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客

"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正文

論語新得186

(2018-07-06 08:09:24) 下一個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嚐從事於斯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樸實簡潔。“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以孔子為例,他理論行,實踐不行。治國他不如管仲,甚至晏嬰也能指點他兩招。劉邦說,政事我不如蕭何,計謀我不如張良,打仗我不如韓信。劉邦自知也。

“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我不懷疑曾子的朋友是這樣的人,然而拿來效法,則有問題。若無與真無,若虛與真虛,如何辨別?標準何在?“犯而不校”更可能是打不過人家,自己找台階下。或有人說,那還不容易,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是啊!多簡單的事!儒家思想的問題就在這裏,重理論,輕實踐。

孔子本人可謂實踐了一把——墮三桓城牆,失敗了,在魯國呆不下去,不得已才周遊列國。後儒當然不把這當作孔子為政不行的例證。

孟子幾乎沒有實踐經驗,人家給他一個卿的待遇,如同現在的教授專家享受局級、副部級待遇一樣。他就不知道北了,大言不慚“舍我其誰也。”其實,他正是不知自己有什麽,無什麽、把虛當實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