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次來柏林了.13年前,帶著10歲的女兒,那時柏林還在大興土木,現在帶著9歲的兒子重遊。如今的柏林已經很像一個作為首都的大都市了.但內心深處,還是更喜歡德國原來的那個首都,萊茵河畔的波恩. 安靜,美麗的小城,但柏林,畢竟曾經是普魯士和昔日德國的首都,承載了太多的曆史和苦難,來看看,還是值得的.
柏林議會大廈,原來的曾經在希特勒時代發生過國會縱火案的議會大廈,早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現在的是後來重建的.來這兒訪問,必須事先預約.進去的時候,也要經過重重安檢.
體現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藝複興式和巴洛克式多種建築風格,德國統一的象征。1894年建成,1933年著名的國會縱火案導致納粹掌握國家議會,把德國推向二戰深淵。兩德分裂期間,戰後修複的國會大廈在西柏林,但聯邦議會遷往了首都波恩。
兩德統一後,經過了又一輪重修,增加了玻璃蒼穹,99年正式成為聯邦國會會址。中間那個碩大無朋的圓頂。全部為透明的玻璃材料構成,意味著議會所有的議員及其工作,都是坦誠和透明的。順著螺旋形的梯子,盤旋而上。其中有360麵鏡子似的倒置圓錐體,像鍾乳石一樣垂掛在大圓頂下,這些鏡子把日光折射到大廈的會議廳內。
這是議會大廈的正麵,上麵的一行德語的意思是,為了德國人民...
柏林市政廳
柏林大教堂(德語:Berliner Dom)是德國柏林的一座基督教路德宗教堂,位於柏林市區博物館島的東部,曾是德意誌帝國霍亨索倫王朝的宮廷教堂。
柏林大教堂建造於1894年~1905年,是威廉二世皇帝時期建造的文藝複興時期風格的新教教堂,也是霍亨索倫王朝的紀念碑。很多王室成員都長眠於此。
洪堡大學校園內馬克思普朗克的肖像,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
登上洪堡大學的主樓,鐫刻的校訓的落款是卡爾·馬克思, 中文大意是: “從來的哲學家們都在解釋這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這個世界。”
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最初是柏林城牆的一道城門,因通往勃蘭登堡而得名。1788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為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下令重新建造勃蘭登堡門,曆經三年於1791年完工。第二場世界大戰之後,勃蘭登堡門同柏林牆一起見證了德國近半個世紀的分裂,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它成為了兩德統一的象征。
2005年才對外開放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這2711塊高度不同的水泥碑,最高4.7米,最低半米都不到。據介紹,設計師想表達心神不安,纏繞不清的氣氛,整個雕塑就像一個原有秩序的環境,卻因人為而遠離自然。灰蒙蒙的天,走在裏麵,真的很冰涼....
波茨坦廣場上留下的柏林牆遺跡。兒子非要親眼看看昔日的柏林牆.。
柏林到德累斯頓交通非常方便,火車隻要2小時。德鐵一如往昔那樣的準點,幹淨,寬敞。
德累斯頓城市不大,主街布拉格大街從火車站直通市中心.。走在德累斯頓這座兩德統一後新建的城市的路上,兒子興致勃勃要像爸爸那樣記錄這個獨特的城市的一切
聖母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累斯頓轟炸中被摧毀,已經重建,成為德國與從前的敵國和解的標誌。重建工程持續了13年之久,外部的重建完成於2004年,內部重建工程完成於2005年.整個重建工程耗費1.8億歐元以上. 一半由德意誌銀行承擔,一半來自各種捐獻。教堂美輪美奐,前麵豎立的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的雕像幸存於二戰的大轟炸. 1994年開始,嚴謹的德國人在廢墟中挑選材料,將一塊塊磚瓦測量、拍照,鑒別並複位,不足部分用新材料補充,完成了世界上最大最難的拚圖。大教堂43%的材料從廢墟中挑選出來3539塊磚。古樸的外觀,斑駁的牆身,那些被燒過的黑色痕跡,記載著曾經的戰火。
聖母教堂的頂部彩繪.據說參與繪畫的是曾經參加轟炸的英國皇家空軍的後代,重建這個輝煌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他們的先輩贖罪吧.
這座城市擁有大量壯美而華麗的文化遺產
布呂爾平台的綽號是“歐洲的陽台”,易北河經此穿越這個擁有50萬居民的大城市。大多數人都從平台西端的城堡廣場進入平台。從布呂爾平台可以遠眺易北河.
德累斯頓宮廷教堂,二戰被毀,戰後重建.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壁畫,共101米長的《王侯隊列圖》整幅壁畫采用了邁森出產手工精細的陶瓷片,共用了27000片瓷磚,栩栩如生的描繪了薩克森王國韋廷王朝)的曆代君主,再現了從1123年到1904年間薩克森王侯的騎馬雕像圖。壁畫中人物共93人。德累斯頓在1945年2月遭到了英國和美國空軍聯合發動的大規模空襲,整個德累斯頓幾乎被夷為廢墟。然而《王侯出征圖》卻毫發未損,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德累斯頓的茨溫格宮建於 1709 年,其前身是由木結構建築環繞的廣場,用作薩克森王公貴族舉行各種比賽和進行宮廷遊戲的歡慶場所。1710 至 1719 年間,在“強力王”奧古斯特選帝侯統治時期,馬特烏斯丹尼爾珀佩爾曼 用砂岩修建了茨溫格宮。宮殿的正門形如王冠,故成為王冠門。。
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1670-1733年)被稱為奧古斯特國王或者強力王。據說因為他是喝獅子奶長大,所以力氣特別大,能空手把馬蹄鐵折斷。另外他很受女人青睞,有360個子女.
茨溫格宮在1945年2月13-15日地毯式的德累斯頓大轟炸中基本被摧毀,在此之前,收藏的藝術品已經被撤退。戰後,德累斯頓市民舉行公民投票,決定重建茨溫格宮,以重建該市的榮耀,而不是將廢墟夷為平地,改建德意誌民主共和國當時盛行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建築。
長方形的內花園。內花園非常工整對稱,四季常青的綠草坪
原來的茨溫格宮建於1710年至1730年間,是薩克森王國選帝侯兼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世稱“強者奧古斯特”)為準備一場婚禮慶典而建。新郎是他的兒子,新娘是哈布斯堡的瑪麗亞·約瑟法。他聘請了建築大師珀佩曼和雕塑家莫澤爾,建起了畫廊、亭閣、王冠門,在護城河修起小橋。
站在茨溫格宮的頂層眺望整個花園,如果是夏天來,會更漂亮.
茨溫格宮的天文儀器博物館
茨溫格宮 瓷器館 收藏有大量的18世紀中國、日本的瓷器和德國最早的邁森瓷器。
當中國瓷器和絲綢開始在歐洲宮廷裏盛行,奧古斯特二世也像其他帝王一樣,把收集各類中國藝術品當作時髦,其宮殿裏常見中國生活風情的壁畫。那時,德國和奧地利的皇室一個比一個奢華,幾乎每一個重要的城堡裏,都至少有一屋子瓷器,但誰也比不過奧古斯特二世。
茨溫格宮的畫廊, 是歐洲著名的美術館之一。這裏收藏有15到18世紀意大利、法國、荷蘭、德國等國大師像魯本斯、丟勒的名作.
畫廊裏麵很安靜,可以不受幹擾地對著喜歡的畫作看半天.
畫廊提供語音講解器,對每一幅名畫的背景進行講解.
王冠門(Kronentor)是德累斯頓的城市標誌,在洋蔥形的尖頂上,金色王冠由四隻展翅欲飛的雄鷹護衛,閃閃發光,象征著國王的尊嚴。這頂王冠並不是'強者奧古斯特'作為薩克森國王的王冠,而是兼任波蘭國王的王冠。王冠上四隻護衛的雄鷹是波蘭的國王雄鷹,與波蘭國徽上的雄鷹一個模樣。
茨溫格宮在二戰期間沒有躲過被轟炸的命運,在被夷為平地之後的18年裏,德累斯頓人們執著謹慎、穩重精確的性格使重建茨溫格宮成為現實。重建過程中,人們盡最大可能地從茨溫格宮的廢墟中挑選建築材料,重新拚接,再加上根據照片和設計圖紙等資料進行精確的複製,在1963年基本上恢複了茨溫格宮的原貌。
森帕劇院是薩克森的州立劇院,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劇院之一。這座仿意大利文藝複興盛期的建築是由建築師戈特弗裏德·森帕在1838和1841年間在戲劇廣場建造的,劇院名由此而來。 這座建築在1869年9月21日的一場大火中被燒毀。然後重建. 然後二戰中再次被毀,到1985年再次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