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內的湖群呈帶狀分布在蜿蜒的峽穀中,並分為上、下湖區,上湖區包含12個湖泊,湖底是白雲石;下湖區湖底位於石灰石峽穀,有4個湖泊。
公園有二個入口。入口一在下湖區,入口二在上湖區。據先行者的經驗,為了配合太陽的照射方向,最好是上午去下湖區,下午去上湖區。因為對山區多變的氣候沒有把握,LG索性訂了2天票,雖然比一天票貴出不少。
整個國家公園麵積達294.82平方公裏。這麽大的麵積,可看的地方非常多。官網上提供的路線就有A,B,C,E,F,G,H,K 8條之多,看的我好頭疼,好在我們家還有一個一直用做學問的態度來計劃玩兒的人。
最後LG確定的計劃是從入口一入園,然後走C線。入口步行到P3,再從P3坐船到P1, 接著步行到St3, 再回到St1,然後回到我們的停車點。全程大約8公裏。
才入園,雨就大了起來,但是看著眼前的景色,我全然忘記了雨天的不適。
千萬裏奔來十六湖,卻大雨瓢潑。
出發前,我們可以盡力把旅行計劃做得合理,有效,但是卻沒有辦法控製老天爺的脾氣。旅行和人生一樣,對於沒法控製的事情,我們就坦然接受吧。
冒雨一路拍攝的LG安慰我說,雨天來這兒起碼有三個好處,第一是拍攝瀑布,不需要帶三腳架(木棧道上人來人往,架設三腳架非常不方便)和濾鏡了,這樣的光線手持就可以拍攝瀑布;第二是人少,起碼我們不會看到網上盛傳的夏天這兒人擠人的景象。第三是給了我們一個暢想的空間,這樣的天氣十六湖如果已經如此美麗,那麽晴天呢?
兒子從5歲開始就跟著我們走世界,一晃,7年多了,他也從當初我們身邊的小累贅,成了好幫手,現在他的識圖和認路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媽媽。
這兒的瀑布千姿百態。
有的瀑布很細,絲絲縷縷,不高也不壯觀,但是在青山綠水中,如盆景一樣細膩。
有的瀑布則從高聳的石壁上飛流而下,氣勢恢弘。雖然十六湖的瀑布在落差和寬度上都不在世界前列,但是瀑布群的密度、絢麗和多樣性卻令人驚歎不已。難怪有人把這裏的瀑布群評為世界最美的十大瀑布之一。
穿行在一個個大小湖泊和瀑布之間,仿佛是在欣賞一個個盆景。
雨天的十六湖,色彩更加濃鬱。滿目翠綠,仿佛濃得都掛不住枝頭,一點一點地滴了下來,染綠了湖水。
為了保護自然環境,整個十六湖地區酒店極少。當地政府非常鼓勵民宿的發展。在這樣的地方,民宿比彬彬有禮卻冷漠的酒店更讓人感覺接近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