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說中國的大一統,漢女幹,天命觀與自由觀

(2024-04-05 21:53:10) 下一個

漢女幹這個詞很敏感,不宜亂用。因此,就專門限定在抗日戰爭時期投靠日本人,幫助日本人侵略中國,殺害中國人的中國人。這樣應該沒有什麽爭議。

這些漢女幹的產生其實跟所謂的大一統思想有點兒關聯。也就是說,有大一統的思維基礎,就會有漢女幹的現實,尤其是在日本侵華時期。

為啥?

因為政治上的大一統反映的是大一統思維。中國人的思維是在貌似無序的多單位互相作用中產生意義。這意味著,構成整體的單位的互相作用是自由的。在語言中的單位是,思維中的單位是,群體中的個體也是。

這個特征在對比漢語與西語的差異時體現得特別清楚。

可以說,這種意義生成機製就是基於對無序單位進行統合。因此,它就具有了兩麵性:整體的大一統(統合)原則與個體的充分自由(沒有各種具體形式限製)原則。

在政治上,不同的個體構成整體,不同的整體構成局。而整體是個體互相作用形成的;局中的老大是不同整體互相作用產生的。局中的整體互相作用是意思生成的過程,也是政治鬥爭的過程。

在這個意義上,整體秩序必定是大一統的整體作用的結果。反過來,產生這種整體機製的個體又必須充分自由。

這與漢女幹有什麽關係呢?可以反著看:

如果所有中國人都被一個勢力大一統了,那麽就不會有漢女幹。而中國有,這說明中國人沒有被一個勢力大一統。這說明個體或者部分中國人個體有自由。

中國人個體有自由就要成為漢女幹嗎?當然沒有這個道理。

而之所以這些有自由的中國人個體成為漢女幹,又是因為他們還在大一統思維機製中:他們還是要通過依附來保障自己的利益。

日本侵華時期的漢女幹的產生其實是兩個老大的反映,中國是其一,日本是其二。如上所說,日本勢力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人的選項,正說明有些中國人有相當大的個體自由。他們並沒有什麽忠君報國之類的群體利益導向的思想(同時,也是這樣的人容易反感以族群為取舍標準)。對這部分人來說,中國傳統的老大對自己的老大地位的維持(政治與思想大一統的宣傳與維係)策略是失敗的,沒有取得成為漢女幹的這一部分中國人的認同;這也意味著,對大一統的強調本身或許就證明中國人有“不受統”的特質。而這些人,無論在有一個老大,還是兩個老大,還是沒有老大的情況下,都是“自由”的。他們從來不曾真正地認同任何一個絕對信念,老大可以換,信念可以換,自己的利益不能換。統治者怎麽吹捧大一統也沒有用。

於是,日本強大,有些中國人就認為日本會成為新的老大,真正的老大,於是就成了族群標準下的“漢女幹”。其實他們並不是,因為他們從來也不是“漢忠”。

這部分人的存在,也與漢語的結構特征有關。個體總是相對自由,總是在等著向整體意思(現實中就是最大勢力)靠攏。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思想,就是天與天命觀。有天命觀念的人比較容易認同公平的老大,而沒有的,則更容易認同利益或者勢力的老大。這樣,有天命觀的中國人向公平的老大看齊;沒有天命觀的中國人就隨時期待向勢力上的老大看齊。同樣有意思的是,也正是這部分向勢力老大看齊的人對中國哲學非常反感。本能性地抵觸。大概是因為中國哲學講天命講得太清楚,明白了就會強壓製這種勢力本能。

因此,大概可以這樣講,中國的大一統思想雖然成為漢代以來的政治主導意識,但天命觀卻從來沒有成為唯一原則。任何時代都有相當多的中國人享受著天命以外的“自由”。他們服從大一統的格局,隻是因為服從這個老大能讓他們的利益最大化。如果同時有多個老大,那麽他們的自由就會充分體現出來:他們隻選擇自己的利益的“大一統”,沒有天命,沒有群體認同。而這種利益導向的“大一統”,在他們倒向其他強大勢力的時候依然表現得非常清晰:他們用大一統政治思維來反對他們反對的思想與行為。二鬼子對中國人的手段與中國劣等腐壞官紳沒有什麽差別。

俺推測這是日本侵華時期的漢女幹產生的根本機製。

而這個機製的存在,則不限於任何具體時期。

草成,朋友們將就著看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複旦大學的曆史地理學家葛劍雄教授曾經寫過一本書,說中國在曆史上分裂的時間比統一的時間更長。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漢女幹”很有創意! WXC 有很多禁忌,好多詞匯不讓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