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世界第三極:西藏(25)-神秘的王朝

(2024-11-22 07:11:51) 下一個

自古王朝的隕落本是常事,但王朝消失後不留一絲痕跡的卻很少。在西藏的阿裏地區,就有這樣兩個王國,一個是古象雄王國,一個是古格王國。它們在“香消玉殞”後,真的像從人間突然蒸發一樣,在史料中再也找不到痕跡,但這兩個王國都創造了西藏燦若桃花的文明。如果說開辟了西藏最早文明的古象雄王國是“前無古人”,那奠定了西藏最後文明的古格王國則是“後無來者”。自從古格王國消亡後,西藏的阿裏地區就沒有出現過一個統一的政權,西藏的文明也沒有超過古格王朝的。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跟“來無影,去無蹤”的古象雄王國相同的是,古格王國也是“去無蹤”。人們在之後的幾個世紀,甚至幾乎都不知其存在過,但它卻保留了它原始的建築和街道,以及文字和藝術風格。與疆域廣大的古象雄王國不同的是,古格王國降臨世間的脈絡還是很清楚的,它的“祖宗”是差不多統一了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國。當吐蕃帝國的最後一位讚普朗達瑪繼位後,麵對如日中天的佛教,被苯教扶植上來的朗達瑪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滅佛運動。苯教和佛教勢如水火,互不相讓,最後藏傳佛教開山祖師蓮花生大師的弟子於公元842年刺殺了朗達瑪。

隨著朗達瑪的死去,他的兩個兒子爆發了爭奪王權的內鬥,吐蕃帝國四分五裂,走向滅亡。其中一個兒子的孫子吉德尼瑪袞率軍逃到阿裏地區,娶了當地“土王”的女兒為妻,然後開疆擴土,建立了王國。這故事跟穆斯林什葉派阿裏後裔逃到摩洛哥建立政權的方式一樣一樣的。吉德尼瑪袞死後,他的王國被他的三個兒子瓜分,長子占據今天印度的達拉克地區;次子占據今天西藏的普蘭縣,而幼子德祖袞則占據了今天西藏的劄達縣,他在這裏建立了持續700年的古格王朝,此時是公元923年。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那時的古格王朝,地處象泉河穀,發源於“天下第一神山”岡仁波齊峰的象泉河從河穀中蜿蜒流過。此地的氣候遠比今天劄達縣的溫暖,因而不僅宜農,而且宜牧。河穀中盛產著小麥和青稞及白菜和蘿卜等,山區的青草地上牛羊成群,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可喜可賀的是,古格王朝自建立起就以藏傳佛教為立國之本,這讓富裕起來的人民有了信仰的支撐。都說“春風送暖”。就在古格王朝在物質和精神上逐漸走向豐盈的同時,穆斯林給它送來了“春風”。這些穆斯林在印度和東亞西部一帶的東征,讓當地人民和手工業者紛紛逃到古格王朝來定居。這些人不僅給古格王朝帶來了豐沛的人口,而且給王朝帶來了先進的手工業和貿易渠道。

貿易的繁榮,讓古格王朝插上了騰飛的羽翼,這裏成為了東西方的貿易中轉站,商賈雲集,經濟發達。因盛產金礦,因而金製品加工業尤其發達。他們用金、銀、銅等不同原料合煉鑄造的佛像,通體沒有接縫,工藝非常精湛,其價值甚至超過了純金佛像。這裏的手工藝者還會製作一種名叫“古格銀眼”的銅像,該銅像隻有古格能生產,甚為珍貴,被視為佛像中的精品。還有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這種經書在陽光下金銀閃爍,富麗華美,令無數人為之傾倒。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經濟的大發展帶來了文化上的昌盛。在古格王朝第三位國王鬆艾執政時,他出家為僧,並立藏傳佛教為國教,還修建了對藏傳佛教影響巨大的托林寺。他坐鎮托林寺,仿效鬆讚幹布,也派兒童去印度學法,同時請印度高僧到托林寺講法。待以仁欽桑布為首的一些兒童學成歸來後,他們翻譯了眾多密宗經典。這是一次劃時代的翻譯工程,之前翻譯的密宗經典被稱作“舊密咒”,而古格王朝仁欽桑布翻譯的被稱作 “新密咒”。從鬆艾開始,古格王朝開始進入全盛時期,統治範圍遍及阿裏全境,僅都城劄達縣就有2萬多人口,整個王國有10萬人之眾,而現在劄達縣人口才8千多人,是全國人口最少的縣。

鬆艾死後,藏傳佛教繼續在古格王朝發揚光大,特別是印度高僧阿底峽的到來。他在托林寺不僅傳授了西藏失傳的醫學八大部類,還創建了藏傳佛教的噶當派,更使藏傳佛教後弘期的上路弘法興盛起來。自他以後,藏傳佛教蓬勃發展,門派林立,並從古格王朝向外傳播,日喀則所在的後藏和拉薩所在的前藏都因此而受益。可以說,古格王朝是藏傳佛教再次枝繁葉茂的沃土。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然而,這個在純淨又野性的荒蕪高原上,演出了700餘年燦爛曆史正劇的龐然大國突然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王國裏的民眾也不知去向。人們都在猜測它也許因為沙漠化嚴重,或氣候惡化,或人口遷徙,或天災和瘟疫流行等才衰落的,但這些為什麽沒有在曆史中留下一筆呢?難道是神收了它?誰都不知道。它像一團迷霧,沉浸在曆史的黑夜中,直到20世紀一位英國探險家從印度沿象泉河逆流而上,發現了古格王朝的遺址,這個曾經輝煌燦爛的王朝才出現在世人眼前。我們從岡仁波齊峰腳下的塔爾欽出發,去探索古格王朝的神秘,去一覽它曾有的“笑容”。

本來我們的行程中隻包括古格王朝遺址、劄達土林和托林寺,但司機不知為何大發善心,先帶我們去了建於古格王朝時期的皮央石窟。雖然從塔爾欽到皮央石窟隻有200多公裏,但卻要開5個多小時。一路上都是似乎可以觸手可及的藍天白雲,那些5千多米的高山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路邊就像一個小山丘,一點兒也看不出偉岸。而那條哺育了古格王朝的象泉河就像一條小溪流,從我們身邊不緊不慢地流過。那些早已適應了高海拔的犛牛和象雄細毛羊在象泉河濕地上一路飛奔,好像要跟我們的車賽跑。阿裏地區的原始和純粹,就在我們眼前如畫卷一般展開,我陶醉在這獨具特色的風景中,一點兒也不覺得車程很漫長。

去古格王朝沿途

古格王朝沿途

去古格王朝沿途

古格王朝沿途

古格王朝沿途的藏野驢

中途,我們在一家飯店吃了一頓午飯,西紅柿炒雞蛋,50元,阿裏的物價真夠可以的。在拐下219國道後,我們在高山上看到了一個幹涸的湖泊,湖泊上都是鹽,可見阿裏地區的蒸發量多麽嚴重。令我們欣喜的是,我們居然在荒漠中看到了藏野驢,這是我們展開阿裏之行後的第一次。穿過海拔5217米的山口,臨近皮央石窟前,雪山也開始露出它的美姿容。當然,進入劄達縣時免不了的又是邊防檢查站。

皮央石窟嚴格來說應該被稱作皮央和東嘎遺址,據說由仁欽桑布建於古格王國建國初期的10世紀。最初它是古格王國八大佛寺之一,後被擴建,在12世紀還一度成為古格王國的附都,政治及文化地位都僅次於劄達縣所在的首都。曾幾何時,這裏達官顯貴雲集,商賈僧侶穿梭其間,是非常繁華的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當古格王朝消失的時候,這裏也同時人去樓空。今天的這處遺址,是中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素有“第二敦煌”的美譽,石窟裏的壁畫栩栩如生。

皮央石窟

皮央石窟

皮央石窟

皮央石窟

皮央石窟

我沒去過敦煌,因而對這個遺址充滿了期待。令我沒想到的是,在這個“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阿裏地區,這個遺址居然還收6元的停車費,門票也是必付的,一人50元。這裏除了我們團的5個人外,一個遊人都沒有。此時已經是下午,陽光明媚,強烈的紫外線照到我身上,我有被炙烤的感覺。我打著遮陽傘,戴著帽子,盡量避免紫外線的照射,爬上了海拔4250米的石窟。

上麵的石窟麵積巨大,綿延在山丘上達一公裏,數量號稱“前山一千,後山一千”。前山的山腰和山頂上,殘存著古格王朝修建的佛寺、大殿和高級僧舍的遺跡,後山則遺存著宮殿、護法神殿和大量洞窟遺跡。跟敦煌石窟不一樣的是,這裏的石窟除了有禮佛窟、禪窟和僧房窟以外,還有倉庫窟和廚房窟等用於生活的石窟,而且有的石窟中還有窗洞和燒火的痕跡。或許,古格王朝時的人們主要居住在石窟裏。我在明晃晃的陽光下去尋找石窟中精美的壁畫,可是我繞遍了前山和後山的石窟,也沒看見一個有壁畫的。不過,站在石窟邊,我可以俯瞰山穀。入眼的,除了土林外,居然還有一小片綠洲,這讓荒涼的石窟四周有了生機,也讓登高望遠的我感覺很舒暢。沒上來的司機發微信說,他在放無人機,從無人機中看到的全景更震撼。

皮央石窟

皮央石窟

皮央石窟

皮央石窟

我失望地走下山,看見司機向我招手,讓我抬頭看,原來我的隊友發現了秘密。我又走回了山上,隊友說,一個老爺爺手裏有兩個石窟的鑰匙,千年前的壁畫就藏在這兩個石窟裏。隊友說的沒錯,山頂上這兩個保留完整的石窟安上了門,裏麵的確保存著古格王朝時期的壁畫,還有護法金剛,但是有的壁畫已經殘破。老爺爺說,文化大革命期間壁畫和雕像被損壞得很多。

我心滿意足地離開石窟,跟隨司機前往古格王朝的王宮,途中穿過阿裏地貌最大奇觀的紮達土林。這裏的海拔4500米左右,綿延近2500平方公裏。此地除了有紅色碳酸鹽岩組成的石林外,還有岩溶峽穀、溶洞、湖區泉和瀑布等景觀。不過,我們在車裏看見的是被綠色遺忘的土林。土林的顏色不但有黃色和褐色,還有灰色和黑色,形態也各異,多姿又多彩,我們仿佛像走進了魔界,也仿佛闖入了外星球。這種巧奪天工的天然絕世奇觀,無與倫比。劄達土林之所以會出現鬼斧神工的傑作,是因為西藏在2.8億年前曾是海洋,後來喜馬拉雅山區凸起,象泉河沿斷裂帶向西深切,在雨水等對固結的沉積層裂隙剝蝕下,逐漸形成了今天狀、奇、美的土林景觀。而古格王宮的遺址就在這片峰林溝穀中。

紮達土林

紮達土林

紮達土林

紮達土林

紮達土林

到達古格王宮遺址,剛好5點。這裏7點關門,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同車的三位男士都不想去,隻有我一個人花了95元門票和觀光車票準備進入。可是,我剛剛坐上觀光車,觀光車司機就說上麵有消防演習。我一聽就知道他在騙人,上麵都是遺址,消什麽防?演什麽習?沒辦法,我和其他的遊客隻能等,等了一個多小時,上麵下來10幾台奧迪車,也不知道哪位領導在搞特權。他們一走,我們的觀光車也啟動了,一到王宮腳下,我便心急火燎地爬了上去。

這裏的海拔4200米,從山腳到山上高300多米。不得不佩服古格王國國王的奇思妙想,他利用岩體建造了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皇宮。山下是平民的居住地,山腰中部是達官貴人的住所和帶有濃鬱西藏建築風格的渡母殿、紅殿、白殿和輪回殿,每個殿的飛簷上都雕飾著獅、象、馬、孔雀等圖案。再往上走,有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小洞,進入這個小洞可以通往山頂的王宮。在冷兵器時代,如果把這個洞口堵住,任何人都休想進入王宮。古格國王還在山體內修築了許多暗道,暗道中開鑿了類似窗戶,既可以采光,也可以防禦的孔。這些暗道迂回曲折,可直達山頂王宮,而整個王宮周圍都是懸崖峭壁。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我擔心看不完,因而一路小跑,也管不了高反了,花了40分鍾登上了最高處。這裏除了一座保留完好的寺廟和一座簡陋的冬宮外,到處都是斷壁殘垣。站在這裏,我俯瞰著象泉河穀和劄達土林,古格王朝700年的曆史如電影般從我眼前閃過。很難相信的是,這個開啟了藏傳佛教新篇章的王朝,到後期時竟然引入了基督教。也是因為基督教和藏傳佛教的矛盾,才讓印度達拉克政權有機可乘,該政權在1635年占領了這裏。可是,達拉克政權是如何攻取易守難攻的古格王宮的,至今都是一個謎。我一邊想著古格王朝的曆史,一邊拍視頻。剛收好手機,一個軍人小夥子向我走來,說他是勘察士兵,我把他和他的三個夥伴錄進了視頻裏,讓我刪視頻。我說沒問題,心裏卻想,他們在這裏勘察要做什麽呢?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就在我刪視頻時,這裏刮起了沙塵暴,塵沙吹得我皮膚疼。我忽然想起《藏紅色的法衣》裏說,西藏人都要戴皮麵罩,要不然,山上吹下的泥沙會把皮膚鏟漏。難道三星堆巨人的麵具,也是這種功效嗎?他們是從青藏高原下去的嗎?我不知道,我隻知道,就在我胡思亂想時,沙塵暴夾著雨點一起落到了我的身上,我趕緊鑽入了洞穴裏。我從山洞往外看,覺得這裏的雨仿佛就是古格王朝的眼淚,它在向我們訴說它的冤屈。我緩緩走到山下,雨竟然停了,一道靚麗的彩虹出現在了藍天白雲下,似乎古格王朝的無奈與悲涼,都卷入了曆史的塵沙裏,隻留下如彩虹般絢麗斑斕的圖畫,任憑今天的我們遐想與憑吊。

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