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19巴爾幹之旅(八)— 杜城的黃昏

(2019-09-27 11:24:29) 下一個
打開美篇,關於杜布羅夫尼克的遊記超過100篇。我問LG,這個地方已經被人拍爛,寫爛了,我還需要再寫一篇爛文嘩眾取寵嗎?LG說,還是寫寫吧。每個人眼裏都有自己的杜布羅夫尼克,再說,記憶是靠不住的,留下一點文字,也算給自己的行程留下一份記錄吧。
在杜布羅夫尼克,我們租的是一棟海邊公寓。公寓的主人一直沒有露麵,我們通過短信和他聯係,對方告訴我們,鑰匙在門前的地毯下,但拿了鑰匙卻不知道我們的單元。 來回通過電話折騰了10幾分鍾,才算進門。
非常幹淨整潔的一室一廳。
在我看來,旅行有四大要素:觀,食,住,行。行的太急,成了旅遊;住的太差,成了流浪;食的不行,影響情緒;觀的不細,走馬看花。
記得我們開始旅行的時候,都是住的酒店。可是現在讓我再回憶那些旅行,住的部分早已淡忘,因為每一個酒店都是大同小異,一樣的井井有條,一樣的彬彬有禮,但冷漠的禮貌透著禮貌的冷漠。
從南法之旅,我們安排住的時候,開始有了變化。
慢慢地,住,在我的旅行記憶裏麵,越來越鮮明起來。
忘不了那年,倫敦西區,那棟小樓,一個獨居的從蘇格蘭場退休的老人,每天在屋內點著燈,等著我們的歸來;
忘不了那年,尼斯,湖濱的那個莊園隻有我們四人,清晨起來,對著海那邊一輪紅日的眺望;
忘不了那年,格蘭納達,阿爾拜辛區的那棟12世紀的院子,每天推開院門,迎接我們的那些遊客的眼神的羨慕;
忘不了那年,亞速爾的皮庫島,我們入住的那個風雨之夜,女主人在門口守候著我們,身後一陣陣烤魚的飄香;
忘不了那年,葡萄牙的盧索,布薩科皇家行宮,半夜,我們四人舍不得入睡,一起漫步在雕梁玉砌的走廊上,仿佛走人時光隧道,回到了百年之前;
。。。聽從主人的忠告,我們打的前往老城。
走在杜布羅夫尼克的大街上,我想起了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他在1929年來此訪問後曾經說:"如果你想看到天堂到底是什麽樣子,那麽就來杜布羅夫尼克吧!(„Those who seek paradise on Earth must come to Dubrovnik)。進入“天堂”的派勒城門(Pile Gate),是杜布羅夫尼克的主要入口之一,位於老城的西部,始建於1537年,作為一扇文藝複興樣式的拱門,上方是城市的保護神-聖•布雷斯(Saint Blaise)的雕像,他的左手托著這個城市的模型。登上城門樓,幾條獨木舟在海中遊弋。
杜城建在碧海環抱的石灰岩半島上,分舊城和新城兩部分。舊城有14~16世紀建的古城堡,城堡用花崗岩砌成,牆外有護城河環繞,東麵是陸地,西麵臨海。城牆上修有許多角樓和炮樓。
進入城門,首先看到的是大噴泉(Large Onofrio's Fountain)。它由那不勒斯設計師Onofrio della Cava設計,建於1438年,當時是為了從12公裏以外引水入城,供杜城居民飲用。
這個噴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可惜發生在1667年的地震毀掉了它上麵所有的雕塑,現在隻能從餘下的14個噴水嘴後麵的精美飾板,想象一下那些雕塑的精美。
老城的中軸線: 斯特拉頓大街(Stradun),
有人說,如果你來杜城隻能選擇去一個地方,那麽你隻有一個選擇--杜布羅夫尼克古城牆。
LG刻意選擇下午5時許登牆。這個時候因為太陽偏西,整個城牆大半處於陰涼中。
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這個名字來自於克羅地亞語,但在曆史上這個地方更多的是以意大利語拉古薩(Ragusa)這個名字響徹歐洲。
在過往的千年曆史長河中,雖然這個地方曆經了拜占庭帝國,威尼斯共和國和匈牙利王國的王朝更迭,但在1358年紮達爾條約(Treaty of Zadar)簽署後,拉古薩一直作為自由城邦存在,它擁有自己的獨立法典,不依附於任何強權,是名副其實的獨立自主。15到16世紀是拉古薩的鼎盛時期,當時它的實力甚至可以和海那邊的威尼斯共和國相媲美。
--寫到此處,想起意大利西西裏也有一個地方叫拉古薩,不知道這兩個拉古薩之間有什麽聯係。該找個機會去那個拉古薩看看。
杜城城牆是圍繞在老城周圍的防禦性石牆,從7世紀起就矗立在克羅地亞南部,被認為是中世紀時期最偉大的防禦係統之一,從未被敵軍破壞過。1979年,杜布羅夫尼克老城和很大一部分城牆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城牆全長1940米,幾乎繞城一圈,最高處25米,是歐洲最大最完整的複雜結構城牆,它的存在,保護了杜布羅夫尼克五個世紀的平安與繁榮。城牆保護了杜城,也給我們這些後來者提供了極好的觀景視野。
黃昏時分,城牆上來往的遊人少了許多。靜靜地在這兒漫步,無敵的景色,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
得幸於拉古薩共和國曾經的強大,杜布羅夫尼克至今仍保留了文藝複興,哥特,巴洛克等等風格的教堂,修道院,於是這兒又多了一個美稱--斯拉夫的雅典。
1667年的地震毀壞了大部分城裏的建築,但是這段古城牆卻堅如磐石地經受住了考驗。
但看著眼前的紅牆白瓦,我的心裏卻隱隱作痛。因為所有這些建築,幾乎都是近20年來重建的。
固若金湯的城牆抵禦了地震,卻無法抵禦現代戰爭。
1991年克羅地亞宣布獨立,當時留在克境的南斯拉夫人民軍(Jugoslovenska narodna armija,簡稱JNA)中的塞爾維亞和黑山族士兵對杜城發動進攻,當時黑山共和國主席莫米爾 布拉托維奇(Momir Bulatovi?)宣稱杜城不被允許留在克羅地亞領土內,因為它曆史上是黑山的一部分(雖然城內大多數居民都是克羅地亞人,黑山人極少數,而塞爾維亞人不到6%),他們堅稱黑山的國境是由古板且無知的布爾什維克的地圖製作者劃定的。
接著塞爾維亞政府否定了其盟友黑山政府的說法, 聲稱杜布羅夫尼克在曆史上屬塞爾維亞,並不屬於黑山。兩個難兄難弟爭執不下,那就攜手打杜城吧。
當時杜城內克羅地亞的武裝力量隻有可憐的若幹當地警察,不知道是JNA實在太爛,還是他們顧忌國際影響,居然杜城被圍困了7個月都沒有被攻破。但炮擊不僅造成了114人死亡(其中包括著名詩人Milan Milisi?),也毀壞了城內大部分建築。這幅黑白照片來自於網絡,是當時JNA居高臨下,攻擊杜城的情景。
一直到1992年克羅地亞軍隊才解除了杜城的圍困。戰爭結束以後,被毀壞的老城開始維護,2005年修繕工作基本完成。
站在城牆上朝下望去,陽光下,斯特拉頓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但是1991-1992年的斯特拉頓大街,卻是這個樣子,杳無人煙,遍地瓦礫。
周圍的房屋在燃燒。這是貼在城牆上的當時的杜城損失示意圖。黑點代表房屋屋頂被毀,紅點代表整個房屋被毀。據統計,全城56%的建築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城牆本身,遭到多達650次的炮擊。城牆下還在修繕的被毀房屋。當眾多遊客趨之若鶩地來到這兒,探訪電視劇《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裏那個君臨之城的拍攝地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眼前的這座古城,其實是一座新城了。。
兒子說,他在鏡頭前麵很難笑出來,這是難得的一張LG抓到的兒子的笑容。

 杜城雖然新,景致依然美。她的美麗,是任何戰爭都奪不去的。

一路上,我們和很多人擦肩而過,這中間的絕大多數大概這輩子我們都不會再遇到了。就在那個下午,那一刹那,這個日本小姑娘大概不知道,她的那個撩發的瞬間,已經凝固在LG的相機裏了。
看風景的她,成了我們眼中的一道風景;但誰知道,我們不也是他人眼中的風景?
LG一直認為,旅行中的攝影,不必一定要去找那些熱門機位,去重複無數人拍過無數次的同一眼風景,捕捉瞬間,捕捉霎那,也是行攝的魅力吧。

 

夕陽漸漸西下,古城牆慢慢渲染上一層淡淡的橘黃色。

鍾樓的鍾聲響起,不知不覺,已經晚上8點了。黃昏中的杜城,就這麽慵懶地靜靜地立在我們眼前。

遠遠看過去,海邊已經有很多人在靜靜地等待落日了。
方濟各修道院(Franciscan Monastery),海鳥四飛。經曆了斯普利特和那幾個海島的失望,在城牆上,LG和兒子終於一償所願,讓無人機飛越了杜布羅夫尼克。鳥瞰古城。
有了無人機,LG再也不需要背負三腳架了。讓無人機給我們來一張全家福吧。
那天,我們仨就這麽靜靜地站在那兒,看著落日慢慢沉入大海。。。
依依不舍地走下城牆,城門裏兩個音樂家正在拉著門德爾鬆的E小調。
出海的人們也倦鳥思歸了。
杜布羅夫尼克是我們進入克羅地亞以來物價最昂貴的地方,但也阻止不了我們走進杜城這家最好的海鮮店。
Beef Tartare
Teriyaki
帶著亞得裏亞海水的Oyster.
這一天,我們一路從斯普利特南下,盡覽亞得裏亞海岸線的美景,又在杜城城牆看到如此美麗的夕陽,都說審美疲勞,其實真正的美景,是不會讓人疲勞的。
就在這樣的晚霞中,我們在杜城進入了夢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美麗的人生 回複 悄悄話 落日的美景,讓人有忍不住落淚的感動。兩個金句極富哲理又動人心弦。謝謝分享!
多倫多小珂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謝謝 我也發現和你的行程有很多相似, 包括下一站黑山的Perast. 我特喜歡那裏, 覺得就風景而言, 超過奧地利的哈施塔特。 我很懊悔,在黑山少安排了一天。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您這一組巴爾幹之旅寫得非常好,文字很感染人。那兩個年輕夫婦琴拉得很動聽,我還買了一盤CD,記得是7個歐。
多倫多小珂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olfemom' 的評論 : 謝謝。 是啊, 一晃7年級了。
Rolfemom 回複 悄悄話 小珂, 這組照片實在太美了,晚上回家再5仔細拜讀。 你兒子長大不少,真英俊。 恭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