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精致的日本:京都的世界遺產

(2025-01-19 07:09:50) 下一個

有人說,京都之美,在於它一天之中的每個時辰都有美的要素。或許,每個人對京都的愛都不同,但我對京都的愛,是源於對大唐盛世的遐想。那時的大唐,對日本從“身體”到“靈魂”,是全方位的占有。分為東西兩京的京都,西京模仿著大唐的長安而建,東京則是模仿著大唐的洛陽而建。一個小小的京都,竟然把大唐最重要的兩座城市“依葫蘆畫瓢”都搬了過來,這種敬仰和崇拜,就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樣。

 

在京都的“長安”和“洛陽”中,從禮儀到茶道,從服裝到建築,都保留著濃濃的大唐氣息。我第一次日本之行,曾深深沉迷在這種氣息裏,久久無法忘懷。這氣息,便包括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很難想象,麵積差不多隻是北京1/20的京都,竟然有17處世界文化遺產,而偌大的北京才有8處,讓人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對文化良好的保存。而京都的這些世界文化遺產中,除了二條城以外,其它的不是神社就是寺院。第一次的日本之行,我去過五處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這次再來,我盡量“一網打盡”。

 

仁和寺

 

仁和寺

 

仁和寺

 

仁和寺

 

如果說下鴨神社和上賀茂神社是一對“雙胞胎”,那龍安寺和仁和寺也是。不過,下鴨神社和上賀茂神社這兩個世界文化遺產因供奉同一主神而“相愛相親”,而龍安寺和仁和寺這兩個世界文化遺產則因為距離太近而“相談甚歡”,但它們所屬的派別卻大不相同。龍安寺是禪宗南宗五個主要流派之一的臨濟宗,仁和寺則是日本真言宗的禦室派,該派的祖師爺就是在熊野古道上建造了金剛峰寺的弘法大師。而仁和寺是禦室派的總本山,真言宗禦室派的曆史就開創於仁和寺,此派和金剛峰寺及大覺寺統合為古義真言宗。

 

所謂禦室派,是跟日本皇族密切的派係。公元9世紀,日本第59代宇多天皇出生在仁和寺所在地,之後他於公元888年建成了仁和寺,那時大唐還沒覆滅。他卸任後,便以日本第一任法皇的身份在仁和寺修行,日本的貴族或皇子皇女也有很多在此地落發出家,諸多法皇退位後也在此地操縱朝政,因此仁和寺又稱為“禦室禦所”,這裏的主持長期由皇族和貴族擔任。因為是皇家寺院,因而這裏的建築屋頂都遵循皇家規格,由皇室專用的檜皮鋪成。檜皮是日本最高檔的建築材料,造價非常昂貴,仁和寺的很多建築屋頂要鋪60到70層,每隔20年還要換新的。可惜,這些貴重的建築在之後的內亂中都被燒毀,直到17世紀的江戶時代才被重建。

 

仁和寺

 

仁和寺

 

仁和寺

 

仁和寺

 

仁和寺

 

仁和寺

 

我以為這樣重量級的仁和寺應該跟龍安寺一樣收取門票,可是它居然免費。當我和來自西班牙的一家三口頂著烈日從龍安寺走了幾百米來到仁和寺的側門,聽到這個好消息時,覺得很意外。走進仁和寺,我終於看到樹蔭了。雖然這裏不如龍安寺的樹林茂密,但我總算可以時不時地走在樹蔭下,免受炙烤的苦痛。

 

仁和寺率先迎接我的是五重塔,它是仁和寺的象征性建築,顏色跟金剛峰寺內的顏色相同,都是黑褐色,建於江戶時代。跟五重塔同期興建的還有作為山門的二王門,這是一座具有大和風格的美麗門樓,被譽為“京都三大門”之一,它是我在仁和寺的最後出口。我繞過五重塔,去尋找被列入日本國寶的金堂。這座歇山式屋頂建築樣式的金堂是從江戶時代初期在京都建造的禦所紫宸殿原裝遷移過來的,隻不過把檜皮屋頂換成了青瓦屋頂。據說殿裏保存了由扁柏木雕製成的阿彌陀佛三尊像,它也是日本的國寶,但此殿關閉,我沒看見。

 

仁和寺

 

仁和寺

 

仁和寺

 

仁和寺

 

仁和寺旁的難吃麵條

 

在我即將到達正門時,我在仁和寺都沒看見幾個歐美遊客,顯然仁和寺無法跟大名鼎鼎的龍安寺相媲美。不過,這裏卻保存了隋唐時期的抄本“黃帝內經太素”,該抄本是現存最早的內經傳本。仁和寺中也有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但它的名聲卻幾乎無人知曉。當我走出仁和寺的壯觀大門時,我覺得我熱得都有冒煙了,肚子也咕嚕嚕在抗議。我忍著熱浪去找飯館,找了一圈也沒找到,最後一個日本人帶我去了一個小飯館。飯館裏有空調,我不停地喝涼茶,還點了一碗鯡魚涼麵,想把身體裏的暑氣趕出去。事後才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跟物美價廉的日本麵條不一樣的是,這裏的鯡魚涼麵又貴不好吃,15美元,隻收現金,我想還不如從民宿帶一個麵包吃呢。可我有後悔藥嗎?

 

老板娘不懂日語,但很和善,知道我要去世界文化遺產西本願寺,指手畫腳告訴我仁和寺門口就有JR公交車。這輛車一小時一趟,我不知所以,在烈日下等了半個多小時才上了舒服的空調車。下車的地方在西本願寺的圍牆外,我又得在炎炎烈日裏繞著圍牆走向正門,好在圍牆裏就是華麗的唐門,這個唐門比鐮倉建長寺的唐門還要精致華美。它是西本願寺四大必看建築之一,也被列入了國寶。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

 

說起西本願寺和這裏的富麗堂皇的唐門,就不得不提一下日本的戰國時代和桃山文化,戰國時代是繼日本平安時代、鐮倉時代、市町時代後的一個時代。對於中國人來說,平安時代是大家熟知的時代,這個時代是受大唐文化浸染的時代,也是跟大唐文化分道揚鑣的時代。在此時代,佛教的真言宗和神道教占據著主導地位。而武士開創的鐮倉時代,融入了禪宗的枯山水文化開始萌芽,這種文化在市町時代發展壯大。鐮倉時代時,漢傳佛教十宗之一的淨土宗也開始創立,本願寺派就是淨土宗最大的教派。

 

在市町時代後期,日本爆發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內亂,史稱應仁之亂,仁和寺的絕大部分建築便是在此戰亂中被焚毀的。這場發生於公元1467年,中國明朝時的應仁之亂即是日本戰國時代的起點。最終,日本曆史上有名的武將豐臣秀吉在1590年統一了日本,開啟了桃山時代的和平時期。在內亂前,建於1272年的本願寺已被焚毀。在戰亂中,該寺多次遷移仍免不了劫難。等豐臣秀吉上台後,他把淨土宗的“祖廟”遷到了今天的西本願寺。之後,戰國時代的另一位名將德川家康建立了東本願寺,欲與西本願寺抗衡,但今天隻有西本願寺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

 

豐田秀吉是幸運的,桃山時代也是幸運的,日本人更是幸運的,因為此時正是世界上開天辟地的大航海時代。國內的安定,給貿易繁榮帶來了契機。貿易的繁榮,給桃山幕府帶來了富庶,進而推動了文化的進步。在這個被稱作桃山文化的年代,日本的建築、繪畫、茶道、工藝品和文化藝術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還出現了獨樹一幟的狩野派。該畫派把室町時期盛行的水墨畫和日本傳統的大和繪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色彩豐富、線描強力、構圖雄大、美輪美奐。而百姓的日常生活也發生了大變化,服裝變成了小袖,木棉代替了麻,2層的書院式建築和一日三餐的形式開始普及,醬油和白糖等調味料也飛進了尋常百姓家。可以說,桃山時代奠定了今天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與世界先進文明的接軌,讓日本人知道了西方的活字印刷術、航海術,造船術和天文地理及醫學等。漆器和陶瓷器的製作也更上一層樓,而桃山幕府所主導的建築,更出現了奢華的元素,其中豐田秀吉在京都的居所內部,由黃金建造,彩繪屏風用金葉子修飾,窗格用鏤空的雕刻,一眼望過去,光彩奪目。建於桃山時代的西本願寺唐門,同樣展現了桃山幕府居所的雍容華貴。這個唐門以黃金色為主軸,梁柱和門扉上雕刻著彩色的牡丹、麒麟、桐紋、菊紋和唐獅子等,相當華麗繁複,讓人可以目不轉睛地從早晨觀賞到黃昏,因而它又被稱為“日暮門”,現在它是京都現存的“三大唐門”之一。

 

西本願寺的唐門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

 

唐門隻是西本願寺桃山文化的代表之一,寺內還有很多以桃山文化為代表的建築和庭園,以及狩野派畫師繪的精致絕美的壁畫。我走過唐門,進入西本願寺前,發現這裏居然是有護城河的,跟德川家康的府邸二條城一樣。我走進精美的金飾大門,被眼前恢弘的建築所吸引,建於17世紀的禦影堂和建於18世紀的阿彌陀堂以宏大的“體魄”一下子映入我的眼簾。難怪西本願寺是京都最大的寺院,也是淨土宗的總寺院,還被譽為京都桃山時代建築的最好典範呢。

 

禦影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物,共使用了227根木柱。脫鞋拾階而上,殿內金碧輝煌,連六角型菱燈籠都是鑲金邊的。殿中央放置著淨土宗開山始祖親鸞聖人的坐像,裏麵可同時容納一千多信眾參拜,這是我在日本見過的最金光閃閃的寺院。一條簷廊連接著禦影堂與阿彌陀堂的,簷廊內也是鑲著金邊的六角型菱燈籠。阿彌陀堂正在整修,無法入內,據說殿內有阿彌陀佛立像,天花板上有關於24孝的雕刻圖案。西本願寺內還有日本最古老的能樂舞台以及跟金閣寺和銀閣寺並稱為“京都三閣”的飛雲閣,這些都是日本國寶。可惜的是,飛雲閣和它的池泉式庭園都不對外開放。

 

東寺

 

東寺

 

東寺

 

東寺

 

在陽光下逛完西本願寺,我覺得熱得要背過氣去了,鑽進帶空調的接待廳就不想走了。正在我猶豫著什麽時候起身去世界文化遺產教王護國寺時,我看見這裏有免費的解說員,但是隻有日語。目送著解說員帶領一眾遊客遠去,我也起了身,準備前往下一站。教王護國寺離西本願寺一公裏多,我可以坐車去,但出門時烈日隱藏在了烏雲裏,我又想看看京都的市容,於是走了過去。

 

教王護國寺,也稱東寺。始建於公元794年平安時代的它比仁和寺和西本願寺都“老”,也

是京都唯一現存完整的平安京建築。仁和寺就是在1900年從東寺獨立出去,成為真言宗禦室派的。如果說仁和寺是“皇族”,那東寺就是真言宗派。它跟熊野古道上的金剛峰寺“師出同門”,都由真言宗的祖師爺弘法大師興建,因而都是真言宗的總本山,也都是真言宗密教的聖地,東寺還享有“大師寺院”的美名。這個寺廟跟西本願寺一樣,也不要門票,但日本最高木造建築的五重塔卻要收費500日元,3美元多。我覺得不值,就從它的旁邊繞了過去,連個全身像也沒拍到。

 

東寺

 

東寺

 

東寺

 

東寺

 

東寺的入口也有一個蓮花池,但比龍安寺的小很多。寺內建築物的排列方式很特別,南大門、講堂、金堂、禮堂和食堂呈一直線排列,這種建築方式在日本的寺院中相當罕見。原有建築大部分在戰亂中被燒毀,現在的建築都是重建的。講堂是日式建築風情,裏麵的佛像以大日如來佛為中心像。金堂是桃山時代的代表性建築,其內的佛像以藥師如來坐像為中心。講堂後方的食堂也是後建的,裏麵有十一麵觀音像。而大師堂則是弘法大師在世時的住所,裏麵有弘法大師的坐像。這裏所有寺廟內都不讓給佛像拍照,包括金堂內和尚誦經,給香客祈福。

 

本來我看完東寺坐207路公共汽車,在祉園下車,再轉車回民宿的,可我看見車的終點站是東福寺,善於“摟草打兔子”的我看看時間,還沒到下午4點,想想來都來了,多看一個寺廟是一個寺廟,雖然東福寺並不是世界文化遺產。東福寺離東寺直線距離才2公裏多,但我沒想到,207路汽車繞到了祉園和清水寺那邊,沿途經過很多世界頂級名牌店,還經過了我第一次來京都時入住的祉園酒店。我更沒想到,路上大堵車,車內的空調開得巨大,而我就坐在空調口下。更悲催的是,我走到離車站很遠的東福寺門口時,它剛好關門。誰能想到它四點半就閉門呢?我隻遲到了3分鍾,跟它真是沒緣分。

 

東福寺

 

東福寺

 

東福寺旁

 

東福寺旁

 

東福寺

 

其實,東福寺的環境特別好,它的周圍都森林,是鐮倉時代的作品,裏麵有四個庭園,是不可多得的禪宗寺廟。我從緩緩關閉的大門往裏望,希望能看到美麗的庭園,可我什麽也沒看到,隻好掃興地往回走。也不知道我是在汽車上被空調吹得太久,還是午飯時涼茶喝得太多,總之我還沒走到汽車站,不幸的事情就發生了。我像在印度一樣,又病了。

 

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