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因愛其人而及其樂,這種愛屋及烏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首先,韶、武非舜非武所作;其次,樂師水平不一,或可說某人某次演奏某樂盡善盡美,換個時間地點,演奏效果很難一樣。孔子覺得盡善盡美,大師可能覺得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三者,個人癖好不同,所喜歡的音樂也不同。孔子喜歡韶、武;別的人可能更喜歡流行歌曲“有位伊人在水一方。”
孔子崇拜舜、武,而愛韶、武;後人崇拜孔子,他說的每句話都成了聖人之言,時代變遷有些話本已不在有意義,還要轉彎抹角地給“子曰”賦予新義,跟西方傳教士解讀《聖經》一樣。我個人不相信任何一本書會是100%真理;就算千年之前是上帝之言,千年後也落後了。
愛屋及烏的作法,滲透到曆史和哲學研究中就更不應該。曆史求的是真;哲學究的是本,愛屋及烏相當於先戴上了有色眼鏡,研究結果就有了人為的偏差。舉例子來說,人類到底從何而來?我們隻能從化石證據裏推,不能因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祖先是猿猴而否認曆史證據。
回顧在中國傳統文化,我們因愛屋及烏而不敢正視曆史、直麵傳統的地方太多了。如儒家文化,那些是精華那些是糟粕?如中醫,那些是醫,那些是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