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隱居個人之事,行義社會之事。孔子認為個人道德高尚,大眾就會追誰他,這是孔子思想體係的一個基本假設——相當於幾何學裏的公理。他是受了古代傳說的影響,對那些說堯舜不好,對他的仁義禮思想不利的曆史,或隱或刪,如,宰我說:“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他想複周禮,所以就對周禮中不好的東西,隱之不說。
其實,“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本身便是說明這樣的人根本沒有,麵對事實,他應改變思路。也就是說,普通大眾會主動追隨道德高尚的人,一般的邦國會自願聽命於仁政之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個假設是錯誤的。
仁義禮道德是一個人文體係,作為社會公德規範,可以移風易俗,然複“禮”則不能,政權與禮之間是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