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遊資源極其豐富的日本,很多地方都是瑰寶地。相對於那些耳熟能詳的城市,一些不被遊客津津樂道之處卻是我們眼中日本被隱藏的瑰寶地,比如伊豆半島、熊野古道和本州島最北麵的青森縣。第一次日本之行,我們從東京坐火車去北海道,途經青森市時,幾乎所有的乘客都在此地下車。當時我還以為青森是跟日本的著名城市處於一個“賽道”上的,但是當我們這次到達青森市後才知道,它不是。
青森市
青森市
青森市
我們的酒店離新青森火車站很近,火車站裏冷冷清清,僅有幾家提供餐飲,但都不符合我們的胃口。而火車站周邊,什麽都沒有,連超市也不見一個。我們向海邊走去,走了2公裏也沒看見一個,隻看見一個Family Mart。我撞著膽子吃了一個我最愛吃的水果冰淇淋,沒什麽事,看來我的腹瀉全好了。返回酒店後,我開車向海邊相反的方向開,無意間看見一家餐廳前都是日本人,我們的直覺告訴我們,這一定是一家好餐廳。沒錯,這家Hama Sushi石江分店裏的壽司比我們在京都長次郎餐廳的壽司還便宜,還新鮮,基本每個海鮮壽司都是100日元,3個才2美元左右,愛吃海鮮的先生樂得眉開眼笑。我不敢吃生海鮮,隻能看著他美美地吃。
如果新青森火車站沒有什麽“煙火”也就算了,連市中心的青森也是人跡寥寥,街道上幾乎沒人。跟金澤的人氣相比,一個在地下,一個在天上。青森市中心有一個善知島神社,它被認為是青森市的發祥地,有一千多年的曆史。善知鳥是一種海鳥,傳說中說是善知鳥把天空之神的旨意傳遞到世間,於是它被取名為“善知”。神社裏麵不大,但很清幽,還有小橋流水,水中有五彩的魚在流動。神社的神殿裏供奉著天照大神的女兒,也是女神。青森市民認為女神可以保佑他們平安順意,也可以保佑他們生意興隆,神殿盡頭噴湧而出的“龍神水”常被漁民和商人敬拜。
青森市的晚餐
善知島神社
善知島神社
善知島神社
因這裏沒有停車位,因而我們在此地短暫停留後,我便開去了津輕海峽邊。第一次來日本時,我跟女兒為了去北海道,曾坐北海道新幹線從海峽下方的海底隧道穿過。這條隧道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近150公裏,比我們坐火車從倫敦到巴黎的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還長很多。我以為把本州島和北海道隔開的這個津輕海峽一定是個旅遊熱門地,誰知道,海峽旁的諾大停車場不僅免費,還沒停幾輛車。遊人除了我們,一個也沒有,都是當地的日本人,這太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也許因為津輕海峽海底隧道貫通的緣故,青森津輕海峽邊的客運碼頭都被廢棄,此地還曾是郵輪的停靠地。
我們迎著濕潤的海風,走向燈塔,灰蒙蒙的天空讓周遭的一切都顯得暗淡無光。這時我們還不知道,台風“安比”正在醞釀,不久就會在日本東部登陸,那裏是我們原定的回程路線。我站在燈塔下,望向津輕海峽邊的青森市,不禁問自己:為什麽我要千裏迢迢來到青森市?為什麽我要把它所在的青森縣稱為“被隱藏的瑰寶地”呢?
津輕海峽
津輕海峽
津輕海峽
津輕海峽
津輕海峽
三麵臨海的青森縣不僅有神秘的白神山地,還有震懾鬼神的弘前城禪林街。此地的糧食完全自給,蘋果和大蒜的產量也高居日本第一,而魷魚的捕撈量同樣位居日本榜首。但對我來說,青森縣的這些特質都不是吸引我來的重點。我遠道而來,是因為這裏埋藏著日本悠長曆史的秘密。
傳說中說,沒有任何神力的耶穌在15歲之後,曾帶著他的弟弟遊曆了緬甸、印度和中國,他弟弟在中國意外丟掉了性命。耶穌留下他弟弟的一撮頭發帶在身邊,然後去了日本,那時他已經50多歲了。他在日本結了婚並有了三個女兒,最後死在了青森縣一個叫新鄉村的地方。這個傳說對稍微懂一點兒聖經的人來說都是胡扯,可是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麽,誰知道呢?就像日本人所說的,他們的曆史開始於公元前一萬年以前的繩紋時代,但有幾個人信呢?
青森縣
青森縣
青森縣
青森縣
青森縣
不管這種說法有幾分真實性,反正我此次日本之行的目的就是要看繩紋時代的遺址,因為繩紋時代或許跟姆大陸有關。這個姆大陸上曾經出現了地球上的第一個帝國,名為太陽帝國,該帝國創造了地球上的第一個文明。當因彗星撞地球,或是這個帝國跟亞特蘭蒂斯帝國發生核戰後,姆大陸便在公元前1.2萬年永遠沉沒到了太平洋的海底。而太陽帝國的很多殖民地在隨後爆發的地震和海嘯中都灰飛煙滅,幸存下來的人們也喪失了文明,回到了石器時代,日本的繩紋時代可能就是其中一個。
之所以用“繩紋”來命名這個時代,是因為在日本發現的遠古陶器上都帶有繩狀圖案。根據碳十四斷代,這些陶器最遠的距今1.6萬多年。史學家們還說,從這裏出土的遮光器土偶和精美的勾玉也是繩紋時代的產物。它們真的是石器時代的嗎?靠狩獵、捕魚和采集為生的人們如何能做出如此精致的器物呢?為什麽日本天皇要把勾玉作為三件寶物中的其中一件呢?我懷疑它們都是姆大陸的文明留下的。雖然我對史學家的解釋存有質疑,但這並不影響我去參觀青森縣留下的繩紋時代的幾個遺址,大森勝山遺跡是第一個。
大森勝山遺跡
大森勝山遺跡
大森勝山遺跡
大森勝山遺跡
該遺址位於弘前市,所以我從弘前禪林街出來後便開向這裏,沿途都是蘋果樹林,大森勝山遺跡旁也是,因盛產蘋果而得名的“蘋果色的弘前”名不虛傳。我們到時,這裏剛剛下過雨,一個人都沒有,不知道是下雨,還是有興趣的人太少,亦或是交通不便的原因。此地不收門票,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了還不收費,全世界似乎也沒幾個。遺址坐落在森林裏,我們沿著修得很好的步道在森林中前行,看見森林裏有很多栗子樹。
大森勝山遺跡位於岩木山下,兩側有大石川河和大森川河流過。史學家們說該遺跡屬於繩紋時代晚期,約3千年前。他們還從這裏出土的環狀列石和周邊出土的圓盤狀石製品,推斷出此地是祭祀中心。圓形,是太陽的形狀,難道繩紋時代的人們是在懷念姆大陸上的太陽帝國嗎?誰知道呢?人們隻知道,這個時代的人在森林中的台地上建成了環狀列石,此地在冬至時,正好能看到太陽從岩木山山頂落下。在連接環狀列石與岩木山的直線上還有一棟大型豎穴建築遺址,環狀列石周邊設有垃圾場和室外爐等設施。這樣的環狀列石在日本數量很少,大森勝山遺跡是唯一一個案例。
田小屋野貝塚
田小屋野貝塚
田小屋野貝塚
田小屋野貝塚
在沒有鐵器的石器時代,繩紋人是如何在森林中砍伐出一片平地的?他們怎麽知道這些精確的天文知識的?若讓我說,這些都是姆大陸文明留下的遺產。第二天清早,我跟先生吃過酒店提供的豐富早餐後,繼續我對日本繩紋時代的懷疑之旅,這一次我開去了田小屋野貝塚。這個位於岩木川河畔的遺址被史學家歸類為繩紋時代的早期到中期,距今約6千到4千年前。它是日本海一側為數不多的貝塚,因而十分珍貴。
此地不在森林裏,而是在一個村落中,離適合捕魚和采貝的古十三湖很近,該湖曾是日本海的一個內灣。在一片平整的草地上,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很多魚骨和鳥骨,還有用鯨和海豚等骨頭製作的骨角器,以及女性人骨,他們說這裏是繩紋人的日常祭祀與儀式場所。史學家們還說,這裏出土的貝殼在北海道也有,而出土的產自北海道的黑曜石讓他們堅信,在繩文時代早期這裏的人便跟北海道的人進行過跨越海峽的貿易。石器時代的繩文人會造船嗎?
中島遺跡
中島遺跡
中島遺跡
中島遺跡
中島遺跡
我不相信。我帶著懷疑沿著日本海岸來到中島遺跡,這裏有十三湖和湖畔的十三湊。史學家們說,繩文時代初期,十三湖是大型海灣,繩文人就在海灣邊居住,貝塚、翡翠和黑曜岩即是證明,這個時候的十三湖被稱為古十三湖。後來,受沙洲阻塞,形成了現在的十三湖。該湖因有岩木川河流入,又有海水流進,從而形成了淡水與海水相混合的湖泊。湖泊中有一個小島,由一座大橋連通其跟岸邊。我們走過大橋,島上都是森林,還有一個要門票的美術館。我們繞著十三湖走了小半圈,湖水在灰蒙蒙的天空下一點兒可看性也沒有,我們失望地趕往大平山元遺跡。
大平山元遺跡跟大森勝山遺跡一樣,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但曆史卻更早,史學家們說它在繩紋時代最早期的草創期,即公元前1.3萬年前。該遺址被史學家們定義為舊石器時代,它位於蟹田川河畔的高地上。考古學家們在此地發掘出了最古老的土器片,這些陶器碎片沒有任何裝飾物,被認為是土器起源的物證之一。
大平山元遺跡
大平山元遺跡
大平山元遺跡
青森縣的午餐
走了四處遺址後,我們開始對繩紋時代“不感冒”,因為所到之處幾乎都是一片荒蕪,人也寥寥無幾,先生說真不知道有什麽好看的,我也很認同,可是我又不能不去三內丸山遺址。這個遺址離我的酒店不遠,同樣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去這個遺址,我得沿著陸奧灣沿岸行駛,路過丸龜製麵店,我們進去吃午飯。裏麵的人超多,麵條是從壓麵開始現場做的。我們雜七雜八點了一些才花了不到17美元左右,很便宜,但無法跟新青森壽司店的性價比相媲美。
到達三內丸山遺址已是午後,這裏跟前幾處“門前冷落車馬稀”的遺址不一樣,停車場裏停滿了車,還有一個博物館,門票410日元,不到3美元。這麽便宜的票價先生也不進去,他寧可在有免費網絡的庭園裏刷手機。該遺址是迄今為止日本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繩文時代的村落遺跡,可以稱為日本的“三星堆”,但中國的三星堆能甩它好幾萬條街。
三內丸山遺址
三內丸山遺址
三內丸山遺址
三內丸山遺址
三內丸山遺址
這個遺址被認定為繩紋時代的前期到中期的遺址,大約在公元前3900年到公元前2200年期間,那時差不多是蘇美爾文明時期。此地劇場的電影中詳細介紹了繩紋時代的知識,還有中文翻譯機。博物館內展示了遺址出土的文物,沒有驚豔我眼眸的。在這裏還可以體驗繩文時代的物品製作,我同樣不感興趣。令我沒想到的是,博物館外是“真刀真槍”的實物展示,可我沒帶陽傘和水,隻能被烈日暴曬,差一點熱暈過去。
這個繩紋時代的村落不小,考古學家們在此地發掘出了很多木製品、漆器和牛角,也發掘出了土偶、陶器、石器和骨器及翡翠製玉器,還發現了大量用石頭擺成弧形的環狀配石墓葬和半地穴式房屋,以及6根由大柱支撐的高台狀腳架,專家說這種建築“體現了繩紋人高超的建築技巧”。石器時代就有“高超的建築技巧”?可能嗎?
三內丸山遺址
三內丸山遺址
三內丸山遺址
青森市的晚餐
不管可不可能,繩紋時代都已經被寫進了日本的曆史中。雖然青森縣有8處繩紋時代的遺跡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但我沒有把它們全部看完,因為都大同小異。回酒店前,我們又去了Hama Sushi石江分店去吃既便宜還好吃的餐飲。我一邊看著先生美美地吃,一邊在腦中追憶著日本的曆史流年,撿拾起姆大陸文明遺落在青森的星光,無聲無息。
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