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輩子就是當老師的命!年過半百,孔子雖不甘心,但也不得不認頭。
一認命,原來在乎的也就不那麽在乎了,什麽事隻要你不在乎,不往心裏去,便會心寬耳順;要是什麽都不在乎,便可從心所欲,不逾矩。當然對孔子這樣的人來說,所謂不逾矩,也不過就是不再堅持原來“割不正”不吃那套老禮,像到了82再跟一個28的去談情說愛這樣的事他老人家是絕對做出來的,老楊那才叫真從心所欲,放得開。
出世即不逾矩,入世即功名,儒家可謂半在乎半不在乎,出世入世腳踩兩隻船。
完全徹底不在乎的是佛教——我們所處的世界完全是虛幻,成佛即是對此虛幻之覺悟;
道家可謂山寨版不在乎——好不容易修煉成仙,天上還有玉帝、王母,時不時還會被貶下界,能不能再上去則難說。
關於命定論,基督教即承認上帝掌控一切,又承認自由意誌,最難自圓其說。要是上帝掌控一切,那麽蛇引誘夏娃吃智慧果,就是事先定好的套兒;要是有自由意誌,那麽上帝就不能控製人心。經院哲學家說上帝絕對控製一切,唯獨放人一馬,賜給人自由意誌。但解釋基督救贖還是有點別扭,上帝派了一個兒子下來,事先安排好了要釘死他,目的是救人類的靈魂。近代哲學家幹脆說人類不可能理解上帝。所有的問題,所有的矛盾在上帝那裏化為烏有,此乃神學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