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是感知對感知進行感知的結果

(2018-09-17 21:19:38) 下一個

如果感知隻是感知對象(很難想象這是一種什麽狀態),那麽就不會有“我”。

然而感知不但感知對象,而且對感知的結果進行感知,就產生了“我”。比如對觸覺感知的落點進行感知,就自認為有身體,對視覺感知的落點進行感知,就認為有視覺係統。

“糊粥”兄貼中說“我”不斷地從感知中遊離出來,比如身體是我---》我的身體;感覺是我---》我的感覺。這樣,給我們的感覺是,我們抓不到“我”,甚至也找不到“我”。你覺得找到一個,馬上就有對這個的感覺讓你覺得剛找到的那個不是“我”。這樣下去,重重無盡,讓人覺得找到“我”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不追求一個固定的實體,則問題可能又沒有那麽複雜:“我”就是感知不斷的執著與斷裂。如果感知不執著,那麽就沒有“我”,比如“神”,視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神如果象人這樣用感知,那麽一定是千年即千年一日即一日。不執著,則可以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同樣地,如果不斷裂,也不會有“我”,比如電視或者電腦,接受各種信號,但沒有斷裂出能所差別,也不會產生“我”。相比之下,如果人腦接受各種信號的基本原理與電腦相似,那麽人產生“我”的原因就是感知自身不斷地分裂。一瞬間我物不分,下一個瞬間就是我、我的感知、我感知的對象三種東西明白分開。

這樣看,其實真的沒有一個實體可以把捉的“我”,所謂“我”就是綿延百來年的一串分裂。好比一排骨牌,依次倒下,每張牌在倒下的一瞬都產生一個“我”的印象,連起來就是“我”的生命。而“我”對感知自身的感知結果,就是身體。

這樣,“我”是什麽就變成了這一連串的反應是什麽,是從哪裏來的。

然而,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問題的答案。因為“反應”或者“非反應”或者其他任何答案,都隻對“我的意識”或者“有意識的我”有意義,是意識提出來的。如果沒有辦法識破這個反應串,那麽任何答案都沒有真正的意義。如果發現這個串其實並不是串,那麽就不會把它當成串來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