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聚會中偶然談起了啤酒,好奇地詢問了一位從德國來的朋友,美國啤酒和德國的比較如何?他指著杯子裏的啤酒說:“No character(沒有特色(點))。” 什麽是啤酒的特色?由此萌發了進一步疑問:世界上真有所謂最好的啤酒嗎?最好啤酒有什麽特色?同樣的問題也可以針對其他東西,如咖啡,香水…等等。 答案似有似無。
當然,第一步要搞清楚“character “這個詞的確切含義,最直接就是查詢權威詞典,不過更喜歡從一個叫vocabulary.com網站上查詢,因為它本身就很有特色。 於是,得到如下解釋:1 道德力量或聲譽(moral strength or reputation); 2 多彩的個性(colorful personality); 3 人和事物的特質(the distinctive nature of a person or thing)。 從這些定義看,一般公認的啤酒一定不錯,可能接近所謂的最好,但要了解啤酒的特色還得親自體驗。簡單的辦法就是不帶個人喜好或者“偏見”地去品嚐商場裏能買到各種啤酒,包括當地生產的,黑的,黃的…,從中品味出什麽是最具“特色”的啤酒。結果比較失望,問題出在哪裏?
後來,偶然發現“特色(征)”(Character)和“習慣”(Habit)有某種密切的聯係。如Ovid的名言告訴我們的:“Habits Change in character.(習慣注定特征). ” Vince Lombardi,一位NBA教練也說過類似的話:“…Watch your habits,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 (關注你的習慣,它們會成為你的特征).” 雖然這些名言是對個人而言的,但是,不可否認習慣造就的個性特征一定會反映在個人飲食習慣上,因此個人習慣帶來的“偏好”對啤酒評價帶來一定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習慣和特征的關係有如雞和蛋的關係一樣),不是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這不是我的菜”。那麽,我們也可以說:這不是我的啤酒。這樣吧,可以實驗一下,隻對一種品牌的啤酒,喝出“習慣”來。然後,有了參照再對比其他啤酒。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選擇大家公認的品牌開始,或者一種是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品牌開始。經過一段時間的“習慣”,並且當一種啤酒成為一種“習慣”時,的確明顯感覺其他品牌的差異,同時感歎“習慣”的力量不小,那種“很合胃口”的感覺形成了一種排他性。似乎有了結論,“習慣了的就是最好的”,尋找“最好”也許沒有什麽意義!?
很長時間了,“尋找最好”已經被淡忘了,是否“最好”不重要,喜歡就好。一天,看到一本暢銷書《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被書名中的“習慣”所吸引。作者把習慣和Wisdom(智慧)聯係起來了,認為習慣的深層含義是智慧,很有意思。再次查詢了“wisdom “的定義(vocabulary.com), “Wisdom is the combination of experience, knowledge and careful judgment.”(“ 智慧是經驗、知識和縝密的判斷結合體”)。“習慣”某種程度包括了我們的經曆和體驗,但如果缺乏相關的正確“知識”支撐,的確很難有合理的判斷。顯然,試圖僅僅通過“習慣”來判斷啤酒的好壞也就有某種缺失。
會不會因為要尋找所謂“最好”,就去了解體驗,研究其曆史和製作過程…,也許會。但是,“習慣了的就是最好的”是不是性情中人的一種特色?也許吧!
————————
“From Collards To Maple Syrup, How Your Identity Impacts The Food You Like” by ANNA KUSMER
https://www.npr.org/sections/thesalt/2018/05/11/609237031/from-collards-to-maple-syrup-how-your-identity-impacts-the-food-you-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