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0)
2018 (292)
2020 (164)
2021 (362)
2022 (344)
2023 (441)
2025 (1)
舊博一篇,沒有修改:
哲學是愛智之學,但卻落入了思考的遊戲。
並不是哲學推動了社會思想的發展,也不是社會思想的發展推動了哲學。哲學是社會思想發展的體現,是反映社會思想發展的一個方麵。
所謂現象學,存在主義,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與所謂的本體論哲學,在本質上沒有什麽差別:它們都想認識“真實”。不管這個真實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先驗的還是實證的。但這個真實的東東,到底存在不存在----不但在柏拉圖在那裏,而且在胡賽爾那裏,在海德格爾那裏,在德裏達那裏,在福柯那裏?每位哲學家都努力地思考著-----好象真實的麵目可以通過思辨或者描述達到一樣。這真是一幅奇妙的景象:真實是本源,是理念,是現象,是語言,是結構,是意識,是心理,是不確定。。。真實像是一個迷,人類一直在猜答案,這個猜的過程和副產品,就是哲學。
哲學的潛詞是,這個迷是有答案的。
可是,如果這個迷根本就沒有答案呢?
哲學的追求就如同找不老藥一樣了。
如果找不老藥的比喻太不嚴肅,那麽,換一個類似的:那就是吃飯。
吃一頓飽一頓。下一頓還要吃。沒有一吃永飽地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哲學也是一樣:猜一頓,再猜一頓。人類思維的胃,永不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