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五世達賴重修布達拉宮後,這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皇宮便成了西藏政府的心髒。《聖城拉薩》一書中曾這樣描述它:“與世界上的其它建築有所不同,布達拉宮既有紐約摩天大樓的神韻,也隱約與埃及建築有某種聯係”。雖然信奉藏傳佛教格魯派,即黃教的達賴政權建立的是正教合一的國家,但黃教的精神中心卻不在布達拉宮,而是在距離布達拉宮60公裏左右的甘丹寺。此寺是黃教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於明朝時的1409年親自建立的。
甘丹寺的建成,標誌著黃教正式開宗立派,走進雪域高原。從這時起,它便排在了所有黃教寺廟的首位,成了黃教的祖寺。而宗喀巴大師則被藏族人認為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和金剛手菩薩的化身,是繼釋迦牟尼佛後的人間第二佛,大昭寺和所有黃教寺廟裏都供奉著他的雕像。自從黃教降臨世間後,它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壯大。當第五世達賴掌握西藏的主權後,黃教就成了西藏人的主導性宗教,直到今日。
甘丹寺
色拉寺
哲蚌寺
不過,黃教並不是憑空產生的。當吐蕃王朝淪落為世間的塵埃後,藏傳佛教也差不多隨之消亡。但隨著吐蕃後裔在阿裏地區建立的古格王朝走向鼎盛,藏傳佛教也開始回春,印度高僧阿底峽於公元1042年應古格王朝之邀來到了阿裏地區弘揚佛法。他的到來,開啟了藏傳佛教的後弘期。之後,他創建了先學顯宗,後學密宗的噶當派。此教派被認為是西藏藏傳佛教最早的教派,阿底峽也被認為是對西藏後弘期佛教貢獻最大的印度高僧。
在噶當派建立不久,藏傳佛教的寧瑪派,即紅教、薩迦派,即花教、噶舉派,即白教也相繼問世。隨著時間的流逝,特別是蒙古人入藏力挺薩迦派後,噶當派就像秋天的落葉,越來越不濟。1388年,宗喀巴大師戴上黃帽,隨後於1402年以阿底峽高僧寫就的《菩提道燈論》為藍本,創作出了格魯派的哲學指南《菩提道次第廣論》。在甘丹寺建成後,格魯派因沿襲了衰敗的噶當派理論,因而又被稱為新噶當派,漢人因為格魯派的僧侶們都頭戴黃帽而把該教稱為黃教。有意思的是,甘丹寺的幕後金主居然是政教合一的帕竹王朝,這個王朝的一把手同時也是噶舉派支派的掌門人。
甘丹寺
色拉寺
哲蚌寺
我曾在印度“比西藏還西藏”的達拉克地區拜訪過這個地區噶舉派的主寺嘿密寺,此地藏著人類起源的秘密。我也去過這個地區格魯派的主寺提克西寺,因而對兩教的寺廟都不陌生。不過,我依然對甘丹寺報以了極大的熱情,畢竟它是格魯派祖師爺創建的廟宇。從拉薩到甘丹寺有麵包車送客人前往,上車地點在大昭寺廣場外,早晨6點發車,往返車票50元人民幣。為了不影響同屋的室友睡覺,我連早飯都沒吃就出了酒店。此時,拉薩還在黑夜裏,街道上隻有一兩個清潔工和幾個轉經的人。我一點兒都不擔心治安問題,因為去墨脫的司機告訴我,自從2008年拉薩發生暴亂後,中國政府就在拉薩增派了駐軍,每個紅綠燈都有警察。
不過,我在拉薩的四天,除了在小昭寺遇到說自己是消防員的警察外,很少看見警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都穿著便衣。在路燈的護送下,我不到6點就到了上車地點,找到那個能坐13人的麵包車,上車一看,隻剩兩個位子,心中驚呼:好險!還沒坐下幾分鍾,便上來一個小夥子,司機看已經滿員,便在夜色中開出了拉薩。我在一個小時的車程中一邊吃簡易的早餐,一邊迎接晨曦的到來。拉薩六月下旬的天氣很有意思,一般都是晚上下點雨,早上是烏雲,臨近中午時陽光明媚。我在車上看著陽光盡力衝破一片濃雲,把它的金光灑在山崗上,也灑在拉薩河上。
拉薩淩晨
拉薩淩晨
拉薩淩晨
拉薩淩晨
我們一路沿著拉薩的母親河拉薩河,向海拔3800米的甘丹寺進發。繞過無數盤山道,才到了位於旺波日山上的甘丹寺停車場,迎麵是一大片與山體融為一體的巍峨壯觀的建築群。此時,早上7點剛過,甘丹寺8點半開門。下車時我才注意到,整個車上,除了我和那個漢族小夥子以外,其餘的都是藏族人。我看見幾個藏族人走上了旁邊的一個木製樓梯,我也跟著走了上去,原來這是一條順時針繞寺的轉經道。我覺得很幸運,能在格魯派開山宗師創建的寺廟中轉山,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
清晨的這裏,冷風呼呼地吹,我穿了一件羊絨衫和一件衝鋒衣,還是覺得冷。看著那些藏民在山路中大步流星地往前走,我一點兒也不羨慕,因為我就是要慢慢地走,去眺望和欣賞拉薩河穀的好風光。極目遠望,是層層疊疊的山巒,山巒上寸草不生,似乎這裏是荒蕪之地。但是,就在這些山巒的腳下,卻有拉薩河流過。這條發源於念青唐古拉山的河流在以罕見的逆流方式匯入被稱作“西藏母親河”的雅魯藏布江前,一直在拉薩河穀中流淌,澆灌出26萬畝的良田沃土,使其成為西藏的三大糧倉之一。
去甘丹寺沿途
甘丹寺
甘丹寺
甘丹寺
我就這樣一邊欣賞著遠處蒼茫茫的天空和群山,一邊欣賞著近處的青稞麥田和油菜花田,不知不覺便走了一個多小時,一點兒都不覺得累,隻覺得宗喀巴大師真有眼光,在這塊風水寶地建造了甘丹寺。在這條轉經道上,有宗喀巴大師的閉關修行山洞。在大師修行期間,山洞的牆上自然浮現出了大師的佛像,真神奇啊!也許因為轉經道留有宗喀巴大師的足跡吧,所以很多人都說,繞寺能幫助人們淨化業障和累積福報。我也不知道這些人說的對不對,反正我沒有懷著任何目的繞寺,隻想表達我對宗喀巴大師的崇高敬意。
轉經道的盡頭即是甘丹寺最後麵的措欽大殿。它是甘丹寺的主殿,供奉著強巴佛和宗喀巴等佛像。這裏可容納3300名僧侶同時誦經,但它卻因為內部施工而關閉。我沮喪地離開這裏,沿著迷宮般的小路尋找其它廟宇。好巧不巧的是,就在我左顧右盼看標識時,一個喇嘛經過了我的麵前。我跟著他,一直到他打開了宗喀巴大師靈塔殿的大門。此時的靈塔殿除了我和這個喇嘛外,一個人也沒有,我高興極了,有幸第一個拜大師。喇嘛讓我圍著靈塔轉三圈,說七圈也行,他還告訴我,這個靈塔動用了3600公斤黃金。可惜,甘丹寺的所有殿宇內部都不讓拍照,裏麵的護法神殿,女士都不被允許進入。
甘丹寺轉經道
甘丹寺轉經道
甘丹寺轉經道
甘丹寺轉經道
甘丹寺轉經道
甘丹寺轉經道上
拉薩河穀
宗喀巴大師修行處
在由50多座建築組成的錯綜複雜的甘丹寺裏,還有宗喀巴大師生前的用過的袈裟、坐墊、印章等,這些都被保存在宗喀巴寢殿裏,大師也是在這個殿裏圓寂的。此外,還有彌勒佛殿、上下密院和辯經場等。在我進進出出這些殿宇時,我發現很多殿宇裏存放著飲料,青稞酒和白酒。我問寺裏的喇嘛,他們說是為了上供用的,而有的喇嘛根本不會漢語。如果說這些酒和飲料還沒有引起我的震驚,那甘丹寺上的派出所和那裏荷槍實彈的士兵真的讓我很震驚。為什麽這裏會被看守得如此嚴密呢?
或許跟1959年中國政府定義的拉薩騷亂,但西藏人定義的拉薩起義有關。那時甘丹寺的僧侶也參加了這場影響至今的事件,第十四世達賴就因為這個事件才開始流亡。此次事件讓甘丹寺遭到了近代的第一次破壞,事件發生後解放軍開始正式進駐甘丹寺,直到今天。不過,讓甘丹寺遭受最慘重破壞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那時古老的建築全部被拆毀,寺內的大量文物也基本上被洗劫一空,連宗喀巴的靈塔也被砸毀,據說上麵一塊世界上排名第三大的金剛鑽也不知去向。雖然原有7千僧侶的甘丹寺到21世紀以後才陸續被重修,但規模還不能和原來相比。
甘丹寺
甘丹寺
甘丹寺
甘丹寺
甘丹寺
今天山高路遠的甘丹寺連個衝水廁所也沒有,都是最原始的旱廁,餐廳7元錢的藏麵也不像幹淨的樣子。我沒在這裏吃午飯,就在1點半跟車離開了這裏。回拉薩途中,司機在桑阿寺停了一下。這裏的廁所外表光鮮,但裏麵也是惡心的旱廁。雖然該寺也由宗喀巴大師創建,但香火一點兒也不旺。不過,它不要門票。甘丹寺網上說要門票,但也許我們去得早,也沒買門票。桑阿寺比甘丹寺晚建了10年,規模很小,隻有33名僧侶,寺內供奉著觀世音菩薩化現的大黑天主佛。盡管這個寺廟很不起眼,但西藏有句諺語卻說:“去了甘丹寺不去桑阿寺,等於朝佛沒有圓滿。”
桑阿寺
桑阿寺
桑阿寺
桑阿寺
如果說甘丹寺是黃教這棵大樹的主幹的話,那色拉寺和哲蚌寺則是這棵大樹上長出的最重要的枝杈。這三個寺廟被稱為黃教的三大寺,也組成了黃教的心髒。1959年的拉薩事變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54軍134師下麵的三個團同時進駐這三大寺,欲“鎮”之而後快。而在《第三隻眼》這本書中,書中的主人公羅桑也說,在他開完第三隻眼,和師傅們曆經千難萬險獲得最珍貴草藥,得到西藏政府表彰後,他們率先參拜的就是這“三大寶刹”。可見,這三大寺在黃教中的分量。
色拉寺離“財神廟”的拉基寺3公裏,我很想走著過去。可是從酒店到小昭寺,再到拉基寺,我已經在3600米海拔的拉薩走了近5公裏,實在沒有體力走完這3公裏。於是我問當地人怎麽坐車去色拉寺,他們說坐24路公共汽車,車票1塊錢。我已經把兜裏所有百元以下的零錢都給了賣紙巾的帶小孩婦女,手裏一分也沒有,隻好用微信付款跟飯店的人換了幾塊錢。到達色拉寺站,剛過下午一點,汽車站就在色拉寺門前。我在很氣派的色拉寺門前又看到了在波密橋上的那幅可笑的標語:“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
也許因為該寺在拉薩市區的緣故,在我花50塊人民幣買完門票進入寺內後,發現這裏的遊客比甘丹寺的多得多。此時,拉薩的氣溫已經開始升高,但是還有雲朵,我並不覺得很難受。就在我走過甬道,到達寺前的廣場時,我看到了停在那裏的兩台警車。由宗喀巴大師的弟子絳欽卻傑興建的色拉寺跟桑阿寺建於同年,都是公元1419年。它地處烏孜山南麓,但整體建築沒有色拉寺撲麵而來的壯麗之感。其名字來自於寺廟附近的酸棗林,它是色拉在藏語中的含義,第二世達賴喇嘛曾任這裏的住持。
色拉寺建築之間的寬闊道路明顯是新修的,但廁所仍然是旱廁。相比這裏的“新”,我還是喜歡色拉寺的“原汁原味”。不過,我還是把這裏的殿宇一一看完,該寺有跟甘丹寺殿宇名字一樣的措欣大殿、宗喀巴殿、密宗學院等。但跟甘丹寺不一樣的是,這裏有絳欽卻傑的靈塔。當我登上密宗學院的最頂層時,我除了看見整個拉薩城外,還看見了正對著我的布達拉宮。我可太興奮了,色拉寺一下子在我心中的地位提高了好多。
色拉寺
色拉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
色拉寺上的布達拉宮
色拉寺上的布達拉宮
就在我離開色拉寺,在公共汽車站想著怎麽去同樣由宗喀巴大師弟子修建的哲蚌寺時,我猛然看見24路車的終點站就是哲蚌寺,這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比色拉寺早建3年的哲蚌寺離色拉寺10多公裏,車票才1塊錢,跟免費差不多,而且沿途我還可以把拉薩城看個遍,怎麽想都賺得盆滿缽滿。可是,天下哪有那麽便宜的事呢?哲蚌寺離汽車站很遠,我下車時,陽光早已衝破雲層,炙烤著大地。我得在明晃晃的陽光下爬坡,走好幾百米的路才能到達售票處,沿途是旅遊街。
我好不容易呼哧帶喘地走到了哲蚌寺的正門,正門旁就有扛槍的解放軍在站崗。售票員說門票60塊,但是3點半以後除了主殿和大雄寶殿外,其它經堂都關閉。我看看手機,已過4點。不是佛教徒的我,對其它經堂也沒什麽興趣,想想都知道,跟甘丹寺和色拉寺的差不多,於是買票進入。沒想到,哲蚌寺的殿宇離售票口特別遠,我一路都在爬山,路上居然看見了以色列的國鳥,也是我在埃及看見的戴勝鳥。西藏跟蘇美爾和古埃及有聯係嗎?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
誰知道呢?可我知道,我走到哲蚌寺下麵的廣場時已經累得要沒氣兒了。在這裏還要經過一個安檢門才能進入哲蚌寺,裏麵除了我以外,幾乎一個遊人都沒有。進去還得爬樓梯,幸虧我帶了水,不至於渴死。這個比色拉寺早建3年的哲蚌寺是藏傳佛教中最大的寺廟,三麵被山環繞的它可以俯瞰拉薩河和拉薩河穀。第二世達賴喇嘛曾在這裏學習,後出任這裏的第九任住持,並修建了自己的寢宮,即甘丹頗章,第五世達賴即用該寢宮之名作為自己西藏政權的名稱。相比於第二世達賴兼任住持的色拉寺,哲蚌寺才是他的家,他就是在這裏圓寂的。也是因為他,哲蚌寺才成了曆代達賴喇嘛的母寺。即使在達賴喇嘛遷往布達拉宮後,這裏仍是拉薩三大寺中規模最大、最有勢力的一個。
我孤孤單單逛完哲蚌寺裏由落院、經堂和佛殿組成的每個建築單位,經過曬佛台時發現這裏有一條下山的路,愛探奇的我從這裏走了下去,可此路的終點是柏油馬路。不得已,我又走回了原路。等我坐上公共汽車時,我覺得我的腿都是僵硬的。雖然我的身體很苦,但在拉薩的朝聖卻讓我的心很快樂。這快樂,就像《回到拉薩》裏唱的那樣:“那雪山,那青草,美麗的喇嘛廟。你根本不用擔心太多的問題,它會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
路線
1. 那個戴口罩的美女;
2. 第三大鑽石流失民間;
3. 旱廁製造有機肥料,這也是為什麽青稞酒那麽不怕巷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