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前麵子路之問是反問,含詰意。孔子以“九合諸侯,不以兵車”說之,但畢竟還是言“兵”說“霸”。故子貢再進一步問的時候,孔子馬上改說,“被發左衽”,“匹夫匹婦之為諒。”
孔子好以堯舜禹湯、周公為例,說仁者有功,而在管仲身上,仁與功有矛盾。二子之問表現出儒家思想的一個根本問題,聖人自己也隻好用“功大於過”搪塞過去,孟子則不顧當時虎狼之邦步步吞噬六國之事實,強說“仁者無敵”。
仁者功,若長遠說——千年萬世——可成立。從猴王占有所有雌性到一夫一妻,從部族爭領地到聯合國政治解決糾紛,人類文明進步是事實。但隻要競爭——物競天齊——還存在,仁者無敵就隻是目標,不是現實。
儒家把願景,說成“三年有成。”後儒崇孔,當成至理,鑄成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