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唱歌要照譜

(2024-06-19 13:17:40) 下一個
  •  

毛主席的書,我最愛讀

  •     發一張歌譜,是文革初始的敘事小曲《毛主席的書我最愛讀》。個人感覺,這首歌措辭貼切精到,非勞苦農民不可理解;曲譜樸實平順,尤其適合普通民眾詠唱。記得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我正努力向識譜的門檻跨進,唱起來猶如在政治熱潮中遇到了一絲清流。在這裏不討論歌曲的政治意義,而就歌譜配發的示範演唱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因此引出今天的主題——唱歌要照譜。
  •     除去過門,曲譜第一小節四個音符5356都是八分音符,演唱時應均勻各唱半拍,表達普通百姓殷讀領袖著作一字一句的樸素感情,但演唱者為了強調這一小節首拍的重音,竟將5唱成了八分附點音符四分之三拍,而將3委屈成了十六分音符四分之一拍。如果認為這是演唱者的再加工,恰恰證明了這種努力是不接地氣的畫蛇添足。
  •     曲譜第三小節給“愛”字一整拍,配了一個圓弧線,但演唱者卻將前半拍無私劃給了“最”字。也就是說,曲作者規定讓“最愛”兩個字各唱一拍,各用圓弧線固定,但演唱者卻不願理解原作的本意,或者對歌譜沒有起碼的尊重,讓“最”字延長到一拍半,而“愛”變成了半拍,讓兩個圓弧線統統失效。
  •     第十五小節“熱”字的配曲67都是十六分音符,合唱半拍,在重拍位置;其後的6是四分音符,起切分作用,“熱”字合起來共一拍半,是這一小節的重音。但演唱者卻故意空出八分休止符(若寫出來應該是0下麵加一橫)放節首,而將四分音符6(一拍)壓縮成了八分音符(半拍)。雖然整個歌曲節奏沒有受損,但曲作者本設計的突出重點一氣嗬成的效果被演唱者的自作主張給破壞得一塌糊塗。
  •     在二十六、二十七小節,演唱者重蹈覆轍,給節首橫加了整整一拍的休止符,“席”字配譜同音連線高音5從兩拍延申成了三拍半,這樣就把本來的兩小節擴充成了三小節。本來,“毛主”倆字在節首,是重音位置,但經這樣一改,就退成了輕音;“的”字原是四分音符一拍,被“席”字強行擴充了之後,就變成了可憐的八分音符半拍了。
  •     另外,本歌曲有三個小節末尾輕拍開口的句子,有兩個都為八分音符半拍,都冒冒失失地處理成了十六分音符;隻有一個確切十六分音符的,就是歌曲結束句中的首句“我幹起了革命勁頭兒足”中的第一個字“我”,這個四分之一拍唱對了,顯得難能可貴。
  •     還有,歌曲第一段結束音“足”是二分音符,兩拍,結果給演唱者拖成了四拍,害得過門隻能從第五拍開始演奏。    
  •     總的來說,唱歌要先唱譜,要充分理解曲作者的原意,絕不能自作主張,更不要離譜發揮。推而廣之,我們做什麽事都要有規矩——唱歌要照譜,做人要靠譜。
  • (因我現在還沒找到將範唱音頻納入本博客的方法,故請對本文感興趣的讀者先到”搜譜網“找本歌曲的範唱來對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