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客

"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正文

論語新得114

(2018-04-24 08:08:41) 下一個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朱注引程子,“子路勇於義者,觀其誌,豈可以勢利拘之哉?亞於浴沂者也。顏子不自私己,故無伐善;知同於人,故無施勞。其誌可謂大矣,然未免出於有意也。至於夫子,則如天地之化工,付與萬物而己不勞焉,此聖人之所為也。”

“如天地之化工,付與萬物而己不勞焉”真是鬼斧神工,神乎其神!

我倒覺得孔子著眼實際、說得樸實無華。讓老人安度晚年,對朋友有信有義,給孩子以關愛。當然夫子是在言社會,而非自身,這裏顯出三人胸懷不同。

可是,後儒解經總是順杆爬,追求境界高,結果脫離實際越來越遠。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在親民,止於至善。”——《大學》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

到王陽明“致良知”,到達隨心所欲之境。

自孔子起,隨著時間發展,很明顯看出,後儒一直眼睛向上,一個比一個口氣大,推崇天馬行空,忽視腳踏實地。以《大學》“修治平”為例(因其承前啟後,在儒學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修身是個人修養學問,治國是管理,平天下更兼有外交和軍事。如果肯從曆史事實著眼的話,就該看到,孔孟一個是聖人,一個是亞聖,個人修養都夠高了,可是強國是秦非魯。使秦國強大起來的是商鞅、張儀、範雎、呂不韋等人,平天下的是秦始皇。總結史實,足見《大學》中的理論有問題,應是修正理論以就事實,而不是通過給孔子加素王之假冕的方法,變事實以就理論,這種作法實乃自欺欺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