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國家亞洲藝術博物館(二)

(2024-10-11 07:03:18) 下一個

中國青銅器---鑄就輝煌

 

      青銅冶煉為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三個標誌之一,另外兩個標誌為文字和城市。

      在人類曆史進程的長河裏,銅器時代(6000-7000年前)上承新石器時代,下接鐵器時代(約3000年前)。銅器時代又分為三個時期,紅銅、砷銅、青銅。紅銅就是純銅,自然界裏隻有三種金屬可以單質或者純粹的形式出現,那就是金、銀、銅。中國古人將金、銀、銅、鐵、錫說成五金,這五種金屬是人類最早認識到的金屬。

圖一, 自然界裏的純金、純銀、純銅礦。

      紅銅不需要冶煉,用石頭敲敲打打就可形成器具。最早產出紅銅的家鄉在今天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半島(7000年前),其製成品廣泛向西擴散到歐洲的伊比利亞半島(5000年前),向東擴散到中國甘肅的河西走廊(4000年前)。那裏是歐亞大草原的最東南端,那時和華夏文明還沒有什麽關係。在華夏文明的核心區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隻出了土一件4000年前的紅銅銅鈴,位於山西臨汾,那是堯的帝都。

紅銅時代的必備條件是純銅礦資源,除了土耳其之外,在北美五大湖周邊也有純銅礦資源,那裏的印第安人在5000年前也有了紅銅器械。中國沒有純銅礦,沒有紅銅時代,也沒有砷銅時代,華夏文明直接進入到青銅時代。基於時間的順序和發展的脈絡,大多數中外學者認為中國的青銅技術是西方傳來,但必須指出大多數中國民眾不願接受“青銅技術西來說”。不管怎麽說,中國青銅的冶煉、鑄造、製備最終都達到世界的頂峰,這是不爭的事實。另外中國的大多數青銅器都刻有銘文,是考古學的無價之寶,因此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在世界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青銅為人類冶煉的第一種金屬,是銅和錫的合金,有時含鉛。用於冶煉的礦石為孔雀石,呈現綠色或者藍色,北宋的王希孟就是用孔雀石做顏料作畫《千裏江山圖》。青銅的冶煉鑄造並將其製備成工具、武器、用具、樂器實乃人類文明的劃時代的進步,這個時代被稱之為青銅時代。考古學家認為最早的青銅冶煉大約發生在6000年前,在中亞的新月土地上,也就是從兩河流域到地中海東岸。黃河流域的青銅冶煉要晚1000多年,在公元前18世紀跨入了青銅時代的門檻。但其後技術水平所達到的高度和製成品的精湛程度其它地區望塵莫及。

圖二, 國家亞洲藝術博物館的第八號展館,中國青銅器。

圖三, 東周時代的青銅酒器,均鑲嵌金、銀、孔雀石和綠鬆石以作裝飾。對稱形狀的幾何圖案在青銅澆鑄前完成設計,在鑲嵌的區域留出凹槽。這些複雜的幾何圖案被稱作龍紋,我們今天還不知龍紋背後的寓意,或者是否有寓意。這三件青銅出土於山西侯馬,位於當時的晉國。左:方壺,公元前400-350年。中:有蓋圓壺(中國古代的專有名詞:“闘” dou),公元前450-400年。右:扁壺,公元前350-300年。右下附圖:青銅殘片上的龍紋圖案。

圖四,青銅鑒,“鑒”最早用於盛水洗麵或者用作鏡子照麵。現代漢語裏的鑒別、鑒定就是由這種用具演化而來。鑒內鑒外都鐫刻著自然主義的圖案,生動活潑。鑒內,三種水生動物 ---- 水鳥、魚、海龜。傳達“鑒”作為液體容器的功能。鑒外,構圖密集,展現狩獵,具有強烈的繪畫性和敘事性。英文的標題為 Capturing Nature (捕捉自然)。

圖五,墓穴裏的專用陪葬品,比當時的實際用具的尺寸略小,當年的精美依稀可見。左邊的兩件為“青銅鑒”,中間是典型的“鼎”,有三足,英文解釋或者翻譯為“Cauldron or Steamer Basin”,蒸鍋。其實“鼎”在中華文化裏有特殊的涵義,僅是含“鼎”的成語就有幾十個,遠非蒸鍋那麽簡單。右邊的兩個為“闘”,有蓋酒壺。其中右下的方壺(“闘”)四麵都鑲嵌圖案。附圖是後世專家根據四麵的圖案繪出的場麵,應該有故事。

圖六,出土於山西侯馬,公元前500-450年。

左:青銅鑒,鑒內有銘文,為智氏家族的器具。“鑒”最早用於盛水洗麵或者用作鏡子照麵。智氏為春秋晉國後期最有權勢的家族,在權力鬥爭中被韓、趙、魏三家聯合剿滅,後來的曆史就是韓趙魏三家分晉,東周由春秋進入戰國時期。這隻青銅盆,準確地說是鑒,有一孿生姐妹,被保存於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學院。附圖是“鑒”內的六字銘文,甲骨文,可惜我不認識,從英文再翻譯回漢語,大意是“智氏掌門人之子的寶鑒”。

右:鑲嵌龍紋的青銅鼎,這是一套九件中的一件,應用了分段鑄造技術。

圖七,禮儀用酒器,斛和樽。出土於山西侯馬,公元前900-500年。

圖八,王公貴族宴會酒席上的青銅器,左下兩隻為動物貘的造型,用於支撐大型容器,1923年出土,一共四對,被古董商分拆出售,現在被分別保存於倫敦、舊金山、京都和華盛頓。

右側為設計精巧的盛酒容器,酒壺,形似猛禽,但既有羽毛又有魚鱗。.設計師創造了一個自然界不存在的虛構生物。羽毛和鱗片的紋理交織,居然沒有違和感。鳥嘴即為壺口,壺蓋在頸部連接,機關安裝在後腦,在後腦勺上鑲嵌金字,“尊貴的鳥”。為了使這尊容器穩定站立,需要物理學和結構學上的知識。

圖九,鳥龍紋酒器的背麵觀,好不容易認出後腦勺上最後一個字,“鳥”。這一件是國家亞洲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圖十,上部為弩的配件,一對,蛇頭龜頭, 以蛇身接龜唇。公元前450-400年,東周時期。下為龍頭,裝飾在王公的戰車車轅上,公元前400-300年,東周時期。

圖十一,現代的山西侯馬是春秋時代青銅的冶煉和鑄造基地,也是晉國最後的都城。1955年,中國考古學家在這裏找到了鑄造廠,並用十年勘探發掘。在大約一公頃(100米X100米)的範圍內,除了建築遺跡,發現數以萬計的粘土模型和模具碎片。深入地揭示了中國古代技術和青銅鑄造工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