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青青瑞士行(17)-最古老城市

(2024-03-20 07:29:41) 下一個

你知道瑞士最古老的城市是哪一個嗎?是對外宣稱至少有1.1萬年曆史的庫爾(Chur)。雖然這個生疏的名字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但你若在瑞士坐過堪稱感官盛宴的冰川快車,那你便一定會記住它,因為它是冰川快車的停靠站之一。我們在冬季時坐過這個“世界上行駛最慢的觀景快車”,因時間關係,我們沒坐完近8個小時的全程,而是在庫爾下了車。當時已近黃昏,我們在庫爾提供的免費巴士上等其他客人,等到酒店時天已黑透。酒店外的庫爾城安靜得掉根針都能聽見,我們在黑暗中什麽也沒看到,匆匆待了一夜後第二天便踏上了征程。此次瑞士之行,我們無論如何也要看它一眼。

庫爾

庫爾

庫爾

庫爾

從列支敦士登的酒店出來,我沿著百看不厭的萊茵河向它的最上遊行駛,一路上都是阿爾卑斯萊茵河穀的秀美景色。濃雲在山上繚繞,偶爾會有陽光撒向河穀,照在綠茵茵的葡萄園上,讓葡萄閃耀著亮晶晶的光彩,這是一處山美、水美、景也美的神仙之地。我一邊開車一邊指揮著先生拍照,想把這份美麗的世外桃源風光永久留在我的相冊裏。遺憾的是,我剛穿過列支敦士登和瑞士的邊境線,天便下起了小雨,等我開到海拔500多米的邁恩費爾德(Maienfeld)小鎮時,雨仍未停歇。

位於阿爾卑斯山穀中的邁恩費爾德或許跟庫爾一樣,鮮少為人所知。但是,你若看過瑞士著名兒童作品《海蒂的學徒和旅行年代》以及《海蒂應用她學到的東西》這兩部書,你就不會對邁恩費爾德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出版於19世紀末的這兩本書曾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至今仍是世界上兒童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書中熱愛自然、天真善良的小女孩海蒂的形象影響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兒童,而她生活的地方,就在邁恩費爾德,我們是追隨著小海蒂的身影而來到這個小鎮的。

去邁恩費爾德沿途

去邁恩費爾德沿途

去邁恩費爾德沿途

去邁恩費爾德沿途

令我們沒想到的是,有著阿爾卑斯山自然風光和純樸民風,從而激發了作者寫出海蒂的這個小鎮在蒙蒙細雨中空無一人,遊客信息中心也大門緊閉。無奈我們隻能撐著雨傘,自己在海蒂的世界裏徜徉。

雖說邁恩費爾德沾了小海蒂的光才被很多人熟知,但其實它的曆史跟庫爾一樣厚重,因為此地發現了史前青銅器。在羅馬帝國時,它位於古羅馬大道和阿爾卑斯山萊茵河穀的一條重要路線沿線上,因而非常繁榮。今天,羅馬時代的地窖、車站和定居點都在此地被挖掘了出來。西羅馬帝國崩潰後,它變成了法蘭克王國的地盤,但它首次被提及卻是在公元831年,此時把法蘭克王國推向盛世的查理曼大帝已經去世了,查理曼帝國正在他兒子虔誠者路易手中,而且離“三家分立”的《凡爾登條約》的簽訂也隻有區區12個年頭。

邁恩費爾德

邁恩費爾德

邁恩費爾德

邁恩費爾德

邁恩費爾德

到神聖羅馬帝國時,該地曾被一個伯爵把持,可他建造的城堡被“卡諾莎之辱”的亨利四世皇帝摧毀了。不過,後人於13世紀下半葉又建造了一個城堡,它就是今天的布蘭迪斯城堡(Schloss Brandis),我們在細雨中向它走去。跟很多“高高在上”的城堡不一樣的是,該城堡差不多是在水平麵上,一點兒“威儀”也沒有,也沒給小城增色多少。不過,保存完好的城牆、寂靜的街巷和城堡牆上的濕壁畫還是讓海蒂的小鎮充滿了中世紀之風,而盛開的鮮花則讓小城在陰雨中顯得生機盎然。

這個小鎮在14世紀末獲得了對從庫爾向北延伸的公路收取通行費權利後也曾變得生機盎然過,小鎮還建有一個市場。可16世紀上半葉萊茵河上的大橋建成後,貿易路線便開始轉向,邁恩費爾德也開始變得落魄。今天的它除了借海蒂之名外,還憑借當地優質的葡萄酒而成為阿爾卑斯山的一枝“花”,小鎮的外緣便是大片的葡萄園。

萊茵河

普費弗斯

因為在萊茵河東岸的邁恩費爾德小鎮不能登高眺望萊茵河,所以我從萊茵河上開過,開去了阿爾卑斯山穀中的普費弗斯(Pfäfers),期待像列支敦士登一樣,能在海拔840米的這裏再一次眺望萊茵河穀,欣賞到讓我們永世不忘的美景圖。這個人口不到2千的小鎮離邁恩費爾德隻有6公裏,但卻藏在山穀裏,需要經過崎嶇的盤山道才能到達。在陰雨天裏開這樣的盤山道,我家膽小的先生不停在我耳邊嘮叨,要我小心。到達小鎮,細雨仍然下個不停,整個小鎮連個人影也看不到,跟邁恩費爾德小鎮一樣。我們在淒風冷雨中走下車,發現這裏的溫度更低,穿著羊絨衫的我們還被凍得哆哆嗦嗦。我們走到普費弗斯修道院(Pfäfers Abbey)旁的遊客中心,那裏有暖氣,於是我們坐在那裏,一邊隔窗看著細雨,一邊回顧這個迷你小鎮的曆史。

位於萊茵河西岸的這個小鎮跟大名鼎鼎的聖加侖是“一家”的,它們同屬於聖加侖州,但普費弗斯出現在曆史中卻比聖加侖晚。它首次被提及是在8世紀上半葉,因為此地建立了普費弗斯修道院。這個本篤會修道院占據著塔米納山穀(Tamina Valley)的入口處,其山穀內的峽穀不僅有瑞士最古老的可以治病的巴洛克浴室(Old Baths Pfäfers),還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展現了大陸碰撞形成的造山運動特征的薩多納地質結構(Swiss Tectonic Arena Sardona)。這個修道院當年正是憑借著獨特的地理位置賺取了很多“過路財神”的錢,普費弗斯也因為此修道院的建立而變得舉足輕重。

普費弗斯

普費弗斯修道院

普費弗斯修道院

也許因為這一天是星期天的緣故,該修道院關閉,我們隻能頂著冷風,站在修道院旁的製高點上,遠望安靜無比的小鎮。雖然我們沒有在這個製高點上看到萊茵河穀的美麗景色,但當我開往庫爾時,卻在盤山道上欣賞到了令我們心醉神迷的萊茵河穀美景。此時,濃雲是低的,它們漫無邊際地在山腰處狂飛亂舞,而那嫩生生的河穀和小鎮就在雲下悠然自得地看著它們的表演。那真是一幅看不膩的畫卷。

我就在這幅畫卷中又跨過萊茵河,向萊茵河更上遊,跟邁恩費爾德小鎮一個州的庫爾進發。不過,庫爾卻是這個州的州府。走到半路,雨停了,等開到庫爾時,難得一見的太陽也露出了笑臉,這讓我們很開心。可我們沒想到,在庫爾找停車位太難了,我們繞城繞了兩圈都沒找到停車位,無奈停到了火車站附近。再次看到這個火車站,我們覺得無比親切,似乎這個城市悠久的曆史離我們更近了一些。

庫爾

庫爾

庫爾

庫爾

庫爾也在阿爾卑斯山萊茵河的山穀中,海拔不到600米,萊茵河在城邊蜿蜒流過。這裏的萊茵河,窄窄的,沒有其下遊浩浩蕩蕩的寬闊河麵。河水也不是下遊清澈透明的,而是跟印度河上遊一樣,混合了岩石粉的灰白色。不過,這一點兒也不影響它在我們心目中的分量。看著它在陽光下汩汩前行,前方迎接它的是飄動在山腰的雲彩和翠綠的群山,我們仍然覺得這是我們心中最愛的畫圖,對庫爾的第一印象也很好。

沒人知道庫爾是不是因為地處萊茵河最上遊才成為公元前45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人們的居住地,也沒人能證實庫爾旅遊局宣稱的此地挖掘出了公元前1.1萬年前的多件考古文物的真實性,人們隻知道,為了吸引遊客,庫爾打出了“瑞士最古老城市”的宣傳標語。很多遊客都因為此標語慕名而來,其中也包括我們。

庫爾的萊茵河

庫爾

庫爾

雖然我們對這個自稱是“瑞士最古老城市”的庫爾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同時我們也想了卻冬季時沒能看到它的遺憾。我們從萊茵河畔走入老城區,去一探這個自稱“瑞士最古老城市”的點點滴滴。盡管很多人對庫爾打出的標語心存疑問,但他們不可否認的是,這裏在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都有部落的遺跡,在公元前15年還成了羅馬帝國的一份子,它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前都有農業和商業的定居點。雖然這裏的人們無法確認基督教是什麽時候傳到此地的,但他們知道,從公元4世紀開始,此地就成為了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第一個基督教主教區。這時,羅馬帝國還沒正式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呢。

從這一點上來說,庫爾可以稱得上瑞士最古老的城市。而它之所以有這樣的資本,是因為它優越的地理位置。除了地處萊茵河最上遊外,它還是阿爾卑斯山多條道路的匯聚地,也是進出阿爾卑斯山的必經之地和瑞士南北重要貿易路線上的關口。這樣的位置讓庫爾很容易成為貿易集散地,繁榮一時也理所當然。也因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不斷被蠻族破壞,但在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個皇帝奧拓一世時又開始被重視。奧托一世在952年授予該市征收通行費的權利,並賦予主教進一步的特權和財產,這奠定了庫爾成為中世紀“寵兒”的地位,也讓今天的庫爾留有中世紀的光彩。

聖母升天大教堂

聖母升天大教堂

聖母升天大教堂

大教堂主教宮殿

我們踩著中世紀的青石磚路,走進狹窄的中世紀小巷,去尋找13世紀建造的聖母升天大教堂(Saint Mary of the Assumption Cathedral)和其旁的主教宮殿。有人說,教堂之所以建在這裏,是因為公元2世紀末英國的聖盧修斯在附近殉難,至今教堂中還存有他的遺物。在聖盧修斯死後有沒有教堂為他而建,人們無從得知,人們隻知道,今天晚期羅馬式風格的教堂是為了紀念聖母瑪利亞升天而建的,裏麵有該州最大的中世紀窗戶和晚期哥特式高壇。

對於看過太多教堂的我們來說,這個教堂的裏裏外外都很無趣,但位於高階上的哥特式城門樓還有趣一點。走進城門,是位於老城區上方,跟教堂一樣無趣的主教城堡(Bischöfliches Schloss)。這個城堡中間是一個庭院,庭院中居然是停車場,這一下子讓它失去了古色古香的味道。而庭院四周則是用灰泥裝飾的建築群,雖然一些建築閃爍著巴洛克風格的光芒,但還不至於讓我們對其“俯首稱臣”。

主教城堡

主教城堡

聖馬丁教堂

老城中還有一個重量級的聖馬丁教堂(St. Martin’s Church)。這座最初建於公元8世紀的教堂曾是穿越內城南北古老線路的一部分,在15世紀中葉被大火焚毀後,建成了今天的晚期哥特式風格,它是該州最大的晚期哥特式建築。門前是建於18世紀上半葉,使用了黃道十二宮標誌進行裝飾的馬丁噴泉。該噴泉除了標誌底座和柱子外,噴泉的其它部分都保持著最原始的狀態。老城中還有一處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郵政廣場(Postplatz)。這裏是庫爾人日常生活的樞紐,有兩條重要的交通要道從此地穿過,廣場中間站在高高竹竿上的男人俯視著街道,其後的背景即是聖馬丁教堂。

我們在庫爾的老城中兜兜轉轉,走遍了它的角角落落後,終於明白為什麽它要用“最古老城市”來吸引世人的眼球了。這裏的山不驚人,水不撩人,老城更不吸引人,曾經的貿易重鎮失去了光環,如今隻剩下幹淨的街道和夏季宜人的氣候,可這是瑞士大多數城市的標配。不過,因為它地處萊茵河的最上遊,因而它還是留在了我們的記憶裏。那記憶,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捷克詩人賽弗爾特在他的晚年回憶錄《世界美如斯》中說的那樣:“剩下的唯有回憶,還有微笑!”

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世界在我心中' 的評論 : 好棒,好棒!靜候你的美文。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讓我知道了庫爾,分享你的旅行經曆。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在你的影響下,我獨行了印度南部。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xc8585'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讚,也謝謝你給我的“封號”。
wxc8585 回複 悄悄話 給女大俠點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