入巴-符州的第一座城市。

烏爾姆在曆史上見證了許多重要事件,

1181年它成為神聖羅馬帝國自由城市,享有高度自治權,這一地位促進了烏爾姆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使其成為當時德國南部的重要商業中心。

1377年烏爾姆大教堂(Ulmer Münster)奠基,這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高達161.53米。

1805年法國軍隊於烏爾姆包圍並擊敗了奧地利軍隊,隨後簽訂了《烏爾姆條約》,奧地利將大批士兵和裝備交給拿破侖。烏爾姆戰役是第三次反法同盟戰爭中的一個轉折點,進一步鞏固了拿破侖在歐洲大陸的統治。

1944年12月17日,烏爾姆遭遇了盟軍的大規模空襲,城市超過80%的建築物被摧毀。盡管大教堂幸運地逃過了毀滅,但整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和許多曆史建築在空襲中損毀。戰後,烏爾姆進行了廣泛的重建,恢複了許多曆史建築。

我知道烏爾姆這座城市,還因為它是愛因斯坦的故鄉,可惜他的故居在二戰中被炸毀,我們在街上邂逅的這座“愛因斯坦之屋”隻是一間借重名人的咖啡店而已。

一路上,LD就不停地對兒子做心理建設,準備來烏爾姆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頂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塔樓 - 161米,768級台階。

沒想到教堂正在維修,塔頂不對外開放,陷入兩難的兒子不由得長舒一口氣。

烏爾姆大教堂又名敏斯特教堂(Ulm Minster),於1377年開始奠基,1392—1419年間,當地建築師恩辛格(UlrichEnsinger)主持建造磚石結構的教堂主塔,設計高度156米,但經過恩辛格及其兒孫三代人的努力,仍未能實現設計者的願望。

15世紀末以後,該教堂的建造斷斷續續,幾經反複,一代又一代留下姓名的建築師和難以計數的沒有留下姓名的石匠參與工程,直到1890年在建築師拜爾(AugustBeyer)的主持下終於實現了恩辛格的設想。教堂主塔高度達161.6米,它成為當時世界最高的建築(直到現代摩天大樓出現),以及迄今為止最高的教堂。

烏爾姆大教堂有兩個和其它大教堂不同之處,一般來說,隻有天主教的主教教堂才被稱為大教堂,但烏爾姆的這座教堂卻從未成為主教教堂,但因為它的體量巨大,所以人們稱呼它大教堂。

大教堂剛建立時,歸屬於天主教所有。但是在1517年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運動以後,德國很多地方支持馬丁路德的主張,與羅馬教廷決裂。烏爾姆市也成為信奉路德宗的城市,而烏爾姆大教堂也成了路德宗的教堂。但其建築風格,比我們看到的一般如禮堂一樣的新教教堂,多了一份天主教堂雄偉華麗的氛圍。

找了半天,兒子在祭壇的側麵發現了一扇屏風,中間是聖母瑪利亞抱著小耶穌,後麵站著來賀喜的東方四聖,無聲地向遊客展示著教堂曾經歸屬天主教的曆史,因為新教教堂傳統上是不會敬拜聖母的。

擺在祭壇上方的這幅《最後的晚餐》有點意思,它是德國畫家Hans Leonhard Schäufelein於1511年創作的,比達芬奇的那幅要晚了差不多二十年,但相比於後者的正襟危坐,這幅倒是更有生活氣息,不過猶大不容易辨認,看了半天左四那個躲後麵鬼鬼祟祟的似乎有點像。

烏爾姆大教堂牆壁上掛著很多徽章,這是新教教堂和天主教堂的又一個很有趣的區別。

天主教的裝飾和象征物主要集中在聖經故事、聖徒生平、耶穌和聖母瑪利亞的形象,強調教會的神聖,而新教教堂似乎更接近世俗化,所屬教會懸掛徽章以紀念資助教堂建造、維護或裝飾的家族或個人。

據說大教堂建立後,經曆過不少不可思議的“神跡”。最著名的事件莫過於,1944年12月,盟軍飛機對烏爾姆市進行空襲。當時整個城市一片火海,包括教堂廣場上幾乎所有其他的建築被嚴重損壞,有一顆炸彈在教堂尖塔穿了個洞,但卻沒有發生爆炸,大教堂也因此得以保存下來。

現代西方社會,越來越趨於世俗化,我相信不會再有國家,組織或者機構費心勞力地去建造大教堂了,烏爾姆大教堂的世界最高教堂的地位,應該會一直保持下去,直到某一天因為戰爭或者災禍,它自己消失於人間。

和洪堡大學,海德堡大學,慕尼黑大學這些曆史悠久的學校相比,烏爾姆大學(Ulm University)很年輕,它是巴登-符騰堡州的第9所大學,創建於1967年。

雖然規模並不龐大,但是烏爾姆大學在自然科學等國內的排名位於前列。 在光電,集成電路設計,微電子等學科,烏爾姆大學被認為是世界最好的幾個大學之一,它在電子工程和計算機領域位於德國大學前5位。

我們來到烏爾姆大學,不是為了探究它不到60年的曆史,而是因為不起眼的校園裏,卻隱藏著一座絕美的圖書館 -威布林根修道院圖書館(Wiblingen Abbey library)。

德國人對引以為榮的寶藏似乎采取無所謂的態度,這點我們在前麵的白石宮和條頓騎士團的大本營已經有所領教,今天又是如此,在校園裏轉悠了半天,也沒看見修道院圖書館的標誌。

好不容易看到這個牌子,上麵有威布林根修道院的字樣,於是走進粉紅色的大樓。

一層的陳列和裝飾簡潔而現代,我感覺像是走進了教學樓,不由得疑問,那個著名的圖書館是在這裏嗎?一樓的工作人員頭都不抬地說:“上樓。”

二樓走廊上擺著這些破銅爛鐵,兒子說:“你們肯定被騙了,這兒哪有啥世界最美圖書館啊。”再找一個工作人員詢問,那人也是冷冷的一句話:“向前走。”

穿過幾個展廳,一扇虛掩的門出現在我的麵前,直覺告訴我,這裏就是維布林根修道院圖書館。

推門而入,LD和兒子不約而同地驚呼:“我的天啊。”我們像是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典雅、奢華、美麗、精致、高貴……用任何美好的詞來形容它都不過分。

維布林根修道院曆史悠久,建於1093年。18世紀初,隨著修道院權力和財富的增長,修道院開始進行新巴洛克風格的改建與擴建,使它成為德國西南部巴洛克建築藝術的傑作。華麗的圖書館正是在這期間建造的,其風格為洛可可式。

當時的修道院院長邁恩拉德·漢伯格希望這座圖書館不僅可以存放書籍,也可以在視覺上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希望這個空間能夠“喚醒僧侶們對學習的渴望和熱愛”。並且,他可以在這裏接待高貴的客人,向客人們炫耀他的藏書、智慧,和這個美麗的圖書館。

光滑的大理石地板、白色的雕像、藍色和粉色的大理石柱、金碧輝煌的鑲嵌、充滿寓意的天花板壁畫,美輪美奐……這間富麗堂皇的房間一定讓主人引以為豪。

天花板上的壁畫由德國藝術家弗朗茨·馬丁·庫恩(Franz Martin Kuen)創作。很令人驚訝的是,25歲的庫恩用一年時間,完成這組氣勢磅礴的龐大壁畫。這幅壁畫的核心是被天使包圍著的女神,表明神聖的智慧統治著一切。

代表人類信仰和知識的八座雕像坐落在圖書館的四周,它們分別法學和自然科學,史學和數學,服從和禁欲主義,信仰和神學。

雕塑栩栩如生,形態各異,但每座雕塑手中都有書這個元素,拿著書,舉著書,抱著書……這些雕塑是雕塑家多米尼赫伯格(Dominikus Hermenegild Herberger)的作品。壁畫和雕像上下呼應,在無聲的敘述著一個真理:沒有圖書,就沒有智慧。

意大利攝影師Massimo Listri曾花費十年,造訪全世界各地的圖書館,最後他列出此生必去的十大圖書館:

1.Mafra Library, 葡萄牙

2.Wiblingen Abbey Library, 德國

3.Admont Abbey Library, 奧地利

4.St. Gallen Library, 瑞士

5.Metten Abbey Library, 德國

6.Strahov I Library, 捷克

7.Palafoxiana Library, 墨西哥

8.Apostolica Library, 梵蒂岡

9.Abbazia Kremsmunster Library, 奧地利

10.San Francisco Library,秘魯

威布林根圖書館竟高居第二。

宋朝黃庭堅曾說過,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麵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

隻是我等俗人身處如此美輪美奐的圖書館,怎麽可能靜下心來讀書呢 - 眼前晃動的不是圖書,而是圖書館了。

我也不相信幾百年前那些僧侶們能在這兒不動如山地攻讀。

離開烏爾姆,LD開始激動起來,因為下一站是他此行的第三個願望,也是我們家的“延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琪子 回複 悄悄話 分享了你們的感受、照片,很好看,謝謝!
旅遊辛勞,博文精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